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散记

来过广州几次,主要是忙于工作,没有好好逛过。对一些著名的景点也是走马观花,浮光略影的去过几次。每次来广州,同学梁总热情招待,请我吃粤菜,吃海鲜。让我这个长期呆在北方的南方人也大开眼界。

这次来广州,梁同学回老家过端午节了。没有空招待我了。带着小小的失落,我又来到了广州。

一下飞机,天气闷热,但吹着风。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一起来的同事,虽然也来过广州几次,但他们是北方人,对广州的情况,特别是人文和历史不是特别的了解。我虽然也不是本地人,不过因为来的几次都有梁同学带着,对广州还算熟悉。就自告奋勇的给他们当向导。

晚上带你们吃广州本地菜,在去宾馆的出租车上,我对他们说。他们高兴的答应了。

到宾馆放好行李,我带着他们去酒店附近的立白大厦,大厦旁边的小区有家本地菜馆叫《竹园》,上次梁同学带我去吃过,给我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最重要的还比较实惠。

进了饭馆,我就点了给我比较 熟悉的几道菜。有花生芽炒肉,这个菜比较特别,用花生做豆芽来炒菜。吃起来很爽脆。另外一个是绿豆粉酿藕片,用绿豆粉酿到藕边的孔里。应该是客家特色的菜品,很可惜这次店家没有藕片了,所以这个菜没有点成。另外的一个菜就是鸭胗炒芋片,这个菜也比较有特色,南方人比较喜欢用芋头做菜。因为没有绿豆酿藕片,所以我加了个热发糕。这个菜我小时候经常吃,所以现在点这个菜来回忆一下儿时的味道。刚开始以为同事会不习惯南方菜,想不到他们也觉得好吃,对这些菜赞不绝口,吃得也是津津有味。

吃完饭,范同事提议去看珠江吧。好吧,我们沿着珠江隧道的马路往前走。一会就到了珠江边,珠江就在我们面前,江面比较开阔,水位高涨。江中间的几艘货船装着满满的货物,船舷几乎和江水持平,在湍急的江中航行。几艘白色的游船在悠闲的在两岸来回。我们特别想体验一下坐船的感觉。

正好有个不起眼的码头,有许多骑电动车的下班族,放学的学生,做装修的农民工在排队等船。我们也用微信刷了一个羊城公交通,扣了一块钱就可以坐船了。等了一会,渡船就过来了。船不大,船舱和船舷是同一个水平面,上面有一半是长排的椅子,一半是空的。用于停放自行车,电动车。船慢慢的启航了,我们兴奋的对着江水,对着两面的高楼大厦拍照。船在慢慢的走,周围的高楼,江水围着我们慢慢打转。像一个旋转的舞台,慢慢的,不像坐过山车,景色,场景变化太快,太惊悚。慢慢的,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不知不觉,天色也暗下来了,两岸的霓虹灯次第闪起来。船慢慢的靠了岸。我们依依不舍的上了岸。每人扫了一辆摩拜单车,无目的的骑了起来。

以为珠江两岸的都是观光带,想不到旁边的是一个大型的海鲜交易市场,地上很多积水,一卡车一卡车的海鲜在等着卸货,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我们很快逃离了这个咸鱼城。过了一条桥,我们到了沙面岛,沙面原来是法国租界,岛上到处是西洋建筑,巴洛克风格和罗马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

由于是晚上,岛上几乎没有游客,沿着岛上的中轴线骑行,可以看到树龄百年到樟树,细叶榕。珠江的岸边有很热闹的大排档,再往前就是著名的白天鹅宾馆了。该宾馆是广州最早的涉外宾馆。由香港富商霍英东兴建,该宾馆打开了中国改革开发的窗口。

在沙面岛有一条桥和珠江对岸相连。我们骑着车跨过大桥,到了对岸,珠江边上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对着移动卡拉OK唱着老旧的经典粤曲老歌,江风送爽,歌声激越。这样的退休生活羡慕煞众人了。又走了一会,一大群妇女在跳广场舞,有小孩在傍边做着游戏。

不觉已经9点多了,我们骑车也骑不动了就坐地铁回了宾馆。一天的广州游到此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州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