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的生活是无序的,下午四点我被客厅中的一阵骚动从美梦中吵醒。
走出卧室,妮妮坐在沙发和茶几中的塑料折叠马扎上,面前放着她额娘小时候用的电子琴。这架电子琴在沉睡了将近几十年之后被唤醒,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往返TY和YC之间的劳顿和麻烦。孩子姥姥和姥爷分别坐在两侧,一个在玩着手机,另一个也玩着手机……
妮妮在彻底放松十天之后,面对书上的五线谱有些陌生,摇摇晃晃地猜测着曲谱上的旋律。她额娘在忍受了一阵后终于开始数落起孩子,于是二人开始了惯有的辩驳和推诿。姥姥时不时抬起头说两句,“快好好弹!”然后又低下头;姥爷在噼里啪啦的游戏声中偶尔抬起头来看孩子两眼,放下手机,凑到孩子耳边说两个小秘密,然后再坐回去……
面积不大的客厅内俨然成了一片盆地,妮妮坐在大山中间,煎熬地哼唧着与练琴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话,而“回声”则是七嘴八舌的评论或“出主意”……终于在周围家长的百般努力下,演奏完了一首练习曲,孩子妈妈松了一口气,志得意满地递给孩子一块面包,就好像是马戏团里的驯兽师,把“小狗”抱在怀里,有了共鸣:你看,不难吧?
孩子缓慢地吃完了并不大的面包,又回到了“大山”的深处……
学习需要仪式感
学习需要仪式感,至少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需要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常常会因家长嫌麻烦而破坏,正如同妮妮拿电子琴练琴一样:明明孩子学习的是钢琴,而且给其授课的老师反复强调不能拿电子琴代替钢琴练习,为何还要拿电子琴练习呢?原因不在孩子,而是因为家长的懒惰。
因为钢琴携带不便,而过年期间偏巧居住在距离钢琴所在位置很远的地方。为了避免舟车劳顿,为了避免练琴后吃喝拉撒睡带来额外的开销,家长用“勉强”、“也能”、“凑合”、“没多大的影响”等等理由蒙骗着老师、安慰着自己、糊弄着孩子。
孩子在此等环境中,并不是简单地失去了钢琴的音色、节拍器的辅助、舒适的琴凳,而是彻彻底底地丢掉了综合在一起的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是形成动力,毅力、活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们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客观地讲,剥夺仪式感的确实是家长自己。于是,家长人为地缩小了仪式感的重要性——“毛主席听戏的时候还看书呢!”将失败的原因统统归结给了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练习呢!就是你自己不好好学习就是你自己懒!笨!”“活该你没出息!白瞎我们给你花这么多钱!不学了!”……
这样一来,本来心里受挫的孩子更加自责,自责的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开始迎战家长一次次的数落,将自卑分解成无奈和愤恨。由此,指责和辩解反复上演,学习目的没达成,亲子关系却恶化了。
什么是仪式感
那什么是仪式感呢?用学钢琴打比方很恰当,可却显得有些偏激。因为钢琴本就是一个高雅的乐器,说其“高雅”是因为钢琴往往出现在高雅的场合。所以,在练习钢琴时,自带的高雅属性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应该享有一片安静的空间、合适的硬件。所以拿钢琴举例子很容易让人将“仪式感”冠以“昂贵的”甚至是“贵族的”……
其实所谓的“仪式感”并不需要重金打造,从字面上理解,既然“仪式感”是一种感受,那么它更多地是源自心理层面。不是只有“高贵”的才是有“仪式感的”,就好像是王室舞会中演奏唢呐,显得就不太合事宜。营造仪式感最基本的是尊重。
尊重学习的方法、尊重学习的条件、尊重学习的规律、尊重学习的人。
如何营造仪式感
学习的方法和所需条件各不相同,在这里就不冒充专家了。想重点说说“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人”。
“学习的规律”是什么?有一点是最基本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从小就悬挂在教室墙上的名言警句还没挂在家长的心中。孩子长时间不练习,不会是自然的。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探讨为什么长时间没有练习,而不是因为这个最基本的道理数落孩子。难道家长不知道孩子长时间没练习?难道家长不知道以上的道理?我想家长是都知道的,可是为什么要因此责备孩子呢?可能就是想告诉孩子,你学不好习不是“我”的责任吧……
而正确的做法显而易见,作为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学习不被影响,那就给予孩子充分的练习时间,选择适合孩子学习的生活方式;既然家长自己选择了导致孩子没时间练习的生活,那就别再将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
那么何谓“学习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很清楚,可是家长却又总是迷惑其中。看到问题时的家长都会说“学习的人”当然是指孩子了!没错,是孩子。可是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反复的催促、警告、训斥甚至是讥讽和羞辱将原本是孩子的责任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孩子们如果够勇敢,一定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学习你们这么着急?”如果问出这样的问题,难免会遭到一番棍棒,至少是一场理论课。可是家长是否想过,产生这样疑问的孩子能够有学习的主动性吗?
作为家长,要尊重“学习的人”,就要首先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是打开孩子自觉学习大门的钥匙,当然很难。可是也并非无法可循,在此我突然想到了正面管教中的方法“自然后果”。具体到学习上,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学习动机。想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有利的事情”最重要的不是说给孩子听,而是做给孩子看。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好好学习会是什么样的,不好好学习又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就会思考该如何选择。同时,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相信爱好会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环境。学习是需要氛围的,不要试图用“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来劝说孩子,这不是“激励”,而是赤裸裸的“刺激”。诚实的家长可以思考一下,当我们数落自己的孩子时,有没有夹杂对自己为人父母失败的内疚?有没有弥补自身不足的遗恨?有没有将孩子塑造成另一个自己的期待?而这都不应该是明致家长的做法,正如刚才所说,我们要尊重“学习的人”,将学习这件事交给孩子,我们要做的只是陪伴。陪伴不是呆坐在一旁,不是喋喋不休,而是拿一本书,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去浸染那颗还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干扰的心。
三、学习过程。孩子的学习过程需要家长的陪伴,而家长的陪伴并不是孩子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遇到挫折、产生厌烦、感到压力。家长的指责,甚至是关切都会成为孩子反感的来源。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明白学习的规律。告诉孩子那些正常的现象,让孩子明白自己遇到的问题是正常的,不遇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拥有科学的学习观,保持持久的学习状态,即使学习成绩无法出类拔萃,孩子至少是幸福的、健康的。而这两项,才是每个家长最希望孩子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