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小屋》之一 文化2

素描习作:荷花白瓶

请读上一篇:《跨文化交流学习小屋》之一 文化1

一、文化的概念

我很喜欢一位西方学者关于理解文化概念的比喻。

文化,就好比鱼儿游泳的水。鱼儿为了发现事物,繁衍和远离危险,要一直去审视环境。鱼儿想当然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被注意到了,但它们唯独忽略了水。它们真的没有想象到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境 – 水。鱼儿生活在水里,人们生活在文化里。我们的文化既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又是对我们来说这个世界是什么的重要部分,但是,同理,我们也唯独没有注意到文化的存在。我们也忽略了人们的行为举止也是在同一个文化环境里呈现的这个事实。如此熟悉的文化,如果让我们去描述它,却又很难。

当提到学习文化和实践文化时,他这样写道:关于各国家或民族不同文化的描述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讲故事或自我介绍去展示或体现他们认识的自己和他们认识的其他人。

【1. 文化一词的来源】

据中国古籍中,“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自古就有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还包括彩画、装饰等。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改之,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其中,“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的意思,即“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意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路同归,今人都用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侠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社会学和人类学通常使用广义上文化的概念。

在西方,从1871年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国学者泰勒(E. B. Tylor)提出文化的定义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文化加以定义,至今有150多种。文化的定义是中外学者争论不休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

泰勒在人类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始文化》(1817年)一书中,首先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 L. 克罗伯和K. 克鲁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提出的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他们在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的定义后,把文化定义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请读下一篇:《跨文化交流学习小屋》之一 文化3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文化交流学习与实践小屋》之一 文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