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爱

第六周《恰如其分的自尊》读书笔记

作 者 简 介:克里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

弗朗索瓦•勒洛尔(François Lelord)

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目 录

一、认识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二、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你想知道人群中自尊大致分哪几种吗?

自尊的来源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

三、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

成年人又要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自尊?

正 文

自尊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表现休戚相关。

你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吗?你想知道人群中自尊大致分哪几种吗?自尊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成年人又要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自尊?通过本书全面、透彻地解析自尊。

一、认知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1. 构成自尊的三大支柱

① 自爱

自爱,是无条件的。无论表现得好或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值得爱和尊重。

自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从家庭中获得的爱及情感的滋养。

② 自信

自信,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在重要场合采取恰当行动。

自信主要来自我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通过具体的行动,我们得到反馈,得出“自己有能力胜任此事”或相反的结论。所以说自信需要行动来维持和发展,平日里的小小成功对于维护自信是必需的。

③ 自我观

自我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眼光,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为他制定的发展目标。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孩子的压力过大,疑虑和不安将使他日后在自尊心方面受到打击。

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主观性都占了绝对优势,比如在旁人看来十分优秀的一个人,可能在他自己心里却是个一无是处的失败者。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它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人经受住挫折考验,达成最高目标

2. 如何判断自己的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


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① 我是否能全面、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不管是好是坏?(自爱)
② 我是否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恰当行动?(自信)
③  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我观)

根据回答,你就能有一定的结论。

高自尊者自爱与自信的程度更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会用肯定且明确的方式谈论自己,用积极的方式描述自己,对自己的说法基本前后一致,他们对自己的评判也比较稳定,一般不受环境和谈话对象的影响。

低自尊者自爱与自信的程度较低,他们评价自己时会使用更为谨慎的方式和措辞,他们的说法有时会前后矛盾,使他们看起来总是不太有说服力。他们常使用比较中性的方式谈论自己,使用模糊的描述来形容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不太稳定,常常受到环境和谈话对象的影响。

这些从书中总结出来的下面这些问题都颇有代表性,你的答案对自己的整体自尊水平是高还是低应该有大致的结论。

① 你是否习惯性贬低自我?
② 你易于做出决策并行动,还是相反?
③ 你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还是相反?
④ 你易于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相反?
⑤ 你对失败和批评特别敏感,还是相反?
⑥ 当被人说到痛处时,你受到的打击是严重还是轻微?
⑦ 你有没有“假冒者综合征”?(“假冒者综合征”是指担心自己并不真正匹配工作岗位,是个假冒者。)
⑧ 你是否有幸福焦虑?
⑨ 当你被称赞时,会觉得尴尬还是轻松?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尊的不同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详细地评价自己的自尊水平。

3. 自尊的四大类型


自信自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自尊的稳定程度与自尊水平不同,划分为自尊的四大类型

(1) 稳定的高自尊:受外界影响小、平静、坚定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小
�② 很少花费力气吹嘘自我
③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很少为自己辩解
④ 理性倾听批评

(2) 不稳定的高自尊:易受刺激、反应激烈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较大② 花费很大力气吹嘘自我�③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极力为自己辩护④ 情绪化地对待批评

(3) 稳定的低自尊:逆来顺受、不愿主动表达观点、消极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很少波动
② 往往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
③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但行为很少受影响
④ 坚信自己无法达到个人目标

(4)不稳定的低自尊:取得成功后自尊阶段性提升、谨慎、小心、努力塑造更好形象


① 日常情况下,遇到成功,自尊水平可能上升
② 处于积极与消极参半的情绪状态
�③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行为相应作出调整
④ 渴望社会赞许,导致偏离其个人兴趣

4. 低自尊的好处与高自尊的弊端

实际上高自尊和低自尊分别有其优点,不应绝对地评判哪个更好。

(1) 低自尊的好处

�① 擅长倾听、易抓住他人需求、易被接受② 重视别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人的反馈以调整自己③ 谦卑、尊重他人,不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④ 谦虚,不被骄傲冲昏头脑

(2) 高自尊的弊端


① 从自信到过度自满只有一线之隔② 从执着到固执只有一线之隔③ 更乐意冒�④ 骄傲

二、 自尊来源、影响孩子自尊的其他因素、儿童与青少年自尊形成的五个方面, 成年后影响自尊的因素

1. 自尊从哪里来?

(1)  自尊主要来源

自尊的起源与自我意识的起源有关,一般儿童在8岁左右开始具有一种整体的自我意识。

来自父母的爱、肯定和鼓励,来自同辈的认可与欢迎,来自社会的认同与称赞(包括但不限于老师、亲戚等)以及来自亲密朋友的评价都是构成一个人自尊的力量源泉。

(2) 影响孩子自尊的其他因素

① 习得父母的自尊类型,父母是什么类型的自尊,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
② 别人的评判眼光(父母、老师、同辈等),别人如何评价他,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

③ �出生次序,一般长子的自尊水平较高,幼子的自尊水平较稳定。
④ 学校的教育环境,竞争性的学校体制会提升高自尊孩子的自尊,而破坏非高自尊孩子的自尊。
⑤ 父母是否平衡好孩子的“安全感”与“规则”,是否给予适度的爱(无条件的支持)和教育(有条件的支持与要求)

3) 儿童与青少年自尊形成的五个方面:外貌、运动能力、在同辈中的受欢迎程度、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礼貌、自律等)、学习成绩。


当孩子评判自己并表现出怀疑和抱怨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给予倾听和支持,这样他们长大成人后才会习惯于寻求这种社会支持:与身边亲近的人探讨自己的困难,获得有用的信息或积极的情绪反馈。

2. 成年后,影响自尊的因素还有哪些?


① 伴侣关系
② 孩子
③ 朋友
④ 工作
工作是影响成年人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它在整体自尊中占比过重,则令人过于依赖工作。工作成就会提升自尊,工作中的人际往来,也会影响自尊,失业则令未来变得不确定,自尊会受到较大打击。
⑤ 外貌
⑥ 权势
手握权力也易使人的自尊水平向高处靠拢,得到巩固与提升。
他们有这样四个特征:
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高瞻远瞩、他们接受失败并且永远愿意付诸行动,这些都是高自尊的表现。

3. 四种现有的自尊理论

(1) 自尊=成功/自我要求

这是由现代科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研究自尊议题的先驱威廉·詹姆斯(Willian James)提出的自尊方程式,根据自尊公式可以发现,在自我要求恒定的情况下,获得的成功越大,那么自尊越强。

前提是自我要求不能过高,否则自尊水平将变得很低且难以改变。

(2) 自尊需要定期投资

这一理论相信自尊不是恒定不变且源源不断的,自尊需要定期投资,才能不贬值。

一般高自尊者对人生的态度比较主动,他们更愿意冒险、积极出手、所以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自尊水平得到巩固与提高,自尊进入高位循环。

而低自尊者,谨小慎微,不愿意冒险,只有在有保障或迫不得已时才出手,这使得他们少了许多提升自尊的机会。

我们得记住,只有持续主动的投入学习改变,不惧困难和挑战,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才是拥有稳定高自尊的保障。

(3) 自尊是一种镜像自我

这个理论把自尊看作是“我”所感觉到的“他人对我的看法”的综合描述,是一种对他人评价的反馈。它认为,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是因为感觉自己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反过来,我们自尊水平低,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再被人欣赏。太过重视他人眼中对自己的评价。

(4) 自尊取决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在这一自尊理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对比现实中的自己,如果差距过大,则我们的自尊水平会相应偏低,如果差距小,则自尊水平就相应偏高。

三、 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

1. 与自尊有关的心理疾病

(1) 抑郁症

稳定的低自尊者处在长期的心态消极下,不努力摆脱困境,这导致他们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加大。

不稳定的高自尊者,他们总是努力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而面对失败和别人的排斥时会非常脆弱,这些令他们心力交瘁的状况也使他们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变大。

(2) 自尊偏差(躁狂症与自恋型人格)

躁狂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形式,又叫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时,患者自尊水平直线上升,妄自尊大,会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自恋型人格则是另一种心理失调。其特点是坚信自己比他人优越,自恋者的自尊水平会显得特别高,他们一点也不谦逊,往往招致身边人的反感。

(3)从情结到躯体变形障碍

患者表现为坚信自己有某种缺陷,且不管旁人怎么说他们也不肯相信,哪怕只有他自己相信这一点。同时,他们把几乎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缺陷上,不停地照镜子或想办法修饰和掩盖自己的缺陷,并且他们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也都被归结于这种缺陷。

这种缺陷常常来自于一种相对的事实,可能这个人的鼻子是略微有点长或身高比同龄人稍矮一点,但具有这种情结的主要标志是过分在意这一点,并把它当成一切的中心。

(4) 酒精依赖

酒精可以使人暂时忘却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带来的生理伤害(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生理依赖、身体衰老、皮肤变差……)与心理伤害(羞愧感与社会排斥、觉得自己没用)……

同时,酒精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做出不理智行为,这一切都他们的自尊在酒醒后不断降低。

(5) 心理创伤

受到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受害者,他们的自尊也常因为已发生的伤害事件而动摇,产生的羞愧导致他们陷入长期的痛苦,否定自我的价值。

父母事事控制、言语体罚伤害孩子的,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让他们的自尊受受到打击。

2. 调整自尊的手段:人们常用的伪方法


① 心理防御机制
这是低自尊者更常用的逃避等手段,他们宁愿主动失败,也不愿努力去面对现实。例如他们会说:“我考试考得不好,是因为我没好好复习。”
② 间接成功
这又是低自尊者爱用的招式——通过他人的成功而间接获得成功:我的孩子很优秀、我的朋友非常出色等等。
③ 归因偏差
这是高自尊者容易寻求的保护自尊的手段:都是外界的错,我尽力了。或者他们会将错误都尽可能地归于他人、运气、环境等等。
④ 向下比
漠视自己的问题,向下比,寻找比自己更差的,以此来衬托自己,显得自己还算行。这也是高自尊者容易关注他人错误这一特点的体现。
⑤ 对评判者的批评
当自尊受到挑战,高自尊者常常会使出这招釜底抽薪,贬低或否定评判者的价值,继而表示他们的言论当然也一文不值。惯用的句式例如:“你算什么?像你这种人对我的批评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消费
这在如今相当常见,有些人会通过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行为来获得自尊的提升。
⑦ 在虚拟世界寻求安慰
通过幻想虚拟世界,看小说、阅读漫画故事,或者在游戏中成为高手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
⑧ 诋毁、嘲笑他人
常常说“这个家伙,一点也不行”或者“这个女孩很漂亮,但是蠢得很”等等……通过诋毁、诽谤和嘲讽他人来缩小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⑨ 自吹自擂

3. 真正有效提升、保护自尊的方法

(1) 认清自己

借助类似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等工具科学地认识自己。四象限方法。


自信自爱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他的自尊就会增强。

将“盲区”转化为“开放区”,需要学会聆听,主动请周围人提出对你的意见,并对他们表示感谢。无论他们提出的是批评还是赞扬,都不要主观否认,而是听进去,并与自己的行为相印证,进行客观评估。

将“隐藏区”转化为“开放区”,主要的工具是自我披露,诚实而不失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将“未知区”转化为“开放区”,要鼓励自己进入不熟悉的环境、尝试新的经历,这些都是大有好处的。

认清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着全面接受这样的自己,对自己诚实,接受眼前真正的自己,才有益于提升自尊,学会爱自己,用更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

(2) 采取行动

第一步。自我观察,发现它们的存在,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我攻击”现象——要放下这些对自己批评性的成见,

其次允许自己失败。在生命里,偶尔的失败也算是小小的成功,它让我们发现错误,修正行动。

最重要的是真正采取行动,行动本身才是实现自尊提升的有效动作。
行动、获得正向反馈、然后自尊提升;
或者行动、失败、正视失败、再次行动直到成功、然后获得正向反馈、实现自尊的提升。


(3) 改善和他人的关系

要改善和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做的却是肯定自己。
同时做到换位思考,所有行为处事都是发自真心的,而不是带着怨气或勉强接受的。

建立健康、妥善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自尊。这样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才会自主向周围的人求助,寻找情感依靠等社会支持

被爱的感觉和被帮助的感觉是给自己带来自尊的两种珍贵养料。

(4)自我改变的策略


① 将抱怨转变为目标,例如将“我对什么都没兴趣”变为“我希望产生一些兴趣”。
② 选择适当的目标,例如将“经常邀请朋友”(取决于你)当做目标,而不是“经常被人邀请”(取决于他人)。
③ 分阶段进行。

5) 求助心理治疗

有时独自一人真的很难调节好自尊的问题,如果你常常不满意、抑郁、悲伤,觉得无能为力,如果自我失败总是反复出现,甚至你身上抑郁、焦虑等问题都在加重,应寻求心理治疗。

四、结语

通过整本书讲完,我觉得我们对自尊这件事情基本上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我们得知道自尊的三大支柱分别是:自爱、自信和自我观。与此有关的是我们小时候所受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来自同伴的这种关爱等等。

然后四大类型稳定的高自尊、稳定的低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和不稳定的低自尊。我们都很希望能够进入稳定的高自尊,所以我们说有一个自尊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家长能够做些什么?作为老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作为我们自己怎么样修补自尊呢?三个建议自醒、交际、投入行动。

樊老师寄语“我特别希望我们每一个会员在通过听我们书的过程当中,能够逐渐的学会挑战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努力的行动,只有把抱怨化为行动的目标,我们才真的有可能重塑自己的自尊体系,这就是如何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过程。”

打理自尊,是看见与自己的关系。

放眼望去,人群中每个人的自尊可能都不尽相同,有人自恋,有人自卑,还有人刚好平衡。自尊的影响不是翻天覆地式的,它默默渗入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所以了解自尊的意义,在于更科学地认知自己,帮助我们建立完善、独立的自尊体系,让生活变得更美一点点。旁观过、参与过、陪伴我们度过全程的,却是常常被遗忘的我们自己。

开始行动吧,去成为更懂自己的人,尊重自己、爱自己,也值得人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信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