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QQ:443317765
来源:ins生活(ID:inszine)
作者:无尽夏
今天是2月5日,武汉封城的第14天。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仍在上升,但好消息已经从武汉传来:火神山医院今天开始收治首批病人。
从1月23日宣布“武汉决定建设一座‘小汤山’,阻击肺炎疫情蔓延”到医院建成,用时整十天。
十天十夜,一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院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这一切,根本不是“基建狂魔”那么简单。
01
1月23日上午10点,武汉疫情加重,宣布“封城”。
当天下午,国家决定建造一座专门收治新型肺炎病人的医院,至少容纳700-1000个床位。
此时正值除夕前一天,没有规划图纸,没有建筑材料,人员不足……「建医院」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然而,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于是我们看到:
无数企业、组织、个人,日以继夜、不眠不休建设这座“救命的医院”——火神山。
1月23日下午5点,武汉召开应急医院施工筹备会,即刻筹备各项施工资源。
很快整个武汉,甚至全国的相关行业动了起来。
无数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数万数千名建筑工人在除夕前夜离开家人,冒着寒风赶赴工地。
除夕夜,火神山建设者的年夜饭
长达两公里的工程车逆向而行,赶赴武汉调集物资。
众多建筑设计师连夜赶回公司加班,彻夜讨论,确保医院设计方案严谨高效。
5小时后,35台反铲、10台推土机、8台压路机从全市赶来通宵场平回填。
30小时后,“火神山医院“设计图纸出炉。
37小时后,上百台挖掘机一夜集结完毕。
……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
这是火神山速度,更是中国速度。
1月25日 大年初一 第2天
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
1月26日 大年初二 第3天
第一间样板房建成
1月31日大年初七第8天
9成集装箱的拼装均已完成
活动板房骨架安装3000平方米
2月1日大年初八第9天
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
2月2日大年初九第10天
交!付!完!工!
10天时间,火神山的建设者们到底在上演怎样的奇迹,这幅图足以说明一切。
从太空视角俯瞰火神山医院
如果说“中国速度”是国家的力量,那么“中国质量”就是国家的底气与决心。
很多人都想知道:花十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内部到底是怎样的呢?
@中国建筑发布了一组火神山医院病房实拍的图片,让无数网友赞叹不已。
病房里有一个卫生间,每个卫生间都装有热水器。
除此之外氧气管、负压管等配套设备等都是“一流的,严格按照国际相关标准配备”。
从2月3日开始,这座火神山医院将正式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接力棒从7000余名建设者的手里,交到了1400名部队医护人员的手上。
17年前,“小汤山”被寄予的希望正在这里延绵,相信“小汤山”曾上演的奇迹也将在这里上演。
十天建成一座高质量的火神山医院,究竟意味着什么?
看看国外网友的评论就知道了:
“中国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采取的强有力举措和公开透明方式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中国人很棒!”
“中国建个新医院只要6天,我想预约个医生都得等2周”
“花6天时间建1000个床位的医院,别人只能想想,中国真干得出来……”
“中国疯了,6天建医院, 我们密歇根20年连路都修不好”
“我们Eglinton的路已经修了6年了!”
是啊,能在短时间内调动一切资源建疫情医院的国家,除了中国全世界也许真的没有第二个了。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不是没有理由的。
5小时给铁路搬家:
4天盖起一层楼:
9小时改造一座火车站:
有一位国外网友评价:“上帝花了7天时间造了天地万物,我觉得上帝应该是中国人。”
中国速度、中国质量背后,是一群群中国劳动者在默默支撑。
纵观火神山医院的整个建筑过程,从设计师到一线建筑者,从建筑材料运输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和时间赛跑,穿上铠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负重前行。
有很多人年夜饭都没吃,就带着工人赶赴工地。
一听到火神山建设工地男女不限,无数女性建设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英雄不问出处,巾帼不让须眉。
图片来自:微博@BREEEZEWONG
30岁的李松岳是在岳母的生日宴上接到到岗电话的,紧接着马不停蹄赶赴施工现场,也因此错过了几天后岳父和儿子的生日。
长辈对他说:生日年年有,明年再过也一样,现在去做你最需要做的事情吧!
火神山交付后,朱红西一看日历,顿时有些懵。
“今天初九了,从腊月二十八第一次来勘察现场算,我们已经有12天没有回家了啊。”
一位志愿走上工作岗位的阿姨许下愿望。
“希望医院早日投入使用,我可以早点回家抱抱才四十多天大的小外孙”......
……
谢谢你们,建设者。
今年春节是许多人经历过最温暖的一个,整个冬季羽绒服压在箱底,街边的老柳树直到腊月仍藏着点点绿叶。
但它无疑也是最寒冷的一个,迎新的喜悦被忧心忡忡、无聊烦闷取代,其中又夹杂着各种拷问人性的世间百态,让人愤怒无奈。
然而哪怕是负面情绪爆表的时刻,我们仍看到生活从缝隙处露出光和希望。
是日夜忙碌的身影;
是承担脏苦的劳动者;
是不顾安危赶赴一线的医务人员;
是尽己所能不添乱的平凡市民……
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让我看到了作为人的力量。
而这也是我们的国家经历一次次苦难,熬过一场场天灾人祸,却越挫越勇,历久弥新的原因——
有千千万万的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所以,纵有灾祸,纵有不善者,内心的希望也不会消亡。
「冬天再冷,但总有一日,
花会重开,候鸟回头,
春至。」
参考资料:
公众号”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中华建网,《一起来听,火神山医院建设者的故事!》
长江日报,《今天是大年初几?这位火神山建设者不记得了》
关于作者:ins生活(ID:inszine),世界这么大,我们陪你去看看,每晚九点,伴你入眠,授权请联系ins生活(ID:ins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