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8:55分,空军8架伊尔76型运输机陆续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这些运输机是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携带着795名军队医疗队员和58吨物资集结武汉。
这是继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之后,空军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同时出动大型运输机数量最多的一次。
同时,在火神山医院。
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和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总司令员签署互换交接文件。
这标志着仅用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正式交由人民军队接管。
交付仪式@央视军事
自2月3日起,火神山医院开始正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军队的医护人员将承担起火神山医院的救治工作。
图源:人民日报
而这些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与当年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
从17年前到17年后,从“小汤山”到“火神山”,有些事物已然巨变,有些事物却未曾改变......
1.回望小汤山
时间拨回到2003年4月22日。
为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北京市政府召开了防治非典工作联席会议。
这次会议成为抗击非典的一个重要“拐点”。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出:
医院现已超负荷运转,病患分布各处,易交叉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征用疗养院,进行集中收治。
并建议将选址定于“小汤山疗养院”。
凤凰卫视主持人
小汤山,位于北京正北的昌平区,以温泉古镇闻名天下。
小汤山疗养院,便坐落其中。
它本身的规模并不大,仅200张床位,但四周环境空旷,有一大块预留的发展用地,便于机械化施工。
另,京密引水渠在它北面4公里处,污水可经过专门处理,不会影响到北京市水源。
就在当天下午,国务院做出了明确批复:
国家紧急征用昌平区小汤山附近土地40.3公顷,用于建设非典定点医院。
不足一天,筹建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就完成了从决策、研究、勘察到拍板。
但时间依旧紧迫,分秒必须力争。
自4月23号起,六大建筑集团,七千多建设者,先后集结于小汤山建筑工地,一到就马上开工。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据统计,当时每人的日工作时长超15个小时。
建设者们后期困到不行,倚着门框就能睡过去。
六建总经理助理郝建华回忆道:
“我从23号中午到的那儿,一直到30号,没闭过一下眼,就没睡过觉。每次开会的时候,就把裤腿卷上去,露着腿肚子,搁在水泥地上冰着。只要不搁在那儿,就睁不开眼,就睡着了。”
郝建华
时间紧任务重,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病床等物料缺乏,下水道堵塞,最要命的是隔离病房密封性不够......
只能边按原定计划施工,边应对突发情况。
加之天不遂人愿,就在4月28号那天,突降大雨。
由于雨具配备不充足,大家只能冒雨作业。
郝建华重提当年情形依旧眼含热泪:
“当时就有一种家国大义的氛围在,管你是工人,还是干部,大家全上。本来外围地面铺设预估需要整整一天,最后仅用了一夜。”
到了4月30日,工人们已整整奋斗了七天七夜。
小汤山医院终于如期建成!
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1000张,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传染病防治医院。
当时为防止二次污染,光垃圾袋就用掉了超两万个,清运了总共400多吨建筑垃圾。
工地作业的同时,一封封特急电报,早已悄悄传到全国各大军区。
电报要求,各军区抽调专业医护人员,驰援小汤山。
电报中用了四个字作为挑选标准——精兵强将。
那时绝大多数人对“小汤山”三个字还是闻之色变。
医护人员心里更清楚,去那儿,就是去和死神搏杀。
当时被紧急任命的护士长事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儿子读初三,马上考高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广州军区总医院,护士长
谁还不是凡人?只是军服在身,军令如山,召之便要迎战。
与她同去的,还有一千三百多名医护人员。
他们从114所医院出发,分三批进驻小汤山。
在连夜召开的小汤山非典医院会议上,原白求恩军医学院院长张雁灵,被紧急任命为小汤山医院院长。
面对在座的医护人员,他眉头紧皱,声音却铿锵有力:
“我们的出路只有三条,第一条,没有完成任务,带着耻辱走出去;第二条,发生大规模感染,大家都死在这里;第三条,病人有效救治,医护人员零感染。我们要走就走第三条路。”
军人的话,说到便做到。
两个月内,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并且实现了1383名医护人员零感染,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这些珍贵的影像,这段历史的记忆,封尘在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的第三集《回望小汤山》中。
后来张雁灵特意将这段记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亦叫《回望小汤山》。
开篇写道:
“对当年的战友,我这个院长始终心存愧疚。我们并肩战斗,却匆匆来去,彼此不熟悉甚至不认识。所以我想记录下来。回望那些人那些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但谁都没料到,十七年后,此情此景此感张雁灵要再经历一遍。
2.今看火神山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68岁的张雁灵再次奉命出征。
此行的目的地是武汉,任务是协助火神山医院建设。
左二张雁灵
图源:《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早在两天前的下午,为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开专题会议。
会上要求由中建三局牵头,联合其他企业,参照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集中收治医院。
地址选在了武汉蔡甸区的职工疗养院,并将其命名为火神山医院。
为何叫火神山?
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乃古楚之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帝喾)则是黄帝的子孙。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火神正好能驱瘟神,于是“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这样的寓意,很深刻。
高德地图已可显示火神山医院地址
与张雁灵一样,曾参与小汤山医院建设的黄锡璆老人也参与了此次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他原是小汤山医院的总建筑师,如今已年近八旬。
在得知欲建造火神山医院时,第一时间就递交了请战书。
请战书上有一句写道: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
图源:经济日报
1月24日,大年三十那天,黄锡璆拿着当年的设计图纸,连夜加班配合武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5小时就做出了方案、24小时就做出了设计图,这样的惊人壮举更中国。
黄锡璆和同事们在讨论火神山医院布局图
新京报记者 韩沁珂 摄
根据要求、结合实际,此次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届时可容纳1000张床位。
黄锡璆表示:“按照诊断流程进行医院布置,减少交叉,将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根据参建人员目前晒出的建筑平面图来看,火神山医院将由多个H型模块排列而成。
·沿中轴线布置办公区域和医护人员通道,每个中心模块负责4个护理单元,护理单元内安置两列病房。
·患者从病房外周进出病区,医护人员从中轴核心经层层更衣和卫生通过区进入病房进行检查、治疗和看护。
·这样的功能结构能够严格控制空气的洁净梯次,切实保障医护人员卫生安全,同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图源:新京报
但,有人在前线拼命,有人却在背后造谣。
24日,网上开始流出“火神山医院选址地势低,又紧挨知音湖水源地,会造成水污染,将另行选址”的说法。
实为谣言。
此处虽毗邻知音湖,但知音湖并非武汉水源地。
另外,医院的污水、雨水、医疗垃圾均单独收集处理,不会排湖;
其中,污水、雨水收集处理达标后,再进入市政管网,而医疗垃圾收集起来后将运至专门的医学废弃物处理厂。
图纸设计的同时,火神山医院已经开始施工。
就在1月23日晚10点,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已从全市各处赶来,通宵进行场平、回填作业。
1月26日的统计数据中,现场施工人员已近千人,后八轮自卸车36台、挖机40台、推土机10台......预计高峰期现场工人将达到2000人。
现场还配备了专业维修人员,以便第一时间对机械故障进行抢修。
图源:察网
当地电力公司员工也全员待命,确保“工地建设到哪里,电缆就铺设到哪里”。
电信企业也正加速建设5G基站。
5G的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各个部分的医疗和诊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牛X的是,就在25号,历时36小时,首个5G基站正式开通。
图源:网络
3.不是奇迹的奇迹
很多人说,中国是“基建狂魔”。
也有人说,从小汤山医院到火神山医院,真正展示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中国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哪有什么奇迹,其实都是用命在拼。
接到建设火神山医院通知时,很多人早就放假回了老家。
中建三局内部微信群里一通知,紧接着就收到这样的回复:
“人在安徽,等候通知,可随时出发”“人在荆州,等候通知,可随时出发”“人在荆门”“人在黄冈”“人在随州”“人在宜昌”.......
图源:公众号“中建三局”
图源:察网
必须要提的是,这其中有一部分建设者并非受到任务指派。
而是从网上看到消息后,自愿报名参加。
有的是木匠,有的是泥瓦工,有的是特种车司机......
他们有的结伴,有的独行,目的地都是武汉火神山医院,傍身的是一腔热血和手艺。
到了现场就是24小时两班倒,这批人忙完,下一批紧跟其上。
加之需要一直佩戴口罩等防护设施,使得作业更加困难。
直到除夕夜,火神山医院建筑工地上依旧热火朝天。
一位名叫刘开扬的建设者,在休息间隙给家里拨了视频通话。屏幕那头,4岁的儿子一直喊着“爸爸”。
一位名叫胡晓红的女包工头,带着工友赶来,理由也十分简单:“他们说不限男女,所以我们来了。”
图源:网络
换下班来的建设者们,站在街边开始吃年夜饭。
透明饭盒、一次性筷子、一盒饺子。
有镜头拍到时,每个人都有点腼腆,对着镜头说道:
“祝武汉市的疫情早日解除。”
“保证能完成任务。”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与此同时,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救援物资,正在运往火神山医院。
企业资助的空调、灯具、电缆、水阀门.......
个人名义送来的蔬菜、口罩、文件柜.......
其中有一对夫妇自驾至武汉送来大量方便面、矿泉水等,却不愿留下姓名。
只留下一句“非典的时候我在急诊科,如今不在医院,我要换种方式支援”。
多亏了这群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稳步推进。
第一天平整场地,第二天水稳施工,第三天铺设沥青,第四天搭建板房......
2月2日整体移交人民军队,2月3日投入使用。
图源:人民日报
如今,武汉雷神山医院已开建,河南、广东等各省份也正在全力建设防疫医院。
这样的“奇迹”,这般“拼命”,将陆续在国内上演。
我想起在基辛格所写《论中国》中有一句: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因为中国人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图源:瞭望
当从53万米太空遥望武汉,在一个个艰难的夜晚,火神山将彻夜未眠,江城依然璀璨。
灯光不熄,人心不灭。
武汉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亦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
图源:人民日报
参考纪录片:
《回望小汤山》
参考资料:
3.《火神山医院建设为何能如此之快》,察网,2020.01.29
致敬每一位建设者!
致敬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