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年会

2019年11月15-17日

四川省医师协会


从输血科门诊建设谈输血医学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输血科 汪德清

循证医学(EBM)学科发展:血库,输血科,输血医学科。输血科诊疗范围: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成分血单采及其相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围产期管理,特殊用血患者的输血评估指导,成分血拓展治疗,其他适合输血科门诊开展的诊疗项目。

输血医学发展模式探索:医疗:输血治疗、输血科门诊。技术:项目数量、项目质量。护理:输血治疗,输血科门诊。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业务拓展。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大数据与Ai历程。AI技术在输血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红细胞需求量预测、血液成分库存管理、输血不良反应监测。

临床用血技术核查的重点问题

北京医院输血科,北京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输血室 宫济武

思考:管理的责任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健全:医疗机构的诊疗常规,产科大出血指南(预案)产前评估:血液保障能力,医疗救治能力。手术备血:如何备,备多少?备在什么地方?术中措施:成熟医疗技术,监测指标,输血时机。制度是否可行-委员会评估,演练,持续改进。执行是否到位-监督评估。

休克指数:脉搏(次/min)与收缩压(mmHg)1mmHg=0.133kPa的比值,是反应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标之一,可用于粗略估计失血量及休克程度分级。正常0.58(0.5-0.7)SI大于1,休克。

技术核查要点:医院用血管理委员会履职,医院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医院输血科建设,临床安全有效用血。核心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贫血的治疗:EPO,辅助治疗: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族,L-肉碱,细胞因子。其他细胞生长因子: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全成代谢类类固醇,催乳素。

Ortho输血医学检测质控体系介绍

奥森多 韩莎莎

急性大量产科出血液体复苏与输血技术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王晓东医生

早期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止血或凝血障碍。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最低条件:血小板50*109/L,纤维蛋白原1g/L、PT或APTT小于1.5倍正常值。

液体复苏种类;先晶后胶,避免加重组织间隙和细胞脱水。

2006年法国巴黎国际休克会议共识:在出血控制之前,维持可耐受的低血压状态,避免积极充分液体复苏。即刻用血,15分钟,血库设在产科的旁边。血制品可及性。

谈医院科室文化建设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控中心 饶绍琴

医院文化与医院人文建设,文化的内容与组成,难点及做法。以人为关怀为基本手段,通过打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实施人文管理模式,对院内院外提供全面规范的人性化服务。人文理念,人文管理,人文服务,人文环境。

科室文化是一个科室内的系统工程,关联到科室建设的诸多方面。环境建设、文体活动、设备更新、科室精神培育、职业教育的开展、团队意识建设、礼节礼仪的培训、科室形象的树立、组织机构的健全、规章制度的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

科室文化的传承,发扬。建设科室文化的做法:一、认同医院创建愿景、激情创建。培育员工认同医院的核心价值观,统一价值取向,同时形成并打造富有魅力和个性的科室文化和价值观,培育员工职业信念。二、确定科室创建目标,有为创建。实现人为关怀,确定具体的操作性强并紧密结合医疗工作的科室创建目标。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定期将创建情况向科室中心和员工反馈,遇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激发工作热情。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三、营造科室创建氛围,早交班、业务学习、专题研讨、工作环境的装饰、医患沟通。四、借力医院各项活动,扎实创建。大型医院巡查、三甲医院复评、优质护理示范、三好一满意。五、坚持科室员工为本 和谐创建 六、围绕科室自身特点 特色创建。病情轻重不同、需求不同,需要不同的人性化服务。七、建设医院科室文化时,应把握好的关系。

科主任身体力行,发挥榜样作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科室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科室人文服务和人文管理水平,全员参与,同心协力,把建设人文科室作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追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人文科室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创建有成效。

输血医师:参与输血合理性的讨论

输血反应分类及急性输血反应临床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输血科 秦莉

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 T/CSBT血液安全监测指南

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

急性/速发性输血反应,输血结束后24h内的输血反应

慢性/迟发性输血反应,24h-28天的输血反应。

人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西尼罗河病毒感染都没有筛查。血小板3天以上,可能细菌污染。华西血小板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菌。重视血小板污染问题-血小板细菌检测,血小板漩涡现象,折光。现在被否定了,没有依据。输血传播梅毒,全世界都没有什么报道。

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立即停止输血,床旁核对信息。采集患者血标本连同血袋中剩余血送血库进一步检查补液以防止肾功衰,输生理盐水维持血压并将尿量增至100ml/小时,维持18-24h。速尿。小剂量多巴胺(3-5微克/kg/分钟)处理并发症及对症治疗,多数病人不需要换血。急性溶血:离心观察是否是粉红色。血浆游离Hb增高。非免疫原因造成:B型,误输入A型血。

图片发自App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威

ACT(激活凝血时间)、CR(凝血速率)、PF(血小板功能)

输血医学论文的撰写 论文结构的分析与把握

中国输血杂志编辑部 蔡辉

输血医学学术论文,对传统的观点提出新见解,新结论,新发现和创造,新见解和主张。

论说型,综述型,评论型。

1推敲结构:使读者最易于理解,使作者最方便有效运用的形式。IMRaD结构,严密的逻辑型性。研究的是什么问题-Introduction,该问题是怎么研究的-Materials and Methods,发现了什么-Results,这一些发现的意义何在-Discussion。写之前拿一张A4的纸,按结构来写。文题-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图、表-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前言3要素:介绍研究课题(性质、范围)、陈述该课题先前的主要探究成果、解释作者对该课题研究的特殊贡献。不需要写第一、首创!材料与方法的度,提供细节,杜简弃繁,感兴趣的读者有没有借鉴重复。试剂名称、真实性,

结果和结论要照应。结果的表达,如实汇报结果或数据,无需加入作者的解释。结果的精萃:图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图表的自明性(简明、清晰、准确与完整)和逻辑性。

讨论的内容:提炼原理,揭示关联,进行归纳。提出分析、模型或理论。解释结果与作者的分析、模型或理论的关系。

结论的点睛之笔:总结论文的主要结果及重要性,同时点明(局限性或有所保留之处)。是对结果和讨论的精华的总结,可分点叙述、简单概括。

参考文献:作者亲自阅读过,不少于25篇文献,一般不宜引教科书。没有CN号都是非法出版物,SCI都没有CN号。矛盾。上知网看网址,网站。第一人称,主动语态,英文论文采用一般过去式,引用涉及已存在的理论,应用一般现在时以示对先前贡献者的尊敬。慎用形容词、副词,平铺直叙效果更佳。

重视细节:细查格式、标点符号,核对参考文献。勤写作勤投稿能使人更快掌握写作技巧-熟能生巧!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院内监管架构的建立与运行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 袁红

10336602@qq.com

一、输血科外部组织关系:质量管理部

二、输血科内部组织结构

三、输血过程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临床科室、输血科。临床用血技术规范及管理制度(第二版)电子版

四、输血监管架构

标本采集流程、流程标准化、血液接收核对标准化流程、改进。医院-职能部门,质量与安全监管。临床科室-自查。输血科-自查,检查。

输血安全监管、生物安全监管、教育培训、资质监管、输血相关部门,如信息中心、输血管理委员会、标本采集监管、输血文书监管、血液质量监管、合理用血监管、用血效果监管、计划用血监管、用血权限监管、输血不良反应监管、合理计划用血公示、输血不良事件监管。

标本采集错误是最大的风险点之一:专门的计划,改进措施。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最好开2次,开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职务型加专家型。委员会起作用,有参会比例。主要议程:工作汇报、听取科室、护理部门意见和建议,听取新一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改选事宜,讨论输血管理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

合理用血的培训、如何让你的分管院领导重视输血工作,输血科卓越的表现,关键时刻和关键事件跟分管领导接触。建立强有力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指责,有意识优化成员结构。如何让职能部门重视输血工作:明确职能角色,强调它的监管职责。如何争取输血科的话语权:不是争权力,履行输血监管职责的表现形式,对临床医师和临床科室的绩效考核权利是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充分的沟通有助于发挥输血科影响力,参与到临床输血的过程中。让临床参与到输血管理活动中,世界输血发展史。《输血管理手册》

输血安全警钟长鸣:不良事件信息,重大事件与科主任沟通、重大事件向分管领导报告,重大风险点向分管领导报告,重要的发展趋势向分管领导汇报。举例:临床医师用血授权管理办法,严重输血不良事件调查与处理办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川省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2019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