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月1日,
武汉市红十字会接受捐款超6亿,
网友表示“这几天日日想不通的问题就是,
一方面武汉物资紧缺告急,一方面众人捐助振奋人心,
发起人朱雀、刘雨飞、王章伟(第一排左一至左三)
截至1.29日,他们通过朋友圈传播,
共获得捐款298笔,累计37万元。
期间,最难的不是募资, 而是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货, 迅速把钱花光,储备物资;“我们账上的钱剩的越多,越心慌。”
最糟心的还有人言可畏,
“平时我们都是在企业当老板的, 前方全力投入,后方被人骂被质疑, 第四天所有人情绪都爆炸了。 ”印尼的物资出发前完成核对
作为创业者,这次危机逼着所有人思考,
要如何面对未来。 "自述朱雀 编辑张锐嘉
我是85年的,自己本身在杭州创业,做一个小型公司。疫情开始的时候我就很关注湖北的情况,因为我有武汉的朋友,有一个朋友他也是我们现在的主要成员之一,叫田飒。年三十封城那天,我发微信问他“兄弟你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他回了很多语音,他觉得武汉就是个孤岛,觉得自己被困在孤岛里了,突然有外边的人关心他,一下子就绷不住了,这个大男人一下子哭了。
这件事很触动我,我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当年Sars的时候还在读书,是被保护对象,什么也做不了,今天的武汉让人揪心,一整天心里都有个声音: 我辈今天能做什么? 我其实做了很多年公益,但都只局限于捐钱,捐完钱就完事了。 年三十晚上,王章伟给我打电话说想做点什么,他做了13年的公益,也有自己的公益机构,一直是亲力亲为,自己募捐、自己找项目、亲自对接; 王章伟拉上湖北创业者刘雨飞一起参与,当晚我们三个就组了个草台班子开始干了。用商业的方式来沟通
我们的小团队有一个背景:我们都是中小型创业公司的创业者,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于是慢慢我们摸索出了这次公益和平时做公司之间的联系。
有了上游小组对接医院,那么第二天第三天,我们就有了第二个小组:对接供应商找货、选货。
早期对接物资的成员中亚卿,桃子和我,我跟各路供应商打交道比较多,亚卿是淘宝服装的大卖家,是很好的买手,桃子以前和医疗行业打过交道,并且运营了一个妈妈社群,里面有海内外的高知妈妈,这些都是我们的长处。 于是我们三个组成了这个供应商对接小组。 因为大家全部在线协同,难免有遗漏。 很快地我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石墨文档,艾草负责把所有关键信息填到文章中去,比如供应商信息,比如发货之后的跟进,什么时候收货,数量都是多少,中间物流是否出问题等等。 我们一共有200多个群聊,很多群的内容也很杂,这个文档能保证信息不沉没在群里,所有人都掌握了所有的信息,不被沉淀。董启广在家参与线上协作
·另外,所有的素材基本由我在统筹。
我们是一直在混乱中摸索着往前走的,第一天是最混乱的。
第一天的工作分为两块:一方面找供应商找口罩,一方面募资。我们三个发起人在朋友圈转发募捐的信息,还带一张支付宝二维码。慢慢地有熟人参与进来。
我们有个朋友叫刘雨飞,他是我们中捐款数量最多的,一个人捐了七八万,他认为最快速的方案就是把钱捐给红十字会,在群里说了这个方案之后,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个心态你能理解吧?于是群里开始有了第一次分歧。最后他同意了我们的意见,点对点去医院捐助。
于是由武汉本地人田飒、创业者刘雨飞组成的第一个小组形成了,负责对接上游的医院。我们要保证所有捐助与医院直接对接。
第一天我们聚焦在武汉的医院,第二天我们临时决定转变方向:为周边城市的医院捐赠,因为武汉已经有政府和很多爱心组织介入,后来我们筛选出9家周边医院,了解他们的需求,每日救治人数,根据人数确定募捐数量和物资数量。
这9个医院大部分是他们本身有困难、主动找到我们,也有我们熟悉的朋友所在的医院。因为其实都是小城镇小乡镇的医院,民众也恐慌,有些病例进来,一是当时医院也不知道自己具体的需求,二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一切都是混乱的。
我们要先把医院负责人拉进群沟通,等物资送达医院的时候,我们都要求医院开具带公章的证明、拍照等。其实这个过程挺残忍的,因为医院已经忙得火急火燎了,但我们为了弄清楚所有细节和数据,必须要医院提供这些证明,他们也要填各种各样的资料。但跟他们的沟通中,其实也是一个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
我们账上的钱剩的越多,越心慌
第一天我们根本没意识到我们缺的是物资,甚至觉得有点缺钱,因为第一天上午只有5万块。
但随着很多人的加入,钱马上就不是问题了,第二个问题是需求:钱到手了,我们的钱该怎么花?
其实我们募捐到30万的时候,我们就不要钱了。当时还有很多人一声不吭地给我们支付宝转钱,也有二话不说微信转账的,后来我都退还了,因为那时候难处不是钱不够,是钱花不出去。物资难买。
中间整个过程,我们帐上的钱越多,我们越心慌,就希望赶紧把钱花光,不要有钱了。 决策四:只提供4个品类,保持聚焦我们盘点了一下自己的能力,把提供的物资锁定在4个品类:口罩,手套,护目镜,消毒水,其它一概不做。因为再多我们根本忙不过来,这样相对聚焦一点。
期间很多人也提到我们要不要做防护服,甚至要不要跟浙江的医院对接,因为后来浙江医院也开始紧缺了,可不管别人怎么讲,我们不能动摇,保持聚焦,不然两边都做不好,跟做企业一样。物资发出前、收货后留影
争分夺秒的物资谈判
我们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今天也不例外。
直到一小时前(采访时间1月30号下午)我才觉得轻松了很多,搞完了一单印尼的物资,给很多问题收了尾。
我们最开始锁定了一些供应商,需要沟通的问题太多了,资质的问题,货量的问题,价格的问题,什么时候发货?物流怎么处理?大概六七个环节全部沟通到位才能付钱。今天有个供应商都已经到了付钱的一刻了,临时涨价一倍,这时候没人跟你签合同,你不要就给其他人了,争分夺秒的。
口罩的进货价格跟平时涨了2倍,3倍,5倍,10倍的都有。最夸张的就是防护服,第一天对接防护服供应商,正常市面价格一套40、50,结果一个供货商给我们开价470。最后人家说看你们做公益的,给你们400。
我们第一次订货的时候没有经验,找货的朋友找到了供应商,当我们犹豫价格是不是贵了的时候,转眼间货就没了,找货的朋友也很懊恼,好不容易找到的货又没了,后来我们经验多了,做决策也快准狠了很多。
后来遇到过一个江苏的供应商,钱已经付过去了,发货的时候告诉我们江苏封城了,货在江苏下面的一个镇,这货出不来,都急死了。我们是有公益的驾驶员帮我们拉货的,当地封城是下午2点,但工厂2点前完不了工,他们要做一个消毒的工序,所以货就没走成。有些政府允许捐助的物资通行,有些不行,有些流程巨复杂,要政府开证明。
还有我听说别的组织花钱订的货在路上被官方征用了,合理调配,最后也会送到各大医院,但还是会被打击到。
我们原定15天结束战斗,其实5天就基本结束了,现在就剩收尾了。
目前还有一波5万块钱的韩国供应商没落地。今天刚才印尼的刚刚收货。我们海外的货都是有朋友在当地有认识的华人,当地能找到清关公司、开具相关证明。
相比别的民间公益组织,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本身依托的是其中一位发起人王章伟的公益机构,所以资质齐全,财务流程合规性很高,印尼那边拿着我们的函跟南航沟通,能开绿色通道,货也能比较快速顺利地通关落地。
货一刻不到永远,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生怕物流出现什么问题。
随着工厂的恢复,政府的介入,我们的力量已经不足够了,只能补位,后面的工作就剩收尾了,确保后面的货对接好,给群里所有捐钱的人一个交代。
医院整体的物资肯定不会因为我们一点点努力全部缓解,物资是一直缺的,会一直缺。最开始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武汉,第二天有意识到旁边的黄冈、孝感,包括杭州温州,数据都在飙升,但我们已经做不了什么了。
期间,桃子和老公度过十周年纪念日
“草率到没有洗头没有换漂亮衣服就拍照的十周年纪念” 我们参与者里面,有老公刚做完手术的,有小朋友生病的,还有身上有癌症还未痊愈的。 女性的力量太大了,里面有几个妈妈需要照顾小孩,线上忙着忙着说“稍等下,我给孩子做个菜”; 昨天还是桃子结婚十周年,有时候家人也没办法理解,说为什么眼前的人你都不照顾,你去操心那么远的人? 这种是最难受的。 总而言之,我想表达的是,我知道像我们这样的组织有6、7个,这群做公益的需要被看到,因为现在奋战的不光是一线的医生护士,在白衣天使身边还有这么多愿意挽起袖子干活的人。 这群人被理解、被看到就足够了,不要让人寒了心。救助完别人,轮到为自己的企业操心了
最后一个细节,刚刚弄完捐助,我们要开始为各自的公司操心了,大家准备迎接2020第一个季度的亏损,一个月血淋淋几十万到几百万的亏损,这是我们这个小组要面临的新的挑战。
来自销售方式的困难: 以线下实体店销售为主的业务,全部关闭和停滞,第一季度现金收入预计不足2019的10%; 来自经营品类的困难: 人都被隔离在家里,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健康产品,波及的行业非常多,同时上半年线销售场所缺乏客流将板上钉钉; 来自上游客户传导的困难: 以电商为主要业务的仓储分拨供应链公司的上游客户不能开工,而空置的大量库房成本无法消化,目前的情况对自己公司也是很大的打击,不能复工不能运营,运输板块成本,仓储板块成本,粗略估计每个月损失在百万以上,不太敢往下想……总结我们这个临时的公益项目,我觉得企业和个体的协作方式会进入下一个时代,比如在线协同工具的应用,社群的小群体更紧密连接,人和人相互信任背书,也会给销售方式带来新的变化,比如这次捐助和找供应商,无一例外来自熟人和熟人之间的推荐;
线下渠道会更积 极用各种方式走上线上,比如直播; 全民对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各自公司在服务和产品上将会不同程度为此做出改变。 这次疫情逼着所有人思考,要如何面对未来。困难可怕,更可怕的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中,到今天为止,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已经远超越非典,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出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疫情依然严峻,针对以下人群,
我们正在寻找采访对象!
#我在疫情一线#不论是您是在湖北还是全国其他地区,只要您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后勤补给人员、记者、患者或患者家属,我们希望听到您的见闻和最迫切的需求。
#我的武汉现场#如果您正身在武汉,如果您愿意讲述在“封城”后的实地体验见闻,我们希望把它传递给更多人。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一条编辑,我们期盼您的消息!
一条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直接在文章下留言。
请您留下所在地、职业,大致讲述您的见闻与故事,如合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进行采访!
如有图片也欢迎一并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