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是三分钟热情哦(2017.01.06)

好奇心总是我们常备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总是对陌生的事情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看起来不错、有用的东西。

好奇心能促使我们去接触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知识、认识不同的人,或者去往不同的地区。我自认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家伙,对任何可以提高自身的东西都感兴趣,别人说锻炼身体真是很重要,于是会买些器械;朋友说戒烟没有那么困难,于是也试着戒烟;在网上看到说看书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眼界,于是也经常买书……

经常这么多年的经历,得出一个结论:“三分钟热情”总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明明知道某事坚持下去很好,可就是会找一些理由让我们停下。

在云南的时候为了锻炼身体,在网上买了个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的器械,兴冲冲的做了段时间,后来就给自己找理由,平时太忙,累的要死还做什么俯卧撑啊,还不如睡一觉,就这样让它歇在角落了。我回老家的时候这个器械不好带,还直接送给了朋友。

对我来讲三分钟热情感受最深的就是看书了,其实我这人还是比较适合看书的,因为性格的缘故可以静得下来,也不太爱外面交往,按道理说看书很不错啊,于是乎之前(2015年以前)书买了不少,但说实话,没有一本书(是真的没有一本)是真真正正的从头看到尾的,大多都是看完一半就懒得看了,然后就重新买一本,就这样反复着,不仅学不到东西,唯一有点收获的就是,在外面可以吹牛说我看过某本某本书,好像显得自己很有文化似的。

我相信有我这种“病”的人不在少数,至少我身边就有很多。

上面的健个身、看个书好像对自己的现状影响不大(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影响是很大的,地球人都知道,不是吗?),其实更严重的就是在工作或事业上,很多人也是“三分钟热情”,这个危害就大了。

以前我在厂家做保健品销售的时候,做了一二年,觉得这个还不简单啊,不就是把货从厂家进来,然后铺到药店,然后把客情关系做好,最好做到“主推”,销量不就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嘛。于是乎,就自己出来搞,我滴个天啊,原来想的这么容易,可实际上不知道要复杂多少,首先要会挑产品,价格体系如何设制,其次地推如何搞,证件问题,回款问题等等一大堆都是自己之前没有预先搞清楚的。结果,你应该猜到了,没赚到钱,而是赚到了一堆货。

还好,我碰到这些问题后,没有急着回头,不然的话,那就亏大发了。这是缘于我听到一句我受用终生的话:

做事情,要抱着“三年交学费,五年摸门道,七年产利润”的心态。

今年我通过与人沟通,看书,学习等途径,终于明白,人为什么会有“三分钟热情”,总的来讲就是二点因素所致。

一,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说看书,有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抽二个小时看书,大概一周就可以看完一本书,一年下来就可以看50多本书”,一打眼看下去,这计划很好啊,目标很明确,也很合理。但往深一点去看,就会出现问题,看书的“看”仅仅是数量层面上的“看”还是质量层面上的“看”?如果是数量上的那没问题,一年100本都可以看完,但有意义吗?那如果是质量层面上的,你确定一遍看完就懂了吗?如果不懂,是不是还要看第二遍?这样的话,多长时间看完一本书,是不是就很难介定了。

如果你同意我上面的分析,那我们在制定一个计划的时候,是不是把时间这个维度放宽一些,看一本书就尽量把它看懂,做一个事情就尽量把它做好,哪怕时间花的更长,都是值得的。因为从时间的长河来看,这都是小时间,只要我们走的路是正确的,不管晚到早到总是要到的。

二,低估时间的能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三分钟热情,就是因为在短时间里没有看到成效,我们都希望今天的努力在明天就可以产生果实,这是人性。几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如果当天找不到猎物,有可能就会饿死,所以当时不可能让他们去种植食物等到秋天再收获,因此我们的眼光只能放在当下。现在虽然是文明世代,但是这种“活在当下”的基因还是深深根植在我们的身上,导致我们很难有毅力看得长远。

成功学上里有句话: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个一点点的进步经过时间的积累,变化到底有多大?请看下图:

不要是三分钟热情哦(2017.01.0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01与1.02只是相差很小很小,但是一年下来,相差就是几十倍。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同理,每天退步一点点,长时间下来,差距也是惊人的。这也是时间的力量。

我以前就是一个典型的“三分钟热情”的人,还好我今年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所以我也在改变,不能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以及要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只要我自己走的是正确的,就总有一天我会到达彼岸。

我为什么写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有二件事情对我的触动,一个是老婆说她寒假要看完二本书,另一个是我建议老婆去参加瑜伽班,这确实对身体有帮助,她也挺想去的,可她怕自己坚持不下来。

写了这么多字,我就是想告诉老婆一句话,不要是三分钟热情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是三分钟热情哦(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