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第6篇(19540319)

文章原文

上回刚想写信给你,不料病倒了。病好了不及两天,又发烧,前后⼋ 九天,⾄今还没恢复。今天初到阳台上⼀望,柳枝上⼀星星的已经有了绿 意,想起“蕉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两句,不知北地春光是否已有消息? 我病的时候,恩德差不多每天来陪我。初期是热度⾼,昏沉的厉害; 后来是眼睛昏花(到现在还没好),看校样每⼆三⾏就像⼀⽚云雾在眼前 飘过,书也不能看,只能躺躺坐坐,整⽇呆着;幸亏恩德来给我说说笑 笑,还拿我打趣,逗我上当,解了不少寂寞。 你近来忙得如何?乐理开始没有?希望你把练琴时间抽⼀部分出来研究理论。琴的问题⼀时急不来,⽽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是可以趁早赶 ⼀赶,⽆论如何要有个初步概念。否则到国外去,加上⽂字的困难,念乐 理⽐较更慢了。此点务要注意。

川戏中的《秋江》,艄公是做得好,可惜戏本⾝没有把陈妙常急于追 赶的⼼理同时并重。其余则以《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为最妙,有声有 ⾊,有感情,唱做俱好。因为川戏中的“⽣”这次⾓⾊都差,唱正派的尤其 不⾏,既⽆嗓⼦,又乏训练;倒是反派⾓⾊的“⽣”好些。⼤抵川戏与中国 ⼀切的戏都相同长处是做功特别细腻,短处是⾳乐太幼稚,且编剧也不 够好;全靠艺⼈⾃⼰凭天才去咂摸出来,没有经作家仔细安排。⽽且 tempo[节奏]松弛,不必要的闲戏总嫌太多。        


《傅雷家书》第6篇(19540319)_第1张图片

今天是2020年1月30日,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跟肺炎抗争,学生们估计不能按照计划中正月17开学了,我想开启家校共读一本书的计划,这本《傅雷家书》是很不错的一本。今天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内容,让我感觉很好。

我病的时候,恩德差不多每天来陪我。初期是热度⾼,昏沉的厉害; 后来是眼睛昏花(到现在还没好),看校样每⼆三⾏就像⼀⽚云雾在眼前 飘过,书也不能看,只能躺躺坐坐,整⽇呆着;幸亏恩德来给我说说笑 笑,还拿我打趣,逗我上当,解了不少寂寞。 

我之所以觉得这句话好,是因为我发现傅雷跟孩子交流是非常讲究方法的:

1:首先告诉孩子,自己身体不够好,并且让孩子指导具体的表现,初期是热度⾼,昏沉的厉害; 后来是眼睛昏花。

2:然后宽慰孩子放心,告诉傅雷恩德常常过来看望自己。恩德是指牛恩德,牛恩德是傅雷夫妇生前认的“干女儿”,宋庆龄的表侄女。牛恩德,1934年出生于上海,12岁首次登台演奏钢琴,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分获硕士、博士学位,多次被聘为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评委,近40年来先后在亚、美、欧各地多次举行音乐会,热衷向西方观众演奏中国民族音乐,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3:跟孩子说明情况,其实是可以让孩子做出判断的。这样的说法,比隐瞒着孩子强很多。

今天想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写写生活中的故事:示弱。

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对母亲关系非常差。孩子正好上初中,父亲经常出差,妈妈一个人照顾一家老小十分辛苦。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看见孩子的不好表现,就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做不到,妈妈就会批评。久而久之,母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僵硬,整个家庭都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有一次妈妈嗓子出现了问题,做了一个小手术,两周不能说话。孩子出现了问题,妈妈不能批评孩子了,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愿意跟妈妈分享自己内心的不愉快。妈妈不能说话,孩子把自己内心的话都说了出来,并且把家中的很多家务都包揽了,母亲发现其实孩子还是挺能干的。她自己过于强势了,于是以后,就多听少说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母子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家庭中,中年的父母是一家的顶梁柱,父母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孩子。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后,就不愿意再做出什么行动。当母亲示弱,孩子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家中一份子,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家努力的时候,他可能就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了。

2020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傅雷家书》第6篇(195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