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作者 “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我想他是成功的,正如作者的妻子所说,西方将阿富汗“妖魔化”,而他的作品将阿富汗“人性化”。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很多人对阿富汗的印象应该停留在恐怖袭击后留下的一片焦土吧。我从未想到,阿富汗曾经也是果肉飘香、风景优美,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乐土。那里是一个民族世代居住的故土,在那片故土,人们彼此熟知, 知根知底,互为亲朋。

    这本小说将阿富汗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在战争和内乱中,故土,亲情,友情互相交织,如诉如泣。作者的描述细腻真实,没有丝毫的娇柔造作。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阿米尔父子亲情,那放风筝的孩童,放佛让我看到兔唇少年的哈桑,穿着长衫和浅色的灯芯绒裤一边在雪地里跑向风筝飘落的方向,一边回头挥着手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

【忠诚的爱——炮灰还是友情】

    哈桑一次次为阿米尔挺身而出, 每次阿米尔被欺负,哈桑都会保护他;为了帮阿米尔拿回象征荣誉且能帮他修补和父亲关系的蓝风筝;哈桑被阿塞夫和党羽殴打和鸡奸;阿米尔为了赶走哈桑,污蔑他偷了钱和手表,哈桑为了维护阿米尔,承认了偷窃;最终为了守住阿米尔家的房子,哈桑付出了自己和妻子的生命。我一直以为哈桑这个任务太过完美了,甚至有些不真实了。他为何那么无私?是因为友情吗?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哈桑只不过是爱的炮灰,他的理解是,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如果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这个细节的直观理解是,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象征性的理解则是,阿米尔是哈桑的“心理妈妈”。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心理妈妈”的爱,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可是为什么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为什么把他当做“心理妈妈”呢?这种情感当中又何尝没有友谊呢?他们喝同一个乳母的奶长大,一起爬树,一起放风筝,一起在树上刻字。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也不奇怪了。有的读者认为哈桑是受主仆思想的影响,认为哈桑对阿米尔的友谊也是出于忠诚。哈桑对阿米尔的爱源动力究竟是这些情感粗综复杂的交织,还是有一个种单一的驱动力,我也不得而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追风筝的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