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张图片
蒙特利尔美术馆

接上篇中国外销瓷的话题,再介绍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青花瓷,这些瓷器也多是当年的外销瓷。

青花瓷是白地蓝花釉下高温彩瓷,始于中国流行世界,相比于其它彩瓷,它素雅含蓄一如温婉的美女,正如周杰伦在歌声里唱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有研究说青花瓷萌芽于唐宋,成熟于元,经元明的发展而达到清康熙朝的顶峰。蒙特利尔美术馆常年展览的中国青花瓷藏品不多,明清两代十几件而已,其中明青花只有二件,一只军持瓶和一只盘子。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2张图片
明万历青花军持

军持是印度语"knudika"的译音,是佛家用来饮水或净手的用具。军持最早出现在唐,盛行于宋元,明清也在生产,多为外销。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3张图片
是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4张图片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5张图片
明成化萊菔菜纹盘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6张图片

除了上面两件是明朝的,其它多是被称为永宣後又一瓷器里程碑的清康熙朝的。康熙瓷器使用国产浙料和珠明料,因提炼技术的提高使青花发色十分鲜艳。

曾读过一则康熙瓷鉴定顺口溜 "。。。人脸瘦长多侧脸。。。眼睛画成一条线,多在眼线点精神。" 这对茶杯和托碟的仕女们真就像口诀里说的。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7张图片
康熙青花人物纹茶杯和托碟

这只很小的茶壶绘有博古纹图案,壶口和壶流都做了银件装饰。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8张图片
康熙青花博古纹茶壶

博古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饰之一,通常绘有几案,青铜器,瓷器,玉器,书卷等也有搭配花卉和果品图案的,寓意是博古通今、高洁清雅。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9张图片
康熙青花博古纹冰梅罐

博古纹在康熙瓷器上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每一种器型。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0张图片
盖上图案含义是"安定如意"?

冰梅图案在康熙朝很多见,青花为地,分水法渲染出冰纹,再加上朵朵梅花点缀,别有一番情趣。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1张图片
博古图是康熙瓷器常见纹饰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2张图片
瓶口镶嵌了银饰

外销瓷被加装银配件的情况不少,有时为了修饰破损的瓷器,有时单纯为了显现它的价值。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3张图片
还是博古纹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4张图片
看起来像一对茶叶罐

花觚这一器型从顺治时期出现,到康熙时期大量生产,像这种足外撇束腰无收腹的花觚多用于外销。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5张图片
冰梅纹花觚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6张图片
从觚口一窥康熙修胎特色

康熙时期青花分水技法发展成熟,用笔沾浓淡不同颜色的釉水所产生的渲染效果一如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多的能达到七八种色阶。受明末文人画影响,康熙画工脱离了匠人画瓷的传统,开启了瓷器上的文人画。纹饰题材也从传统图案拓展到景物写实,比如这个山水人物罐。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7张图片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罐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8张图片
浓淡青花分五色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19张图片
很有水墨画的效果

青花分水渲染,瓷器上的山水人物有如国画般的效果。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20张图片

乾隆青花虽没有康熙青花的翠蓝色调,依旧属于"康雍乾"青花三盛世",下图这只乾隆深口盘从青花发色到画工也非常精美。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21张图片
乾隆青花深口盘

博物馆里还有几件广东青花,晚清鱼盘等比较普通的青花瓷器,普通到偶尔可以从古董市场淘着,相信这样的捐赠品其他博物馆是不会接收的,可它们却骄傲的和康熙青花一起展现在那里,相信曾经珍爱它们的主人一定会很欣慰。不知有一天,我的老普残瓷器也会有这么好的归宿吗?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22张图片
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_第23张图片
晚清鱼盘

你可能感兴趣的:(蒙特利尔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品之二(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