致同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截止目前,除了西藏之外,我国其他省份无一幸免。
不管是中世纪的黑死病,还是离现在不远的SARS、MERS,“疫”带给人们的杀伤力远远不止身体的痛苦和死亡那么简单。因为疾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同时还裹挟着焦虑、恐惧、绝望,并将它们一并传播出去。
这个春节,春晚的热度退居其次,全国百姓都在关注武汉,网络上疫情相关播报铺天盖地……但是,情况越是危急,越是考验一个人,一个群体,甚至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素质。
疫情当前,我们既要学会“战斗”,也要学会逃跑。
我们建议:
1.心理战是致胜第一步
不管是惊慌还是焦虑,这些情绪都是面对危险时的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人类没有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不可能发展至今日成为地球上的顶级智慧生物。但是,如果任由焦虑情绪发展不加调控,焦虑则会变形延展成一些不好的极端情绪, “杯弓蛇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本次疫情的特点,最令人担忧的点莫过于病毒蔓延速度之快,“人传人”是第一个关键词。这就意味着,在家里看电视、刷微博是不会被传染病毒的,和你四五年没出过远门的宅男老兄一起打电动也不会,只有当你在和疫源地感染者(或和其密切接触的可疑者)接触后,才有可能被传染。
明确这一点后,我们做到“靶向焦虑”就好,力所能及的阻断一切和携带者接触的机会:出门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处。严格做到这3条,大概率下我们不会和病毒偶遇。
而武汉人民或曾有接触史的朋友们则需要在这3条的基础上再加3条:无症状者自我隔离;轻症者在诊疗后自我隔离或医院隔离;重症者定点医院诊疗隔离。
在此呼吁,没必要对所有疫源地的人民避之不及。对早已过了潜伏期目前没有任何症状的武汉老百姓来说,他们现在的心情比我们更恐惧更揪心更脆弱,此时偏激的指责只会造成二次伤害(带着症状四处流窜的另当别论)。
有些地区出现了对所有鄂籍车辆劝返的事件,这更不是合适的做法,首先往返途中会增加传染机率;此外,第一时间对可疑感染者测温、体检、隔离,正是我们能为武汉所做的援助。要知道规范的隔离防护手段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2.做好备战,才能打持久战
“体弱多病”是这次疫情第二个关键词。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死亡病例具有“高龄”和“共病多种其他躯体疾病”这两个特点;而最初感染的那批患者中目前出院的基本具有既往体健,免疫应答好这些特点。当然,疫情还在持续发展中,确凿数据未明,后事亦未知,我们还不能盖棺定论疾病的全貌。不过我们已知的是19-nCoV病毒是通过S-蛋白与人ACE2互作的分子机制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当年的SARS一样,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是病毒本身,而是诱发了人体的自身免疫损伤。
因此,当个体处于身体状况欠佳、本身免疫系统脆弱的状态下,很容易成为易感人群并发展成重症感染者。此时,平时身体的“备战”显得分外重要。利用这个特别的假期不如我们尝试这样做:
不熬夜,充分休息:睡眠不足是免疫力的头号杀手。
适当的室内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另我们快乐起来。
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带来的恶果无需再强调;病从口入,注意食品卫生的同时也请不要暴饮暴食。
适度直面问题:不回避也不夸大,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客观的讨论问题。如果你觉得讨论会让你更焦虑,可以做些令自己放松的事情,看电影、唱歌、棋牌类游戏、运动等。
3. 当“逃”则“逃”
面对未知,始终保持警惕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在面对小小的病毒时,过份乐观有可能导致疾病蔓延。
当我们有可能和传染病面对面时,“逃”是最方便、最有效远离危险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钟南山院士提倡,这个春节避免参加大型活动,避免走亲访友。
这几天,一篇题名《武汉肺炎爆发后,300万中国父母拒绝戴口罩》的微文引起一片哗然。我们那个热爱养生的父母哪里去了?最好的解释是“不知者无畏”,那么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无畏”的人,请让他知道这次病毒的危害,指导他们逃离被感染风险的方法。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因为假期我们得以短暂“逃离”职场,让身体放轻松;又因为这场疫情,让我们得以短暂“逃离”以往不得不参与的春节社交活。
就当是给心灵一些闲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金金医生
2020年1月26日
来源:健康报文化频道
编辑:彭艳 管仲瑶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