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既不是一大锅鸡汤也不是一管鸡血,但你可以选择持续的行动,看看人生会给你什么好玩的回馈?
反正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前几日和一个的读者聊天,小姑娘正在读大学,虽然还有一点迷茫,但很有上进心,和我聊了职业规划、个人技能规划、爱好规划等方面的想法。
我大二的时候在干什么?连就业是啥回事都不懂,也没干其他什么正事,更别说在“百词斩”上每日学英语、还学习书法、舞蹈、PPT等各种技能,压根儿没这种想法。
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比我那会儿上进多了(说的我好像多老似的o(╯□╰)o)。我的大学,多半是逃课打游戏或者看日本偶像剧去了。
大学毕业,除了英语和写作还勉强拿得出手,其他什么技能都没有,情商也低,对职场上的东西一无所知;一毕业专业就过时了,找个工作也是很不容易。
所以人生啊,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从学校毕业,才是学习的开始。毕业后来到深圳工作,要补好多的课:各种office软件、哑巴英语、反脆弱的心里建设、人际交往情商课、学做饭换煤气,甚至还要学会杀蟑螂、换灯泡……
自从工作以后,我对待学习的态度比在大学还要积极认真,总体学习量(如果可以量化的话)也一定远远超过了大学的时候。
这位读者和我说:大学里的专业课课业繁重,拿奖学金竞争也很激烈,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很难。
我说了句很“残忍”的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两个字。
大学里的各种难,相对来说竞争的维度还不算太多样化,最主要的考核维度还是学业。
但如果这个阶段没有迎难而上的韧劲,到了社会需要付出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不但要线性去积累专业技能,还要多维去拓展软实力,更加辛苦。
昨天在知识型IP群里发了一张战隼老师的行程表,引来很多同学惊叹。
(战隼老师2012年某天的行程表)
这张“超级高能”的行程表,显示战隼老师在出差的路上,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阅读:8分钟读完40页英文原版,在大巴车上还深度阅读2小时!更“恐怖”的是,他居然能记录这么详细的时间行程表!不愧是时间管理的专家!
大牛之所以成为大牛,除了前瞻性的眼光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默默积累了足够久;在光鲜的成功外表后面,是坚持和付出,然后举重若轻。毫不费力的背后,是用尽全力。
古典老师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只看见了外职生涯,觉得很多人好像突然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比如小扎,媒体描写他总是渲染他如何天才、家境好所以才成功。而忽略了他的“内职生涯”,也就是他的积累和他勤奋的一面,都被人忽略。
没有多年的修炼内功,又哪来练成绝世神功?
所以当我们觉得“难”的时候,是不是内心的热爱、驱动力足够强大?这种热爱是否足以支持我们一次次沉到水底之后又一次次努力浮出来?
周日王东岳在哲学大课上反复提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愈发不稳定,焦虑、忙碌将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治愈也不可逆转的常态。善友教授说:要逃离这个“地球价值网”根本不可能,除非你达到光速。
越来越混乱和难以立足的世界,我们又该怎么办?难道还有一条叫做“容易”的捷径没有被人类发现?
我不会说社会真是一大锅营养丰富的鸡汤和一管能量满满的鸡血。我和这位读者说:不停的往前跑很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现在和以后的常态。焦虑也是一种常态,要习惯接受,然后找到自己游戏人生的法则。
虽然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真正驱动我们内心的兴趣和热爱,找到平衡焦虑的宁静自我。
没有人可以规划你的人生,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过程。你可以选择知难而退、任何技能都浅尝辄止;也可以选择持续的行动,看看人生会给你什么好玩的回馈。
isa-拥有十多年品牌营销经验;
品牌顾问/创业者/自由撰稿人/“在行”认证行家;
在行行家:周亮;
坚持原创,表达观点、输出价值。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喜欢、关注我给我更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