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什样子的

真正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想必每个学校都会定期举行教研活动,那么,这样的教育活动对学校教学究竟起了多大的推动作用呢?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

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里,佐藤学先生提出搞教研,首先要开放教室。如何开放教室?指的是学校里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一次公开课活动,只有每个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相互批评促进,才能构建一个学校真正的教研氛围。佐藤学先生说作为教师,不能把教室私有化,也不能把教学自由化。是的,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敞开教室大门?首先,是学校评价体制问题,在很多学校,教师的积分都与成绩、上课质量等挂钩,因此,一些教学技艺比较高的老师,很怕别人的超越。因此很不愿意打开教室的大门,让别人来学习。其次,还有很多老师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这样就扭曲了教师文化。

在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备课组赛课活动,这种教研方式倒逼老师打开教室大门,相互学习。在进行赛课活动的时候,有学校领导监督检查签到,还有观课量表,还有拍照做美篇展示等措施,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评课的时候,一些老师不能做到真诚,违心的评价很多——只是说一些没有实际效应的正确的废话,不能说出真正的优点或缺点以及改进的措施。到了九年级下学期之后,有些老师会找一些借口,拒绝参加常规赛课活动,这些现象都是需要改进的。

佐藤学先生说,要想彻底打开教室的门,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校长的领导能力,任何不愿意上公开课的老师都必须有校长亲自来说服。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充实教研活动。其实这一点是不太容易做到的,需要同事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一个好的备课组长的引领,能够让校园活动办得生动有趣,让上公开课的老师心甘情愿的接受再一次的公开评论,并且也让其他参加者能够产生,下次我来上的愿望和期待。

那么怎么进行评价呢?客观的白描评价手法就很好。首先,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观课量表。课堂目标、重难点突破与化解、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练习设计、一个环节的时间、学生参与率、学生上课状态等等情况都明确标明,然后让听课的老师分任务来观察。当然,这种观察是要深入到学生内部,不是像往常一样站在教室后黑板的前,那样的“听”,只是在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课堂。只有每个教师深入课堂,课后的评价才能说出真正有益于大家的话,当然我们观课,更应该观察根源问题,研讨阶段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才具有真正的听评课含义。

真正的教研活动,成长一个团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什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