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东与白沙县毗邻,东北部隔珠碧江同白沙县、儋州市相望,南与乐东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河界,西北濒临北部湾。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2公里。南北边境由昌化江和珠碧江夹持,地形狭长。地势为西北低东南高,西北海拔30米,东南高达1654米。地貌为西北平原,中部台地,东南山区,背山面海。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昌化县易名为昌江县,隶属广东省管辖。
1949年1月,昌江县与感恩县合并为昌感县。
1958年12月,昌感、白沙、东方三县合并为东方县(时称东方大县)。
1961年6月,三县分设,新置昌江县。1987年12月30日,改名为昌江黎族自治县。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直辖于海南省。
昌江境内,世居着汉、黎、苗等民族。现辖7个镇174个自然村,其中黎族村庄103个,设有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69个。全县人口23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县2010年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为106960人,占总人口的47.78%,即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78%。
昌江县距离省会海口及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均约2小时的车程,随着2015年西环高铁的开通,1小时的海口、三亚生活圈已实现。
土地森林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239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有69万亩,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2.3万亩。全县森林面积56.12万亩,其中天然林39.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曾获"全国城镇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海洋资源
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港口有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和沙鱼塘港。昌化港是昌江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渔场是天然渔场,也是华南四大渔场之一,水产品有马鲛、鲳鱼、石斑、青鳞、白卜、红鱼等30多种。全县适宜养殖鲍鱼的浅海海域有11处,面积2662亩;养种麒麟菜的主要海域有5处,面积1109亩;可开发建塘种养江篱、鱼、虾、蟹的主要滩涂有6处,面积3550亩;可开发利用淡水面积4.5万亩,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藏有铁、铜、铅、金、石灰岩、熔岩、石英砂、花岗岩等。石碌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也是亚洲第一富铁矿,累计探明储量为4.04亿吨,平均品位达49.2%,最高品位为68%。石灰岩储量丰富,探明B+C+D级储量9800万吨。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陆路交通十分便捷,县城石碌镇距省会海口190公里、距三亚市210公里(全程高速公路),县内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各镇已全部实现公路通车;工业区内的工业大道于2005年9月动工兴建;昌江县城有铁路直达海口、三亚和八所港,粤海铁路贯穿全境,工业开发区内设货运及客运站点。
通讯网络
全县已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国内外长途传输数字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全县,用户可直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县内宽带网络也已开通。
电力设施
昌江电力充足,现有22万伏电压供电中心和13座小型水电站,主变电容合计31.98万千伏安,与全省联网供电。全县自然村已经全部实现村村通电;东方洋浦海口的天然气管道网已于2003年9月实现输气,年供气24亿立方米,并沿西线高速公路穿越昌江境内。
水利设施
全县有大小河流17条,总流域5381平方公里,已建成蓄水工程38宗,设计总蓄水量3.2亿立方米,其中省内四大水库之一的石碌水库库容量为1.42亿立方米,总产量9.2亿立方米。
地方方言
第一,海南话,海南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大约有500万~600万人,但是东部和西部的海南话交流很困难,属于闽南话的分支
第二,黎语,海南少数民族黎族的方言,是第二大方言,大约有120万人,分为四大方言区,互相交流很难,差不多到不能交流的程度。黎语属于侗台语族黎语支。
第三,儋州话,主要集中在儋州市和昌江县,是海南的第三大方言,使用人口大约80万,被认为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支的一种方言。
第四,临高话,主要集中在海南的临高县,人口大约60万人,临高语(又称“临高话”)是海南岛北部临高人的一种语言,属于侗台语系,使用人数约60万,是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台语支中与壮语、布依语比较接近的一种语言
第五,军话,在海南主要集中在三亚,昌江和东方,人口大约30万,属于西南官话的分支。
第六,村话,村话又称“哥隆”话、琼山土话,是海南岛北部(昌化江下游两边)的一种民族语言,使用人数约11万。
第七,客家话
第八,迈话
第九,蛋家话
第十,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在中部、南部地区各市县以及少数在其他县的约5万苗族居民中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