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海涅诗选》
《海涅诗选》主要包含包括:诗歌集(1827出版 );《哈尔茨山游记》组诗;新诗集(1844出版);罗曼采罗(1846—1851);1853年与1854年诗抄(1854出版);落穗集(1817—1856)六个部分。代表作有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歌《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论文《论浪漫派》等。
每个人都会受当下所处环境的影响,但这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乐观向上的无穷力量。 ---野望
在德语文学史上,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堪称继承莱辛、歌德、席勒之后最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包含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歌《西西里亚织工》和文艺论著《论浪漫派》。
海涅出生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里,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因此从童年起就受法国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父亲萨姆孙·海涅经营呢绒生意失败,家道中落;母亲贝蒂·海涅是一位医生的女儿,生性贤淑,富有教养,喜好文艺。在她的影响下,诗人早早地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十五岁还在念中学时就写了第一首诗,然后在20岁时就创作了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期间诗作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
虽然海涅喜欢文学创作,可是他却不得不遵从父命走上经商的道路,十八岁时去法兰克福的一家银行当见习生,第二年又转到他叔父所罗门·海涅在汉堡开的银行里继续实习。在富有的叔父家中,海涅不仅尝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屈辱府邸》一诗便反映他当时的经历),更饱受恋爱和失恋的痛苦折磨,因为他竟不顾门第悬殊,痴心地爱上了堂妹阿玛莉——一位他在诗里形容为“笑脸迎人,心存诡诈”的娇小姐。
在1820年的冬季学期他来到哥廷根大学,并于1825年在该校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期间,他参加过一个学生组织,听过浪漫主义作家奥古斯特·威廉·施勒格尔和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讲课。当然他不忘诗歌创作,并于1827年把该时间段创作的作品收集出版,题名为《诗歌集》。此时的诗歌主要表现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感情淳朴真挚,民歌色彩浓郁,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其中不少诗歌被作曲家谱上乐曲,在德国广为流传。
从1824年到1828年间,海涅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并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旅行,由于他广泛接触社会,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写了四部散文旅行札记。第一部《哈尔茨山游记》里,海涅以幽默活泼的笔调描绘了20年代令人窒息的德国现状,讽刺嘲笑了封建的反动统治者、陈腐的大学、庸俗的市侩、反动的民族主义者、消极的浪漫主义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又以深厚的同情,描绘了山区矿工的劳动生活。第二部《观念——勒·格朗特文集》里,海涅描绘了法国军队进入故乡的情景,刻画了拿破仑的形象,表现为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向往和对德国封建统治的憎恶。第三部《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等意大利游记里,描绘了意大利的风光和社会生活,揭露了贵族天主教的反动性,同时对贵族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进行了批判。第四部《英国片段》里,作家描绘了富豪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尖锐对立,揭露了大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掠夺。
海涅晚年深受脊髓痨疾病的缠绕,到一八四八年已经卧床不起,但其创作力不稍减退,他在病榻上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诗篇,其中包括“罗曼采罗"(1851)、"1853至1854年诗集"和一些遗诗。这些中虽有悲愤忧郁之作,但大多数仍充满战斗的豪情、对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进行创作不稍减退,只是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理解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理,这也反映了海涅本身受到当时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
海涅的诗以激情取胜,俯仰之间,皆成诗篇,整个诗歌没有晦涩难懂的东西,反而是像民歌一样流畅自然,音调和谐。读他的诗,就想到诗意人生四个字,从头到读尾就是体会他追求爱情追求真理的一生;读他的诗,也能体会到他诗风的渐变和追求人间真理的发力。
187.《黑塞诗集》
诗集选译自黑塞的四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涵盖了黑塞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共100余首,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黑塞作为一名诗人的创作成就。黑塞的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早期诗歌有浓郁的孤独、感伤的气息,后期充满哲理和思辨色彩。本诗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诗人的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
如果黑塞作为散文作家的声望有了变化,那他无疑是位诗人。自从里尔克和格奥尔格去世以后,他就是当代德国首屈一指的诗人。他把细腻清仪隽的风格和扣人心弦的满腔热情融为一体,诗歌的格式妙不可言,超过我们时代所有的诗人。他继承了歌德、艾兴多夫和莫里克的传统,用自己的特色来复兴传统诗歌的魅力。——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你给我的是如此令人愉快又美丽的“音乐”啊。……你拥有诗歌方面的才华,你所描述的是如此简单却又能深入人心。——罗曼罗兰致黑塞的信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1877年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加入瑞士籍。黑塞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浪漫主义诗歌和抒情小说,以及带有自传色彩的青春成长小说,这阶段的代表作有《浪漫主义歌谣》、《彼得•卡门青特》、《盖特露德》、《在轮下》;中期深受尼采哲学、印度佛教、中国的老庄哲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尝试从哲学、宗教、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索心灵的痛苦和解脱,这一时期产生了黑塞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悉达多》、《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等;晚期黑塞收集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诗歌作品,并历时12年完成了具有总结意义的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这部巨作探讨了艺术与生活、肉体与死亡、生命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全面反映了黑塞终其一生苦苦追寻的精神美学理想。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黑塞在瑞士病逝。
黑塞极为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他曾为自己撰写墓志铭:“这里安息着抒情诗人H.。他作为诗人虽未获得承认,可是作为消遣作家却被估价过高。”
188.《荷马史诗——奥德赛》
奥德赛
(古希腊荷马创作史诗)《奥德赛》(希腊语:ΟΔΥΣΣΕΙΑ,转写:Odýsseia)又译《奥狄赛》、《奥德修纪》、或《奥德赛飘流记》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统称《荷马史诗》)。《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奥德赛》共12000多行,也分为24卷。诗人把俄底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到家前40多天的时间里来描述。这10年惊心动魄的经历,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第9卷中所写的俄底修斯用计制胜巨人族波吕斐摩斯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吉尔伽美什史诗》和《伊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们纷纷回到故乡,只有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未归。当初,奥德修斯率自己的船队离开特洛伊后,先到了喀孔涅斯人的岛国,遭到当地人的袭击。又漂流到另一个海岸,一些船员吃了“忘忧果”之后,便流连往返,不想再回家了。于是奥德修斯便把这些船员绑在船上继续前进,不久到了游牧巨人的海岛,被囚在吃人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山洞里,他残忍杀害了奥德赛6个队友,独眼巨人是波塞东的儿子。奥德修斯用一根削尖了的巨大木头刺瞎了巨人的独眼,把活着的同伴一个个缚在公羊的肚子下面,逃出了洞口。
从此海神便同他作对,一路兴风作浪,存心害人。他们逃到了风神岛,风神送给他们一个口袋,可以把所有的逆风都装进去,这样便能一帆风顺回家了。不料当船快行驶到家时,众水手以为口袋里面装的是金银财宝,乘奥德修斯睡觉时打开了口袋,结果各路风神倾刻呼啸而至,又把他们吹到风神岛。风神拒绝再次帮助他们,他们任凭船漂流到巨人岛。居住在这里的巨人们用巨石击沉了船队的11条船,而且还凶狠地用鱼叉捕捉溺水的人充饥。奥德修斯所乘坐的船因为没有靠岸而幸免于难,他带领水手们来到了魔女喀耳克的海岛上,喀耳克把他的一些同伴变成了猪,由于神的保佑奥德修斯战胜了魔女,并受到魔女的款待。为了打探回家的道路,他在魔女的帮助下游历了冥府,从先知忒瑞西阿斯的预言中得知了自己的未来。
接着奥德修斯遇到了许多旧时战友的亡灵,并与阿伽门侬,阿喀琉斯的幽灵交谈。之后他们继续航行,顺利地通过了以歌声诱人的妖鸟岛。从海神怪斯库拉那里和大旋涡卡律布狄斯中经过时,奥德修斯又失去了六个同伴。在日神岛上,由于同伴不顾奥德修斯的警告,宰食了神牛,激怒了宙斯,宙斯用雷霆击沉了渡船。大多数人因此丧命,他只身被冲到卡吕普索的岛上,并且被软禁了七年。
与此同时,百余名贵族子弟盘踞在奥德修斯的宫殿里,向他美丽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他们终日宴饮作乐,尽情的消耗他的家产。珀涅罗珀始终忠于自己的丈夫,为拒绝求婚者她借口要为公爹准备殓衣,等她布织好后她才可以改嫁。于是她白天织,晚上拆,这样往返重复,以此来拖延时间。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受女神雅典娜的暗中指点,离家去寻找父亲。他先到皮罗斯找涅斯托,没有得到消息,最后在墨涅拉俄斯那里才知道奥德修斯还活着,在女神卡吕普索的岛上。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非常同情奥德修斯的遭遇,派了神使赫耳墨斯叫卡吕普索放奥德修斯回去。女神恋恋不舍地送奥德修斯乘木筏离开了海岛。奥德修斯在海上航行了17天,家乡的山峦已隐约可见,却不幸被波塞东发现,把他的木筏击碎。
奥德修斯在众神的帮助下,漂到了斯克里亚岛。国王的女儿瑙西卡遵照雅典娜的授意在海边洗衣,发现了奥德修斯,把他带回王宫,国王设宴招待他,席间歌手吟咏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也有奥德修斯本人的英雄事迹,他听后不禁掩面而泣。应主人的要求,他讲述了自己十年来的遭遇。国王阿尔咯诺俄斯听了奥德修斯的叙述,大为感动,派了一只船和许多水手送奥德修斯回国。雅典娜把奥德修斯变成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然后让他到牧猎人家里与儿子忒勒马科斯见面。忒勒马科斯向父亲讲述了家中的事情,父子俩共同商议了回家复仇的计划。第二天,父子相继回宫,衣衫褴褛的奥德修斯向求婚者乞求施舍而遭到侮辱。当晚,珀涅罗珀被告知奥德修斯还活着,而只有给奥德修斯洗脚的老奶妈从脚上疤痕上认出了主人。次日,奥德修斯在大厅中利用比武的机会杀死了所有的求婚者,一家人终于团聚
主题
《奥德赛》的主要情节是描写主人公海上的冒险故事,是航海小说的鼻祖。奥德修斯格中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强不息,这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激荡人心的悲壮色彩。《奥德赛》以三分之一篇幅所描绘的斯战胜圆目巨人、经过塞壬妖岛、通过卡吕布狄等惊险场面,充分表现了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发挥大智大勇、不屈不挠地战胜自然的积极进取精神。
主人公从海上旅游到回归故里,共经历了十三次大的劫难,以海神作为化身的大自然暴烈无情,他最终吞噬了奥德修斯所有的伙伴,只留他孤单单独自返家。而沿岸的陆地也充满凶险和陷阱,到处有食人的巨人和利用巫术害人的巫师。希腊的英雄都是“知天命”的,通过神明和预言家之口,他们预先得知了自己的那个不可更改的定数,而所谓的“悲剧意识”恰恰表现在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中。奥德修斯从女巫喀耳刻那里预知了可怕的六头怪斯库拉必将吞去他的六个水手,但他并没有听从女巫的劝告,依然穿起金甲,手执利剑,准备与之决一雌雄,尽管那种恐惧是足以令其他船员魂飞魄散而撒手扔掉船桨。在大自然和神明面前,希腊的英雄决不是卑微儒弱的,他们毫不畏惧艰险的斗争,神明可以用干涉、劝戒的方式对人施以影响,但人的行为最终决定于自己的人格与能力,神明也赞赏勇敢与智慧,对英雄们表示特别的垂爱,因而在希腊世界不存在傀儡。尽管奥德修斯不像阿喀琉斯那样为了生前身后的荣誉,毫不吝惜青春与生命,但他所面临错综复杂的重重磨难以及他所进行的毫不畏惧的抗争需要更多坚韧不拔的毅力。奥德修斯百折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实际上就是一曲赞歌。有趣的是史诗描写了冥府中的西绊福斯,他用尽全力一次次试图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都功败垂成。这个从不灰心丧气、永不终止奋斗的形象,似乎生动形象还了史诗的主题。
《奥德赛》与《伊利昂纪》的很大不同在于前者写英雄们为不朽的荣誉甘愿洒热血写春秋,后者的主人公却拼命地要活命。史诗中每逢他们逃脱了某种可怕的灾准万幸存下未,总是充满愉快和悲哀两种情感:为自己的幸运而欢欣,为伙伴的死亡而悲伤。希腊人不大考虑地府的状况,他们的地狱观念会孔糊不清,似乎那只是一个阴森森、惨凄凄跳梦坑。冥府中的阿墓琉斯说:“我宁愿做一个仆人,一个穷困潦例的人,也要活着,而不愿来统治冥界的所有灵魂”。实际上,希腊人把过多的目光都投句了现世灼生活,阿基琉斯们对荣誉的追术,与奥德修斯的生存斗争实质是一致的即肯定现世人生,熟爱生命。战场上阿喀琉斯对荣誉的追求正是一个凡人可以超凡出众、显示生命强力的唯一途径,而奥得修的艰苦旅行中,选择死亡甚至比选择生存更容易,前途艰险,水手们丧生于巨人之口或许比经历了无数磨难而终于还是命陨苍海更为幸运呢。所以斯的求生斗争尽管更接近于本能反映,它仍然显现了人自身力量,是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
探讨《奥德赛》的主题,应把奥德修斯海上飘流的经历和他归家后与求婚子弟的斗争结合起来考虑;《奥德赛》以三分之二篇幅(实际上不到三分之二,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是写帖雷马科寻父的)所写的奥德修斯与求婚子弟的斗争仍然可以归纳为对英雄的歌颂。恩格斯指出:“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做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在古希腊人看来,氏族首领凭个人的强健体力和高超武艺夺取财富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也是正义行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之所以受到崇敬,不仅因为他是特洛亚人最害怕的希腊勇将,也因为他四出劫掠了大量财富;而阿伽门农却因凭联军统帅身分夺取了非分财富(女奴隶也是财富)而受到其他。巴赛勒斯”的谴责。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也就是为了保卫已到手的财产,而能有力地保卫自己的财富当然也是英雄行为。同样,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杀死求婚者们从而有效地保卫了自己的财产,自然也是一种英雄行为,是正义行动;而企图以强迫婚姻为手段夺取财富并大肆挥霍他人财产的求婚者们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一种非正义的卑劣行径。诗人在这里歌颂了前者而谴责了后者。自然,这样的“英雄行为”和“正义行动”与我们的标准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在人类刚刚进入文明的初期阶段,人与人的关系同后日不同,因此道德标准也不同;当时一个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克服到处存在的危险,来保全自己;狡猾多疑在那种情况下不算是不正当的行为。荷马史诗所描写的人的道德品质不但不能和我们今天相比,就是同封建社会的标准相比,也是大不相同的。”“但这一切都不必担心,读这两部史诗的人所感受的只是诗里那一股年轻人的朝气,并且被史诗里的英雄主义所鼓舞。”
奥德修斯性格的一大特点就是他的足智多谋,这种智慧的极端表现使他有时显得狡猾又多疑,善于欺骗,对谁也不信任,甚至连女神也要试探一番。而实际上,他的智慧是另一种形式的力量。面对广阔的大自然,人自身的体力显得微不足道,智慧则显示了人更为本质的力量,奥德修斯的欺骗行为多次救了他的命。与独目巨人的博斗中,他大大利用了骗人的手段,那个机智的假名令他“虎口余生”。事实上,正是世道险恶才使斯变得过度谨慎。魅人的女妖之歌,喀耳刻的甜美笑容,以及巨人岛上打水的妙岭女郎,实际上都是暗含杀机的陷阱,稍不留心就会遭到不可预测的危险,奥德修斯的多疑与狡猾在那充满欺骗与诡诈的世界中可以说是必要的智慧,他对雅典娜的试探,是因为在弩漫长途中,他并没有感觉到女神的帮助,因而对女神失去了完全的依赖与信任,而他多次试妻,乃缘于阿伽门农的前车之鉴令他心有余悸。奥德修斯的老谋深算和忍辱负重都是为了最终达到以弱克强的目的。这里至柔与至刚达到了统一。运用智慧,尤其是运用机智和狡猾的欺骗战胜远胜于自身的对手,这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传统,中古时期那诙谐的市民中充满了这种东西。实际上这种智慧才世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对于智慧的崇拜也是希腊人尚武文化的另一个侧面。
追求力量显现,表现为外向的,强悍的,乃至侵略性的特征,不看重人格的完美,而强调个体的力量;讲究德的修炼,则表现为内倾的,自律的,温和的特性,强调整体的统一与和谐。 说得具体一点,《奥德赛》的主题就是对英雄的歌颂。是对在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中百折不挠,依靠个人的强健、善战、勇敢和机智取得胜利的英雄的歌颂,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美好愿望、蓬勃朝气和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另外,虽然《奥德赛》包括有许多早期的神话,但从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来看,它的形成较《伊利亚特》为晚。通过俄底修斯还家后同贵族青年的斗争,史诗着重表现了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诗中不止一次谴责青年求婚者企图侵占俄底修斯家产的行为。这反映出,史诗形成于希腊社会中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奴隶制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与此相联系,史诗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也反映出一夫一妻制已在希腊的家庭生活中开始形成。俄底修斯的妻子泊涅罗泊坚持等候她的丈夫归来,长达20年之久;最后三年还抵制了成百个青年追求者的胁迫。诗人把她塑造成一个善良、忠诚和贞洁的妇女的形象,目的是要在她身上体现出形成过程中的新家庭制度的道德规范。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奥德赛》的主题“就是对奴隶主、私有制的歌颂”。这种意见值得商榷。不错,奥德修斯“拥有大量财产和许多已有不同分工的男女奴隶,“还可以任意残酷地处死他认为不忠的奴隶”,但那是在他回到伊大嘉岛之后。而在回到家乡之前。他却是随时受到海神迫害的弱者,他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凶残的奴隶主的面貌,而是奋起反抗命运、运用机智和勇敢战胜自然的英雄,按《欧洲文学史》的说法,“这部英雄史诗的诗意,这部分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把《奥德赛》的主题说成是歌烦奴隶主和私有制,就无法贯串这一部分内容。
《荷马史诗》中集海神、震地之神和马神于一身的宙斯的兄弟波塞冬,作为大海的统治者,在《伊利亚特》里,他既加入众神的纷争,也参与凡人事物的议决,支持阿开亚人一方,坚定地与特洛亚为敌。但是,在《奥德赛》里,作品更多地呈现出他雄性霸道的神明一面,成了阻碍奥德修斯归家的罪魁祸首。奥德修斯几乎被他逼退到的死亡的边缘,若不是海神女伊诺的相救、波塞冬停手并离开以及雅典娜停息部分风浪,他恐怕早就命归西天了。即便波塞冬碍于其他神明的意志而不敢直接杀死奥德修斯,但也能让后者遭受远离故土、漂泊在外的命运。不过,对奥德修斯来说,他的磕磕碰碰的经历既是肉体的磨难,也是精神的洗礼。所以,奥德修斯与波塞冬之斗,并非简单地被看作为顺利返乡而做出的迫不得已之举。面对海神波塞冬使出的、实际上就是诡谲多变、凶险四伏的大海的形象化的种种阻挠行径,奥德修斯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战胜魔女基尔克,克服海妖塞壬美妙歌声的诱惑,穿过海怪斯库拉和卡吕布狄斯的居地,摆脱海洋神女卡吕普索的仙岛七年挽留,最终与家人团聚。奥德修斯所作所为,不仅反映出人类的内在力量进一步增强,更多的智慧因素渗透进来,表达了人类试图认识大海,驾驭大海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向人类传达出了最重要的理念:人类坚信自己,能够主宰自身的命运。
后世影响
《奥德赛》作为史诗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它其中也还有很多没完全解决的谜团。就单对古希腊人文化和历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作为史诗巨著它与《伊利亚特》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有较深远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在探究东西方人文化品格的形成的层面,它对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学﹑西方人的的影响就好比《诗经》对中国人审美意识有深远的影响。
《奥德赛》被看成西方海洋文学的源头之作,在学界不存在什么疑问。例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少年文艺》月刊杂志,在2002年第4期上刊载过《十部经典海洋文学推荐榜》的文章,该文指出:“古希腊两部最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后者即是人类第一部海洋文学”。又比如,海洋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海洋文学研究文集》中的“序言”强调指出:“《荷马史诗》就是西方海洋文学的源头”《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学之源头,譬如,可以从所谓军事文学的视角看,其中的《伊利亚特》又往往被视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战争题材的巨著;也可以从所谓流浪汉小说源流看,其中的《奥德赛》又被看作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杰作,成为由中世纪传奇逐渐演化为近代流浪汉小说的先驱,权作旅程文学的原型。所以,《奥德赛》既然被认定为西方海洋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大约公元前9~前8世纪,荷马出生在古希腊爱奥尼亚。他自幼双目失明,但听觉异常灵敏,且有一副好嗓子。8岁时,出于爱好也是为了谋生,他跟从当地著名的一名流浪歌手学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荷马成了一名十分出色的盲人歌手。
老师去世后,荷马背着老师留下的七弦竖琴独自一人到各地卖艺。他四处漂泊,几乎踏遍了希腊的每一寸土地。每到一处,他一边弹琴,一边给人们吟唱自己创作的史诗。他的诗在七弦竖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很受人们的欢迎。几年下来,荷马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其他歌手见荷马的史诗那么受欢迎,也争相传唱。这样,荷马的史诗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城邦的统治者组织学者把口头流传的荷马史诗整理成文字,就是现在人们读到的《荷马史诗》。
189.《彼得.卡门青》
《彼得·卡门青》是瑞士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
1904年,在叔本华和尼采成为新的偶像之时,当各种现代文艺流派逐渐成为时髦之时,27岁的黑塞独辟蹊径,发表了这部成名作——《彼得·卡门青》,诗意的笔触,有时是优美的散文或幽静的沉思录,有时像一首田园诗或一支狂想曲,成为当时被人追捧一时,并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
书中写了一个在瑞士中部山区的农家弟子,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寻求理想的人生,进入都市上流社会,但是却与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大失所望。经过一番苦苦探索,他终于回归故乡,在大自然的怀抱和纯朴的乡人中得到了精神慰籍。作品文笔优美,抒情、写景、哲理思考,交相映发,具有诗与绘画的魅力。
创作背景
当时的德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力强盛而危机四伏;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甚嚣尘上,叔本华和尼采成为新的偶像;以新奇为时髦的风气盛行,各种现代文艺流派应运而生。然而刚刚踏上文坛的黑塞却独辟蹊径,以浪漫主义的诗意的笔触塑造了彼得·卡门青这样一个不随俗合流的人物,其实也就是黑塞本人的写照。小说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区一个农夫的儿子,少年时好梦想,他进城念完大学,涉足上流社会,终因不能适应都市里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便“力求从世界和社会返归自然”。“他在缩小的范围内重演了卢梭半是大胆勇敢、半是多愁善感的反抗,他将由这条途径成为诗人”。卡门青曾写过一些唯美之义的诗,后来读了莎士比亚、歌德和凯勒,便把自己那些“不成熟的幻想的产物”付诸一炬。他旅行意大利和瑞士的山区和农村,到大自然中去寻求和谐。他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崇尚人文主义的精神,追随主张助人为乐和救孤济贫的圣徒方济格的足迹,去接近和认识下层人民,最后返回山村。
190.《好色一代男》井原西鹤
本书是井原西鹤所著,他以其纵横的才华,通过一个男人缭乱的一生,反映了日本江户时代商人、平民和妓女的真实生活。被誉为江户时代的《源氏物语》。 这是作者34岁丧妻后,以自己遍访各地花街柳巷的经历,作为创作素材的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与3742个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切身经历,悟出了“色道”的“真谛”。此作品被后世誉为“日本的《金瓶梅》”
但马屋的少爷世之介(市川雷藏 饰)面容清秀,风流倜傥。但他对祖业毫无兴趣,反而从7岁起就醉心女色,更和艺妓吉野太夫(水谷良重 饰)的频繁往来,纠缠不清。其父梦介(中村鴈治郎 饰)无奈之下将儿子派往江户的分号进行修业旅行,世之介假意应承,实则更加自由地周旋于暖香之间。恼羞成怒的梦介宣布和其断绝父子关系,不以为意的世之介反倒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自己的好色修业之旅……
根据井原西鹤处女作改编,作者34岁丧妻,遍访各地花街柳巷,以亲身经历著成此书。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与3742个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切身经历,悟出了“色道”的“真谛”。此作品被后世誉为“日本的《金瓶梅》”。
(2019.1.23——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