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

【文字友情快讯】10月10日晚19:00,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磁山文化青年研究专家--张海江应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郝晋珉教授邀请,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广大师生作了《磁山文化遗址——中国北方农耕文明探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郝晋珉教授主持,国家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王数教授、王健副教授等出席,百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1张图片

首先,郝晋珉教授向参会师生介绍了张海江自学成才,13年潜心研究“磁山文化”,参与过10余次磁山遗址的考古发掘调研,是全国有影响的磁山文化研究专家,撰写了近百篇磁山文化的相关文章,不断挖掘磁山文化新的内涵,有力地宣传了磁山文化,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磁山文化的关注。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2张图片

接下来,张海江概述了邯郸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来龙去脉,解读了武安的风土人情、文化样式以及磁山文化遗址概况,并结合自己十三年来磁山文化的研究历程,向与会师生分享了磁山文化研究的成果与感悟。张海江对磁山文化用系统生动的课件展示,分为“磁山文化——中国和世界农业文明史上的崭新一页”,“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发现之旅”,“发掘纪实”,“世界粟谷的最早种植地”,“黍的最早起源地”,“家鸡最早饲养地”,“核桃最早栽培地”,“酿酒最早发源地”,“猪”、“狗”“目前最早的苇席产生的证据”,“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纺轮”,“华夏第一粮仓”,“磁山文化时期村落和建筑”,“磁山文化时期手工业的发展”,“陶盂、支脚”,“石磨盘、石磨棒”,“原始文化艺术”,“原始崇拜与信仰”,“寻踪探源”,“洺河源”等系统完善解读了磁山文化,使同学们对磁山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3张图片

张海江又介绍了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磁山文化是农历的发源地,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在磁山诞生,磁山文化——中国度量衡诞生,磁山文化探秘——中国针灸学起源,中国气象业的诞生……磁山文化还有许许多多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挖掘、探讨、研究。磁山文化有了相当浓厚的文化氛围,数学、美学、天文学、建筑学等,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磁山文化底蕴深厚,如一座巨大文化宝藏,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关注。磁山文化遗址蕴藏着无穷魅力,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探寻与求索。磁山文化无疑是河北大地上一座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富矿,挖掘和利用工作亟待加强。至今,这里还埋藏着诸多历史谜团:磁山遗址本身是居住遗址,还是祭祀遗址?大量的窖穴的用途何在?是大粮仓,还是祭祀地,或者另有他用?磁山遗址神秘的组合器具是何用意?是祭祀、陪葬,还是其他?磁山遗址中为何不见墓葬区?磁山文化来源于哪里,又走向哪里……这些都有待于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农大的学子们一一揭开其神秘面纱。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4张图片
细心聆听的中国农大学子们

当然,还有更多的普通大众期待着这座文化富矿的发掘,也等待着与它近距离接触的日子,相信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最后郝晋珉教授对报告作了总结性发言,给予了张海江高度评价,指出张海江十三年来不懈努力对磁山文化宣传与研究,这次把磁山文化带入了农大校园,对宣传、弘扬、研究磁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草根农民学者撑起大文化。同时,鼓励在座师生对磁山文化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5张图片

会后郝晋珉教授为张海江转授了《磁山文化》入藏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捐赠证书并合影留念。10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将迎来112周年校庆,张海江还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农业梦》,祝愿中国农业大学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6张图片
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_第7张图片
合影留念

编辑:曲樑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学者登上中国最高农业学府讲坛——张海江在中国农业大学讲磁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