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的写实镜头

鲁本·泰尔劳(Ruben Terlou,自称中文名:泰嘉儒),摄影师,阿姆斯特丹大学在读医学博士生,六集纪录片Langs de oevers van de Yangtze的主要创作者之一。

鲁本的写实镜头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http://www.parool.nl/?text=filali&ED=ola

今年初,一部名为《沿着长江之畔》(Langs de oevers van de Yangtze)的纪录片在荷兰走红。这部纪录片的镜头跟随着主持人鲁本的脚步,从长江口的上海出发,沿江上溯直到云南丽江,在两个月的行程中导演选取了六个城市及六个主题,以一个相对客观、平和的视角记录了现今中国社会中多个层次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较为真实地向荷兰乃至西方观众展示了这个古老的东方神秘国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

2月7日,该纪录片在荷兰国家二台播出了第一集,据说当晚就收获了上百万的收视量,在荷兰这个人口不到1700万的国家这已经是个巨大的成功。伴随着该片的热播,鲁本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接连出现在各种电视访谈节目上。该片的相对客观同时也博得了居住在荷比卢地区的华人的认可,社交媒体圈中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追剧”现象。

鲁本的写实镜头_第2张图片
鲁本的写实镜头_第3张图片

说起西方拍摄的介绍中国的纪录片,大家可能会提到NHK的《中国力量》,会提到BBC的《中国人要来了》,或者Discovery频道的《运行中国》,但没有人会想到荷兰人也能拍出这样的一部作品。为什么?因为地理和文化上的巨大距离。荷兰人乃至西欧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间接地从欧美大国的主流媒体中获取信息,比如纽约时报,比如卫报;因为中文能力的不足,普通人无法绕过主流媒体或者那些成名已久的“中国通”(比如法国《新观察家》的那位驻京记者),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得到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甚至是带有偏见的。

中国在不少当地人的心目中,按照年龄的不同,大抵还存在着三个标签。曾经碰到过几位八十几岁的老人,他们总会在有意无意中提到boxer(义和团),不知道这一深刻印象更多地来自于他们的祖辈故事,还是来自于他们的历史教科书;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则对毛和文革最感兴趣,准确地说是从建国后到改开前的那一段蹉跎岁月,也许那个年代同样也是他们的青葱岁月?年轻一些的人嘴里则更多的是made in China,雾霾,国家资本主义以及隔三岔五媒体上传来的国内重大安全事故。

任何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都绕不开这些话题,鲁本的《沿着长江之畔》也一样。这部纪录片中的话题经过了导演组的精心挑选,其中有诸如文革、独生子女政策、三峡移民、少数民族问题等常见的西方人感兴趣的话题,也有不少时髦的点,比如:剩女、富二代、整形手术、广场舞等。在开机的两年之前,这些话题就被列入拍摄计划之中,经过协商最终该拍摄计划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同意。

鲁本无疑是该片中的最大的一个亮点。没有纪录片拍摄经验的鲁本是被导演Maaik Krijgsman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找到的,因为鲁本十年前曾在昆明学习了两年中文,现在的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这使得他能够直接和片中的采访对象进行交流。

鲁本的写实镜头_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http://www.gemistvoornmt.nl/serie/Langs%20de%20oevers%20van%20de%20Yangtze

和他两年的中文学习背景相比,鲁本在片中表现出来的中文水平更让人吃惊,他不仅会唱《东方红》、《歌唱祖国》这样的中国歌曲,口中时不时地会冒出“哇塞”这样的感叹词,在西部的重庆和云南,他还能听懂当地人复杂的口音。和他的语言能力相适应,鲁本还十分的“中国化”,非常接地气,比如拿筷子吃面条也是“吸溜吸溜”地,和船员们一起吃饭也是嘴里边吃着东西边聊天,又比如知道买七块钱一包的双喜烟,散烟是打开对方话匣子的第一步。这样的鲁本,何尝不比那些坐在北京新闻社办公室里闭门写稿的那些名记更加了解中国?

鲁本的成功,可能还源于他的同情心。鲁本是拍摄纪录片的菜鸟,非科班出身,没有任何新闻从业背景,也没有任何架子。和采访对象身处平等的他,采访过程中很少有主观的评判,尽量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使得他的采访对象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忘记他的外国人身份而接纳他,把他当作倾诉对象。在上海郊区打工的小孙,在重庆学习杂技的小女孩都是这样的例子,而鲁本亲眼看到了小孙恶劣的工作环境,得知他生活的艰辛后背着镜头也抹开了眼泪,我相信这是他作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西方人出于内心的感动,他的感动同样也感动了不少我这样坐在屏幕前的中国观众。

当然,鲁本的“不专业”并不总能给他带来敞开心扉的对话。比如在上海采访棋牌室,摄制组就被老板轰了出来(那个场景中陪同拍摄的中方人员似乎匆匆露了一脸);在三峡,当鲁本问起长江水质,问起白鹭生活的环境时也得到过言不由衷、调侃的回答,鲁本只得喃喃自语:中国的空气质量好?你说的是同一个中国吗?另外,还是有不少人对外国摄制组抱有一定的戒备心理,比如上海三林的摆摊小贩,群租房的房东;又比如武汉纪念碑下本可以侃侃而谈的路人,看到摄像机走近即匆匆离去。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鲁本提问方式还稍显生硬,比如温家大院的那一段采访略显准备不足,又比如面对马理马撒族(纳西族的一个分支)老爹和苗族老药农时,鲁本反复问起对民族消亡的看法,略有诱导之嫌。不过,不知道苗族老药农的回答是不是会让摄制组觉得满意:以后就完了嘛,变了嘛,统一了,变了。老人真是睿智。

不管怎样,鲁本的这部纪录片拉近了生活在欧亚大陆两端的人们之间的距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西方人生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消除人们之间的偏见非常重要,如果人们能够互相了解,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

附:

《沿着长江之畔》视频主页:http://www.vpro.nl/yangtze.html

第一集:上海。中国梦。

第二集:南京。双喜。

第三集:武汉。伟大的舵手。

第四集:三峡。大坝。

第五集:重庆。中国——游乐场。

第六集:丽江。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

文/Athlon_BE
2015.3.31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本的写实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