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绝缘体”眼中的《奇葩说》

“辩论绝缘体”眼中的《奇葩说》_第1张图片

(一)

自打出生,我就是一个在温室中成长的姑娘,

由于父母都是出身朴实的农民,

所以从小在街坊邻里不伤和气的良好风气下,耳濡目染,

形成在待人接物上以和为贵的人生观。

自然在身边人眼中老好人一样的性格,

永远用世界和平原则解决问题的姑娘,

很少会与人争辩到面红耳赤。

到了大学,也并不对辩论社感兴趣,

以至于大学4年一场辩论比赛都没有看过。

直到去年,因为偶然的机会点开了一期《奇葩说》,

从此就路转粉了。

在60多分钟的视频里,奇葩辩手们可以边讲段子边撕逼,

全身是戏地演绎着“你方唱罢我登场”,

隔着14寸的电脑屏幕我都能感受到现场让观众欲罢不能的火药味。

人都是大自然界求胜心切的动物,

在上个奇葩荤素段子齐飞的精彩论点之后,

我都会期待下个辩手站起来分分钟bug奇袭的华丽大逆转。

不同于一般正规的辩论比赛,

《奇葩说》没有枯燥的既定套路和辩论技巧,

老奇葩一针见血的金句毒鸡汤,

新奇葩节操扫地的腹黑荤段子,

主持嘉宾精辟独到的教科书总结,

都是这个节目值得被安利的理由。

我就像个天性亟待解放的孩子,

紧紧攥着发现新大陆的好奇心,不肯离开。

从此,每晚的下饭菜,

菜单里多了一项,《奇葩说》。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辩论圈的乐趣,

也是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同身受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争论到面红耳赤有什么不好?

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对手在论题上正面交锋,

此时此刻思想碰撞、观点磨合的过程,

造就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和为贵”。

大同世界不是彼此保留意见、互相退让而达成的,

而是双方观点撞击、磨合更新而产生的进步时代。

就像《奇葩说》主题曲唱的一样

“请让我说话说话,没有人废话”,

捍卫每个人的话语权,

被不同的声音打磨出来的社会才是最和谐的。

“以和为贵”这四个字,

是建立在“不卑不亢”的前提下的。


(二)

从小生活在乡村的传统观念下,

对于同性恋、变性这种社会非议的话题,我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奇葩说》的几位,正好是此类话题的中心人物。

在他们关于人生经历的自白中,

我开始抛开那些传统社会的歧视认知,

认真去倾听他们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渐渐了解到其中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

从最初的冷眼旁观,渐渐开始关注理解,

到最后产生同理心去体会每一个渴求平等的灵魂。

我很高兴自己改变了传统的固见执念,

慢慢地会给身边人去解释这类群体背后的故事,

呼吁身边人给予社会该有的平等尊重。


(三)

我的妈妈,用中国很传统的话来形容,

真的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女性。

作为我人生中最崇拜的人物,

她实至名归。

从偏远山区嫁到婆家,生育出姐姐和我两个女儿,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得不到平等的尊重,

却咬着牙坚持和爸爸齐心打理这个家,

起早贪黑地干着农活维持经济来源,

用未毕业的初中文化硬是把两个女儿送进了本科大学的校门。

我无法想象自己处于周遭歧视的境遇,

是否能坚持下来二十余年,

但妈妈言传身教带给我的——是作为一个女性的独立。

所以从懂事以来,

我对于女性成长的价值观就是“独立”二字,

然而在《奇葩说》中我这一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在奇葩辩手的言语中,

虽然有偏激的人生经历和见地主张,

但我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

渐渐建立起适合我的女性独立价值观。

现在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自己需要从哪方面独立,

至少物质和精神这两者,是跑不掉的。

然而此时此刻,我也正在为之奋斗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辩论绝缘体”眼中的《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