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习第一天。

社会中,有三个角色,一个叫生产者,还有一个叫消费者。如果他们直接对接的话就是叫直销,这种模式成功的企业也很多。比如安利,戴尔电脑。比较有印象的就是最近的广告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划算”的二手车广告。大部分情况下,这俩者直接都会有个小三,也就是传说中的中介。

以前由于信息渠道还有销售渠道不够畅通,都需要这些中间商来服务。一般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到消费者手里有可能经过经销商层层加码价格翻了好几倍。这里面最悲惨的就是农民了。记得以前学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我作为一个做技术的,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而且,作为生产者,貌似话语权不是很大。因为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消费者,那么怎么将我们的产品送到消费者眼前供其消费,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于是,今天开始学习营销。今天看的书,书名叫《颠覆传统的传播》,主要看了国外知名名动画品牌进行衍生产品营销。

一般分为俩种类型,其一是动画播映在先,衍生产品营销在后,典型代表迪斯尼;其二创造动画形象成功后即有衍生产品的营销,继之再创作故事、漫画和拍摄动画片等,韩国日本成功较多。

这俩种思维不一样,美国的是有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的思维。而韩国日本的是小规模试错,然后逐步迭代,低成本运作。

关于动画片的营销,本质上是属于文化层面的营销。在目前的中国,还是比较弱的。弱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断言,未来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以及生活方式,心灵资源的开发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将成为人类生活和生生活领域的中心。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让大部分的人从机械式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未来不会被淘汰的工作肯定是跟动脑相关的,比如画家,作家,还有手工艺品的。凡是不能被电脑和机器代替的工作才是未来的。所以说,现在的中国有这个趋势,随着生活的要求提高,对审美还有文化这块肯定是有需求的。谁能提前布局好,谁就能捞到大头。

当前社会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说不能盲目地生产产品,而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只是功能上的满足,还需要满足精神层面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好多旅游啊,服装啊,还有一大堆的定制化的东西比较吃香。人们不再追求大众化的,而开始追求小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营销学习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