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涵盖面较广,涉及财税政策如何支持疫情防控、下一步货币政策安排、金融如何支持受困小微企业、官方对股市、宏观经济的最新看法,以及对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作出回应等。
来源:国新网(焦非 摄)
先看本次发布会要点:
尽管2月3日金融市场开市后,股市当天经历了大幅下跌,但此后几个交易日止跌回升,市场恐慌情绪大为缓解。潘功胜表示,2月3日,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如期正常开市,这个行为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市场规则的决心,展现了中国政府决策层的自信,也说明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在开市首日出现大幅调整之后,在过去的几个交易日,股票市场企稳回弹,人民币汇率仍然呈现有升有贬、双向小幅波动的特征。这些表明了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增强。”潘功胜说。
潘功胜进一步强调,金融市场的敏感性很强,可以对风险进行快速的定价,股市、汇市经过开市初期的短期波动之后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运行。金融市场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现了对中国政府控制疫情、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中国经济也展现了极强的韧性。中国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间来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所以未来对中国股市和中国汇市的平稳运行是充满信心的。”潘功胜说。
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推进,不少分析人士开始预测分析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次发布会上,官方也就今年宏观经济的走势发表了看法。
潘功胜透露,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正在认真分析和评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是暂时的,本次疫情与春节重合,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也会产生一些冲击。
“所以我们判断,疫情可能会对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扰动,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经济会较快地回到潜在产出的附近。疫情缓解以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释放,中国的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潘功胜称。
潘功胜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在多种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宏观的总体杠杆率水平已经近十个季度维持在250%左右。结构性去杠杆取得明显的效果,企业部门杠杆率的水平一直在趋于下降状态,较2017年高点,这两年下降了5-6个点,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的增速也趋于下降。
因此,潘功胜认为,在疫情的背景下,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更具有重要性。中国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和强大的潜力,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仍然是十分充足的。在货币政策方面,下一步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受疫情影响,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除了货币政策发力外,财政政策也出台了不少举措,今后一段时期内还有望进一步加码。
余蔚平表示,近日国常会决定,在前期针对疫情防控已出台各方面措施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财税金融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场关注的疫情是否会使得今年财政赤字率上调,余蔚平透露,今年的赤字安排已经考虑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疫情防控的支出是有保障的,对财政预算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有信心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指标。
1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8000亿的长期资金。在春节开市之后,2月3日和4日,人民银行已累计开展了1.7万亿的公开市场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
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央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从现在市场运行来看,在量增价降的背景下,整个金融市场利率在下行。2月6日,银行间市场的隔夜回购利率和7天期回购利率分别是1.8%和2.3%左右。
潘功胜表示,市场整体利率变化,会在贷款利率方面得到反映。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会影响LPR预期,现在市场预期下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也会有较大概率下行。LPR调整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具有比较强的影响,有比较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根据市场整体利率的变化来调整加减点幅度。
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着雪上加霜的压力。近期出台的财税金融政策也有支持受困中小微企业的举措。
周亮表示,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不少小微企业出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不少银行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增加了专项的信贷额度,对逾期的利息给予了减免,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不过,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还要从治本上下功夫,今年我们将重点从增量、降价、提质和扩面四个方面来着手来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说:
同时,监管方面,在监管评价体系中,设置专项的指标,强化政策导向,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和续贷的力度,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的产品,更好的匹配和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此外,周亮强调,今年将严格查处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收费问题,例如以存定贷等还是要加大查处力度。“虽然这个问题在反复强调,但是总是有一些敢于去触碰底线的机构和个人,所以今年这方面的查处力度绝不手软”。
至于疫情是否会使得小微企业不良率上升,周亮认为,这次的疫情对小微企业,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等这类小微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来看,总量不会太大,湖北武汉等严重地区可能受的影响更严重,其他地区受春节因素的影响和防控措施的影响,预计不良率会有所上升。不过,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有充足的资源来应对不良的上升。
为大力支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企业恢复生产、扩大产能,财政部联合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首次实施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进行捆绑发力的政策。央行此前也表示,该专项再贷款将投入3000亿元左右。
对于专项再贷款的具体用途,潘功胜透露,主要是通过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以及部分疫情比较严重省市的地方商业银行,向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我们采取的是实施名单制管理,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确定重点企业名单。”潘功胜称,列入名单的企业主要是生产疫情防控的重点医用物资、重点生活物资的重点企业,比如口罩、护目镜、消毒剂、消毒液等这些产品的生产。金融机构在名单内运用人民银行的专项再贷款资金对企业进行放贷,要严格保证这些企业是救灾、救急用的,必须用到最精准的地方。同时,我们建立电子台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国家也安排审计署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加强后续监督。
在利率方面,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给到商业银行的专项再贷款成本较低,要求商业银行给名单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利率不能高于3.15%,较上个月LPR4.15%的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
从发放的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在2.4%-3.15%中间。在此基础上,由财政部对企业按照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重点企业拿到这笔贷款,实际所负担的融资成本不高于1.6%。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