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

初识西安

文/高登权


飞机到达陕西咸阳机场的时候大约接近晚上10点,下了飞机,取了行李,长风旅游团的旅游车就在机场外面候着,上了旅游车,一个女的小导游就用甜甜的普通话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西安人来到贵州一个边缘的小山村,到一家小餐馆后:西安人:喂.小姐,馍多少钱? 服务员 :摸,100!西安人:下面呢?服务员:下面200!西安人:我晕!不是吧!?那水饺呢?服务员 :睡觉,400。西安人:一碗400?!服务员:不,一晚800。 西安人:我倒!这么贵!为什么一碗要800? 服务员:整晚的,都这价,大哥。西安人:要是不在这里带走呢?服务员:带出去要1000 !西安人:我X!这里消费也他妈太贵了吧?水饺带出去的更贵。 这个故事将全车人逗得大笑,气氛就在这笑声中活泼起来。


西安: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_第1张图片

接着小导游就介绍有关西安的一些风土人情,从小导游的介绍中我知道,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从周文王公元前12世纪建都开始,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然后导游又介绍了西安的一些饮食文化如饺子宴、仿唐宴、牛羊肉泡馍等,尤其介绍了西安的牛羊肉泡馍。关于牛羊肉泡馍,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浪落长安(今西安市)街头。一天,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因干硬无法下咽。恰好路边有一羊肉铺正在煮羊肉,他便去恳求给一碗羊肉汤,以便把馍泡软再吃。店主见他可怜,让他把馍掰碎,浇给了一勺滚烫的羊肉汤泡了泡。赵匡胤接过泡好的馍,大口吃了起来,吃得他全身发热,头上冒汗,饥寒全消。

十年后,赵匡胤当了北宋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一次出巡长安,路经当年那家羊肉铺,香气四溢,不禁想起十年前吃羊肉汤泡馍的情景,便令停车,命店主做一碗羊肉汤泡馍。店主一下慌了手脚,店内不卖馍,用什么泡呢?忙叫妻子马上烙几个饼。

待饼烙好,店主一看是死(未发酵)面的,又不太熟,害怕皇帝吃了生病,便只好把馍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又煮了煮,放上几大片羊肉,精心配好调料,然后端给皇上。赵匡胤吃后大加赞赏,随即命随从赐银百两。这事不胫而走,传遍长安。于是来店吃羊肉汤泡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长安的独特风味食品。


到宾馆住下,已是晚上10点半,由于日程上没安排参观西安古城,觉得很难来这边一次,尤其是历史文明古城,不去看一下觉得似乎有点愧对这次考察,于是,我们六盘水去的几个,呈夜色打车去了西安古城内。

当出租车把我们丢在西安古城的城内时,已经是夜间11点,首先是一群卖羊肉泡馍的人围了过来,各种各样的叫卖声招引着生意,在那些人之中,不乏有一大群是小孩,那叫卖声穿透街市的上阑珊的路灯,突破远方的黑夜,为古城增添了许多活跃的细胞。但从卖羊肉泡馍的小摊小贩来看,感觉这里并不是一个非常繁华的街市。由于时间关系,或许我们没有到达繁华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只是西安古城的一个点,而并非是一个面,这样说来,我就无权对西安古城做出任何评论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古城的道路显得很宽敞,道路两边的房屋都是仿照历史古都的建筑群修建的,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火柴盒似的现代民居建筑,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在这里,沾染上历史意味的城市在现代的世界里总是显得格外厚重与深沉,千年古都的层层积累划过历史的天空,穿越时间的隧道,在灯红酒绿之中相守着文明的延续,遗风的荡涤。

西安就这样孤独而伟大的屹立着,在关中平原的一方狭窄之中演绎着王朝的大气,端倪世界的胸怀!无论是黄土高原恶劣的生态环境还是秦岭山脉的天然阻隔,都无法阻挡在这里建国定都的王朝充满豪情的征服步伐。


西安: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_第2张图片

我们几人走到了一个路口,路的中间有一栋钟楼,灯笼般挂在眼前,此时,我们完全不知道西安的城内有多大,城墙有多厚,城市里的基本状况如何,只有凭借感觉去感受属于我们的西安古城夜色,在淡淡的月光下,裸露着梦幻的色彩,随着视觉的移动,漂浮的想象承载者一颗被神秘缠绕的心,穿过夜空中的弧线,跌落在宁静的界面。思绪返回钟楼,我们的确就站在钟楼的对面,昏昏的路灯摇曳着树的影子,那是仙境么,我们可以透过思想的边缘,把一棵孤独的树进行思想的折断,然后飞升,美化成一种自由的美的载体,凝聚了所有关于古城美丽的词语,满足想象无法抵达的空间。


为了证明我们来到过这个沾满13朝帝王灵性的城市,或者是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在这里留下了几张合影,把历史轻松地踩在脚下,让相机装满历史远去的时间,钟楼,是见证吗?我的背景就是钟楼,他们的背景也是钟楼,而钟楼,就成了我远离大西南的某座大山后,带着一片无比狂热的渴望抵达历史的一种意念,或者一种属于记忆的名片。但许多年以后我打开这张照片,我只能满怀激情地说,我到过西安,我见证过西安宁静夜空下的古城,在古城的十字路口,我看到现代文明与历史的记号交织成的一个符号,至于如何书写,我只凭借感觉触摸的地方。

夜色深邃,古城漠然,带着一种似乎很满足的心理,涉足了西安古城的一根神经,或者是一个细胞。依旧在阑珊的街灯下,我们打车回到了宾馆。


西安: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_第3张图片

作者简介:高登权,男,彝族,贵州水城人。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散文诗等各种文艺作品近千件,作品散见《绿风》诗刊、《当代小说》、《散文诗世界》、《散文诗》月刊等,出版散文诗集《民歌里的乡村》,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安:从那些建筑群的风格上,我闻到了历史的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