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刷教室墙面”这类问题是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由于其信息量多,解题步骤复杂,而且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时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总是顾头不顾尾,不是忘了减门窗,就是把面积算错。如何对症下药,将难点逐一击破?在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老师出题,学生统一练习的方式,尝试采用问题提出的方法展开教学,使学生经历问题提出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含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室的图片:长8米,宽6米,高3米,门窗的面积是15平方米。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后,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数学问题。
生:要粉刷这间教教室,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生:要粉刷教室四周的墙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生:每平方米用涂料2千克,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生:每平方米要花费5元钱,粉刷这间教室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如果1千克涂料可以刷2平方米,粉刷这间教室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
教师肯定了学生能自主提出许多问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归类,板书如下:
1.求粉刷的面积(1、2题)
2.求花费(第3、4、5题)
本环节中,我通过隐藏问题,创造提问机会,引导学生根据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看,不仅有我们所需要解决的粉刷教室的常见问题,而且还出现了“只粉刷四壁”的情况。
二、梳理问题,理清思路。
师:这么多的问题,你觉得哪个问题最有意思?说说有意思在哪儿?
生:我觉得“要粉刷教室的四壁,求粉刷的面积”最有意思。它和我们平时做的求粉刷的面积不同,这里只需要求出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就行了。
师:求出这四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吗?
生:还要再减去门窗的面积。
师:看来我们在解决求粉刷面积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看清楚是粉刷几个面,有的是粉刷5个面,有的是粉刷四个面。还要记得减去门窗的面积。
生:我觉得“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粉刷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用的涂料数。
生:也不一定,第4题就没有说每平方米需要用多少千克涂料,但也可以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师:是吗?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生:第3题是已知每平方米用5千克的涂料,就用粉刷的面积✖每千克涂料的数量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第4题是已知1千克涂料可以粉刷2平方米,就是求总面积里包含了几个2平方米,所以就要用粉刷的总面积除以2,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师:原来这不同的解法是因为它们的已知条件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先求出?
生:粉刷的面积。
师:看来这两个题目确实是很有意思,这里还有个“一共需要花多少钱”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这个问题和第3题其实是一样的,用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的价格。
“好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本环节,在对问题分类整理的基础上,以找“有意思的问题”为切入点,促使学生继续思考他们所提的问题“有意思”在哪里,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此类问题的“易错点”,并帮助学生构建不同“问题组”之间的联系,感悟问题的从属性。在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梳理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三、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学生任意选择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问题,独立解答后,集体讲评。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粉刷教室的问题,大家做的都很好,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时,怎样确认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
生:要认真读题,看清楚是粉刷几个面,还要知道最后的问题是什么,找到有用的信息。
生:求粉刷的面积要记得减去门窗的面积。而且还可以用6个面的总面积减去下面和前后四个面的面积加上上面这两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算的面积是否正确。
……
数学教学进度可以同步,但人的思维是不可能同步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解题,从而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主动参与的空间,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感受到练习是有挑战性的,是生动有趣的,促使学生更积极、活跃地参与数学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练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