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是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国的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原本各自身为外交家、银行家、修女与大学毕业生的四个旅人,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
中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某国巴司库市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领事康维、副领事马里森、美国人巴纳德和传教士布琳克罗小姐于5月20日乘坐一架小型飞机撤离巴市,欲飞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飞行途中,他们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已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芬纳,而是一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入夜,飞机因故障被迫降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上,飞行员受了重伤,四乘客安然无恙。第二天清晨,飞行员在临死前断断续续的说,这里是中国藏区,附近有一座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他们只有到那去才能找到食宿。求生的欲望使他们艰难的向香格里拉跋涉。在一个长长的山谷中,他们遇到一位由十几个藏民簇拥着能讲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这位老人告诉他们,这里叫蓝月山谷,是进出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端的那座形如金字塔高耸入云的雪山叫卡拉卡尔,海拔28000英尺以上。张带着他们爬山攀岩,几乎走了一天,最后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终于到一座喇嘛寺-香格里拉的中心。
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数千居民,居民的信仰和习俗不相同,有儒、道、佛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处理各教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适度是完美的。这使得香格里拉社会祥和安宁。
在香格里拉有许多神秘、奇妙的事情。最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居民都十分长寿,许多超过的了百岁并显得年轻。长期修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100多年。然而,香格里拉的居民如果离开了山谷,便会失去他们的年轻。
在香格里拉,康维和张以及最高喇嘛进行多次交谈,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问题。康威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两方面都很优秀的年轻人。通过交谈,他已和最高喇嘛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心灵感应",而最高喇嘛也有意选康威做他的继承人——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们飞机迫降在香格里拉的真正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观察,他们四人均认为香格里拉是他们所见过最幸福的社会。康维迷恋香格里拉优美恬静,巴纳德舍不下的金矿,布琳克罗小姐则准备在香格里拉传播她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他们都不愿离开香格里拉。只有马里森因婚期在望,总想回到英国,但路途遥远,又不能孤身一人回去。
马里森终于抓住了最高喇嘛辞世,马帮脚夫送货到香格里拉的机会,胁迫康维作伴离开香格里拉,他们一路翻山越岭,穿过无人区,曾途径藏汉边界的大兴府。马里森身染重疾,未到达汉地就病死了。康维也突然失去了记忆。
在坐船回英国途中,康维在听肖邦的钢琴演奏曲时恢复了记忆。这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于形容的悲哀。一种“宇宙的,遥远而非个人的”悲哀。当天夜里,他便独自一人悄然离去,不知去向。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正是一战后经济危机的时间,二战的风雨也即将来临。当时社会正处于一种沮丧,恐慌与动荡的状态。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不满。工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西方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使文明得以保存,使人们的性命得以保全的地方或许仅仅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于是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西方的世外桃源。
作者的灵感来自奥地利奇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约瑟夫·洛克其人确是与滇西北有过不解之缘的传奇人物。当地人对这位寄情于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了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欢穿藏族服装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着抹不去的记忆。而滇西北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终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辈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侣,以至于他到弥留之际都“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会文人学士必读的著名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纪实散文把富于异国情调的滇西北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带进读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了他创造“香格里拉”意境的灵感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
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
香格里拉就像西方版的桃花源(《桃花源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也是一个难以找寻、神秘的理想国。可是香格里拉比桃花源入世,它会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不会放弃科技文明的成果;它主张中庸之道,它不会偏激,但亦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香格里拉更有其自身的责任,乃为世界即将来临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它其实是一条现代的诺亚方舟。
作者力图否定20世纪初欧洲社会沉迷于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在狂热于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躯体价值观,创造了一个迥异于己的理想异域乌托邦形象——香格里拉。其最终目的是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来警示欧洲社会,催起自省,从而促动对自身社会世界观意识形态的调整和改造,希望建立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理想西方世界。
《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经济危机期间,并且二战风雨即将来临。当时社会正处于一种沮丧,恐慌与动荡的状态。人们对社会现状及其不满。工业革命为社会发展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西方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使文明得以保存,使人们的性命得以保全的地方或许仅仅是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于是希尔顿创造了香格里拉——西方的世外桃源。这个远离人间的山谷竞是一个富饶迷人的乐园,令人神往。然而构思这样一个与当时社会完全相反的乌托邦国度,其真实用义是将它作为借以超越残酷的现实。逃避灾难的场所。借助中国借助香格里拉与二战即将爆发的西方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企图把香格里拉作为暂时的净土。这是一种借他物来表述自身的做法。
不能发现,作品中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充满祥和、快乐的 人间天堂,但仔细研究其最终目的不是对东方的崇拜与肯定, 只是面对特殊的时代背景借助中国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正如葛桂录所认为的“英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本非事实的中国,而是描述的想象中的中国”。对于有些西方人来说,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一条出路或退路。作品将西方文明融入到中国的香格里拉,使之成为西方社会逃避现实的暂时净土。
162.《山鬼》沈从文
《沈从文:山鬼》内容简介:沈从文的小说在描写湘西社会特殊的“光与色”中充分展示了由闭塞而保留原始清新感和神秘感的民间风情,尤其展示了把节日娱乐和宗教仪式融为一体的带点神话意味的奇异风俗。其中《山鬼》是作者于1928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取了与屈原《九哥》的一篇相同的题目。小说以单纯的情节衬以繁复的风俗描写,宛若热带阔叶林,干弱叶茂,婀娜多姿,有一种野趣盎然的生命力。留给读者如烟似雾的审美神秘感。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1980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163.《艺术家的命运》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文豪黑塞,作品中所充满的抒情诗意美,早已是举世所称誉。在本书中,黑塞借着善感画家约翰·费拉谷思的故事,道出了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内幕。在文明极度发达的欧美现代家庭制度中,黑塞描写一位苦闷的艺术家如何专心致力于艺术天地的创造中,来挽救家庭崩溃的命运。孤独的抒情诗人黑塞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悲剧画家内心的挣扎与苦闷,是诗人继《生命之歌》后另一部成名的杰作。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164.《偶像的黄昏》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总功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尼采通过叩问与倾听的方式进行审视,批判,必要的话还进行纠正。在书中,尼采自称狄俄尼索斯最后的门徒以及永恒轮回的老师。
尼采《偶像的黄昏》摘抄
长久以来,下面这句格言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向博学的好奇心隐瞒了它的出处。生气藉创伤增加,活力藉创伤增长。
甚至我们中间的最勇敢者,对于他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难得有勇气……
“一切真理都是简单的。”这不是一个双重谎言吗?——
被踩的虫子蜷缩起来。所以,它是聪明的。这样,它就减少了重新被踩的可能性。用道德的语言说:谦恭。
只有在坐着的时候,人们才能思考和写作。(福楼拜语)。这样,我就找到了你,虚无主义者!这种久坐恰恰是反对神圣精神的罪恶。只有散步时的思想才有价值。
失望者如是说。——我寻求伟人,但我发现的始终仅仅是伟人理想的猴子。
你想同行?还是先行?还是独行?……为了能够欲求,人们必须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第四个良心问题。
人们可以纵观教士、哲学家包括艺术家的全部历史:反对感官的最恶毒的言论不是由无能者说出的,也不是由禁欲者说出的,而是由那些想禁欲而做不到的人说出的,是由那些需要成为禁欲主义者的人说出的。
某种已知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被写入记忆中的东西被用作原因,这是需求的第一个后果。新的东西、未经历过的东西、陌生的东西则被排斥在原因之外。——因此,作为原因被寻求的不仅仅是一种解释,而且是一种仔细挑选出来的、受偏爱的解释,借助于这种解释,陌生感、新奇感和未曾经历之感被最快速、最频繁地加以清除,——最寻常的解释。——结果:一种原因设置被越来越占据优势,汇集成体系,最终取得支配地位,就是说,其他的原因和解释干脆被排除在外。——银行家马上想到“生意”,基督徒马上想到“罪恶”,少女马上想到她的爱情。☆☆《论自由》也有说到。我也在想这个世界就是以我们能理解的方式运行,然后说认识到了世界!倘若我们错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是另一种样子,会怎样?
我们发明了“目的”概念:实际上没有目的……人是必然的,人是命运的一部分,人从属于整体,人在整体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判决、衡量、比较和谴责我们的存在,因为这意味着判决、衡量、比较和谴责整体……而在整体之外别无他物!
每一种高等教育都只属于例外者:为了有权享有这种如此高级的优惠,一个人必须享有特权。一切伟大的事物,一切美好的事物,绝不可能是公共财产:美属于少数人。
举目所见,到处都是一种无教养的匆忙,假如23岁的青年还没有“成熟”,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这个“主要问题”的答案,仿佛就会耽误什么似的。——一个更高种类的人,如果我可以这样说的话,恰恰因此不喜欢“职业”,因为他懂得召唤自己……他有时间,他自己支配时间,他根本不考虑是否“成熟”的问题,——在高等文化的意义上,30岁的人是一个新手,一个孩子。
没有什么东西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全部美学就建立在这个朴素的观念之上,它是美学的第一条真理。我们马上为其补充第二条真理:没有什么东西是丑的,只有退化的人是丑的,——审美判断的领域由此得以规定。
敞开心灵,容忍别人,这是宽容,但也仅仅是宽容。人们知道有些心灵能够做到高贵的好客,在这样的心灵上,有很多拉上窗帘的窗户和关闭的百叶窗:她们把自己最好的房间空了出来。为什么?——因为它们在等待人们不能“容忍”的客人……
当我们传达自己时,我们不能充分地尊重自己。我们本已的体验完全是不善言辞的。就算它们想传达自己,它们也做不到。这是因为它们缺少新词。我们已经超出了我们用语言所要表达的东西。在所有言谈中,都包含着几分蔑视。语言仿佛只是为平均的东西、中等的东西和适于言谈的东西而发明的。说话者已经用语言把自己平庸化了。——从聋哑人和另类哲学家的道德看来。☆☆想表达我的感受,却找不到文字!或者当说出来时,又不是我的状态感受。真能用语言传达出来?尼采是赞同还是否定?
“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基于把人变成一部机器。“达成此目的的手段是什么?”——他必须学会厌倦。
一件事情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人们通过它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人们为它付出了什么,——它花费了我们什么。
——但卢梭——他到底要回归何处?卢梭,这个人集第一个近代人、理想主义者和贱民于一身;为了经受他自己的观点,他需要道德“尊严”,他患有过度虚荣症和过度自卑症。这个处于新时代行将来临之际的怪胎也想“回归自然”——再问一遍,卢梭想回归何处?
警句、格言是“永恒”的形式,作为使用这种文体的第一个德国人,我是这方面的大师;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也说不出来的东西……
在神秘教义中,痛苦被宣告为神圣的东西:“产妇的痛苦”从根本上使痛苦神圣化了,——一切将来的担保,均以痛苦为条件……为了有持久的创造的乐趣,为了生命意志恒久地肯定自己,也就必须恒久地有“产妇的痛苦”……
☆☆ 思想家的作品岂能由我们这些未入神圣殿堂的凡人来解构?这不是笑话?我们能做什么?尽情地陶醉于伟大作品中,去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感受哲人的思想光辉。倘若内心有所净化,你掌握了这些哲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好像你也离他们不远了。
弗里德里希·尼釆(1844-1900),19世纪德国哲学家,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著有《悲剧的诞生》《论道德的谱系》《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瓦格纳事件》《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人性,太人性了》等。他对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道德,尤其是基督教、盲从主义、民族主义作了激烈的批判。他以后的德国,几乎所有哲学家、伟大诗人、小说家和心理学家,都曾深深受惠于他。在世界许多国家,他被列为自康德和黑格尔以来最有影响的哲学家。
165.《情人》渡边淳一
《情人》讲述一个不依附于男人、有经济实力、有教养、精神自由、按自己意愿去尽享爱情之美的现代女性修子的故事。 片桐修子是美丽能干的都市白领,却与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子远野始终保持着“情人”关系。独立聪慧而又善解人意,如此纯粹爱着自己的修子令远野越来越着迷,终于决定抛弃家庭,与修子结婚。然而,修子却在此时提出了分手……
(2018.11.28——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