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奔波】还乡心切,思绪飘飞

        拖着行李,离开满是黄桷树的校园,我开启了还乡之旅。公交车转一号线,一号线转环线,环线再转公交,下了公交,就是重庆北站北广场。过了安检,进入候车大厅,吃完一碗泡面,火车正点。

        跟所有赶火车的人一样,火急火燎,生怕火车突然启动离去,我也疾步走向站台,又急迫地找到自己的座位,至此,一切又停止喧嚣。在火车上,最容易思绪飘飞,因为这段旅程没有旁人,无需交际,偶尔看看窗外就好。

        从重庆到恩施,隧道占据了行程的大半,闭上眼,我像普鲁斯特那样追忆似水年华,意识开始跳跃,往昔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展开。

【异乡】离家再远,乡音不改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1张图片
火车外飞驰的乡村

      途径利川,以前总把利川与日本联系起来,想必是因为毛利小五郎和川端康成这些人名的缘故。川端康成好像并未读过,但是盛名在外,不得已也印刻在脑子里;倒是还能在电视上看星空卫视的时候,《柯南》一集不落,不过那都是小学的事了。

        后来,初中,我爸在城里跟一个利川包工头做事,暑假我会去那玩十天半个月。因为包工头和我妈同姓,爸让我管他叫舅,但我向来内向,羞于开口。他却很和蔼可亲,很愿意和我说几句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听到利川话。当时我心想,这比我二姑夫他们低山口音还要好听的多!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利川话真好听,比粤语还好听,悠扬婉转。

        相较而言,我的方言就过于标准正规了,除了有边音鼻音呢乐不分之通病,毫无特色。

        再后来,大学的时候在安徽,我偶然听到了苏杭方言。低吟浅唱,吴侬软语也太好听了吧!他们说话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而是要撩拨听者呢!说的居然比唱的还好听!

        如今在重庆,每天在三食堂吃饭,卖小面的窗口里,阿姨放开了嗓子,二十三号~二十三号~豌杂面好了~前一句是普通话,后两句是重庆话,双语播报真的是可爱极了。

【辗转】家乡的风,扑面而来

        “各位旅客请注意,本次列车前方即将到达恩施站,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做好准备……”

        思绪被打断,我知道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赶。刚出站,太阳格外灿烂,客车司机、旅店掮客一齐涌上,将利川话、鹤峰话、巴东话一股脑灌进我的耳朵。我眯着眼睛艰难地穿过人群,冬日里,阳光洒在在脸上,风也是暖和的。

        公交车转中巴车,途经我的高中;中巴车一路爬坡,再转小巴车,我在这里念初中;小巴车颠簸不停,最终停在了我的小学外面。下了车,我看见学校大门紧锁,这是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地基是父辈门用锄头移去一座山头而挖平的。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2张图片
山村里,人家零零散散

        我透过铁门,看着十多年没怎么变化的校园。儿时的我,总是站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看着教学楼楼顶中央的那个标志,想弄明白那标志代表什么。不知道是在第几个夏天,我看懂了草书的“希望工程”几个字,那一轮红日、一卷海浪正是希望工程的标志。想起去年,我像所有大人那样询问我侄子考了什么名次,他说,“第六名!”,我欣喜未及,他满脸骄傲神气地补充道,“就是倒数第三名。”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3张图片
雾气中醒目的交通标志

    如今交通便利了,大部分孩子都被送往镇里的中心小学就读。现在的希望小学,每个班也就七八个学生,算是与国际接轨,这山村里的国际范是实实在在的黑色幽默。

        转身离去,向着家的方向,脚下是今年刚硬化的公路。路边乡亲们新盖的房子上贴着村里的标语,“土豆亩产四千斤,轻松收入三千元!”家乡的土豆非常好吃,这不经意间加剧了我的饥饿。半小时后,是一段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山路,十分钟后,进入了海拔一千米的山村,穿过这个山村,走到路的尽头,就是我家。向南望去,雾气涌动,犹如云海。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4张图片
不一会儿,云雾就会弥漫过来

        刚踏入大门,我拖着行李背着包,“妈!我饿咯!”乡音还是那么标准。

        这一段还乡之旅,耗时七小时三十四分钟。

【春节】火树银花,走亲访友

        于是,春节开始展开。

        第二日,我叔载着我和我爸去购买烟花爆竹。车在山里兜兜转转,一行三人说说笑笑,向那白云深处驶去。连绵的下坡之字路,两旁的灌木在冬天也没有枯萎,直往路中间挤,下坡路尽头是一座刚修好的桥,过了桥就是卖烟花的店铺,不知什么缘故,这边的烟花爆竹要便宜许多。

        腊月二十七正是人头攒动,无处落脚的日子,因为大家都选择这天到三岔镇上采买年货。这镇,状如其名,是个三岔路口。家乡每逢农历单数为集,即便到了现在商家们都有了固定摊位,家乡人还是一如既往选择在单数日结伴赶集。

        大年三十,清早,被叫醒,一行三人前往二叔家吃团年饭。一进屋,火塘里的热气便袭面而来,过年时,火烧得格外的旺,以至于每年都会有人中招坏掉几双鞋子。在家乡,没有年夜饭的说法,只会在早上与中午到叔伯各家“团年”,而傍晚得去给爷爷奶奶扫墓“送亮”。燃放完爆竹之后,晚辈们肃穆而立,被弥漫的烟雾包围。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5张图片
扫墓之后,烟雾缭绕

        禁燃烟花的边界还很远,于是到了晚上,零点还未到,人们便急迫地点燃了烟花,一家紧接着一家,一户紧接着一户,这个山头紧接那个山头。山里人家本来零零散散,看着很近,走起路来却很费时。这烟花倒是串起了乡亲们共同的期盼,火树银花不夜天,山头山脚共此时,这真有点普天同庆的意味。深夜里,多少人翘首看着四野的烟花啊。

        于是,开始了忙碌的走亲访友,山里、镇里、村里、城里、低山、高山,崇山峻岭里走了个遍。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6张图片
山村里的悬崖峭壁

        与我的童年不一样,弟弟妹妹、侄女外甥们对于烟花的兴趣并不那么大,反倒是学会了从手机里看世界。模仿手机里面的哥哥姐姐,哼着歌跳着舞,他们用最大的热情与这世界相处。

        这就是山村里的春节,年味似乎淡了,但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还未曾改变。

【返程】冰天雪地,步履蹒跚

        跟往年一样,正月十五还未到,我又该启程了。头天夜里,山里面飘起了雨夹雪,第二天早起,地上结满了冰,树梢早因冰挂盈盈,垂下了头。

        于是这回程变得格外艰难。步履蹒跚在冰碴子上,我似乎注定是赶不上九点的火车了。妈提着我的行李,以她一贯的开场白说道,“我说多了,你要觉得我烦,不过,当妈的不怕你烦……”。她又语重心长地表达了对儿媳妇的期盼。

#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_第7张图片
向南望去,云雾缭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还乡手记#山村里的春节,其乐融融从来没有改变+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