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1张图片

作者:华略评估 许伟清

来源:华略创智(ID:uit_shanghai)

  01  

四级配送:文化活动送到屋里厢

从2018年开始,上海将“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增强居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使百姓就近、就便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标志着,上海市基本实现了居村文化四级配送全覆盖,形成了供需精准对接的文化配送网络,建立了一个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平台。

那么,什么是文化四级网络配送呢?这是2014年上海市启动公共文化配送改革以后出现的新名词,具体涵义就是逐步形成文化配送层级分明、资源互补、上下互动的“市-区县-街镇-居村”四级联动体系。

目前,上海公共文化配送网络格局已经建成,其中市级配送注重优化内容结构,强化示范性、引领性、指导性;区级配送注重集聚本区域各类文化资源、提倡多样化和普惠性;街镇配送注重满足市民百姓的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服务,并向居村委延伸。

而最受市民关注的,就是深入到居村委的第四级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最大程度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简单来讲,四级配送就是把文化艺术活动送到居委、送到村子里,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屋里厢”。

图为上海市黄浦区2018公共文化资源四级配送。

  02  

四级配送:各区频出特色品牌

2018年是上海市建立四级文化配送体系、打通公共文化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年。上海市各区均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四级配送的适合方式,并在配送“菜单”方面下功夫,着力保持鲜明的区域特色。比如:

——浦东新区送出“家门口”的文化大餐。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同步”文化服务方式,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线上预约”是让市民随时随地通过文化云APP、微信公众号预约,“线下同步”是活动实况可以同步在网上观看。此外,浦东还举办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优化供给前端,提升村居文化中心“颜值”,延长运营时间,为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家门口”文化服务。

 ——静安区升级改造“灰引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灰引力”是通过发掘银发和灰发人群的文化吸引力,吸引年轻人、少年儿童的参与,让社会文化基层服务实现跨年龄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灰引力”文化服务点的建成并投入运营,与区图书馆、区文史馆和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形成合力,为进一步实现“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创造有力条件。

——徐汇区打造“三室艺厅”品牌。即“数字电影室”“自助图书室”“艺术辅导室”和“文艺展示厅”。“三室艺厅”可以办沙龙活动,可以阅读绘本,可以开展文艺活动排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多功能“文化会客厅”。

——嘉定区上线公共文化资源四级配送平台“文化e+”。这是一个涵盖众多数字公共文化资源的“线上需求库”,百姓可享受“按需点单”的便捷服务。这是线上文化配送。线下方面,2018年还启动了公共文化资源四级配送大会,让配送主体通过风采展示和互动体验的方式丰富配送产品,并开展“文化走亲”(街镇、居村的群众文化团队的优秀节目共享)活动。

——长宁、闵行等区也积极搭建网络云平台,开展“云配送”。金山区整合当地乡土特色文化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配送资源库。每个居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节目,而不再是送什么就看什么。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22361


  03  

四级配送: 特色活动点单率最高

毫无疑问,“政府配送、百姓点单、社会主体提供服务”的四级配送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深入到社区的配送成效,需要用“群众喜不喜欢”“居民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标准。为提高配送质量,上海市及各区更愿意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由配送主体和承接主体互评等方式进行配送服务评估。在持续两年的四级配送效果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三方面特点:

第一,特色活动是点单率高且受到居民欢迎的项目。这类活动对场地要求较低,简单的活动室就能实现配送,例如插花、非遗瓷刻、DIY手绘等。梳理2018年静安、浦东、嘉定等的四级配送类别,我们发现特色活动、讲座、展览是各区偏好的项目。

2019年上海部分区四级配送活动征集类别举例。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参与人群大多为6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群。而且以女性居民为主。相对而言,年轻群体的参与率较低。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活动的举办时间大多在工作日,与年轻群体的闲暇时间产生错配,另一方面可能是配送形式和活动内容难以吸引年轻人参加。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3张图片

公共文化四级配送参与人群画像。


第三,公众参与需求大、推荐意愿高。连续两年的测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公众期待参与四级配送文化活动,分别有33.4%和51.1%的人群愿意再次参与类似活动,并将活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4张图片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5张图片


  04  

四级配送:“四性”问题清单需解决

上海市已经基本实现居村四级配送全覆盖,形成供需精准对接的文化网络地图。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社区文化“软服务”也使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到新的水平。这也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夯实了基础。

然而,笔者在近年来的配送活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尚待提升的地方。

一是配送的便捷性待增强。目前,四级配送点单接单系统还处于缺失状态,不时带来活动时间冲突、信息更新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走访发现,有配送主体表示“有时社区老师可能太忙了,活动时间改了但忘了通知我们”。所以,创建项目申报和点单接单平台,有利于解决承接方和配送方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二是配送的规范性待提高。在活动配送过程中出现老师迟到、文化讲座没有PPT、部分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一些配送主体亟需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是配送的均衡性待探索。群众对四级配送活动需求大,但每场活动都有人数限定,居村的场地有限、硬件设施薄弱,导致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区域人口多,配送场次少,居民只能乘车到“隔壁”参加活动。

四是宣传渠道性较单一。居村工作人员偏好口头通知,偏好通知文艺团队、离退休老年人等群体。从传播渠道来看,目前公共文化四级配送的活动宣传仍以线下宣传为主。宣传渠道的单一性,导致参与人群相对固定、居民的知晓度覆盖面较窄。

  05  

四级配送:“五化”改造提升是方向


四级配送源源不断地将专家资源、文艺演出、手工体验送入居村。活动品质高也接地气,配送菜单更加贴近公众需求,整体上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和良好的效果。但四级配送模式还可继续探索实践和升级换代。为此,我们建议(以下是我们做项目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个人拙见,如有说得不对,欢迎各位看官拍砖):

搭建电子化点单平台。承接方和配送方均能实时看到订单时间、地点、内容介绍、设备要求、参与人群等信息。同时也能及时掌握信息变更的情况。有的区已经有点单平台,也有的区正在筹备建设过程中。总的来讲,电子化点单平台的建设使用,对于配送资源项目申报、配送过程中的信息管理都有好处。这也可以优化活动承接方和配送方沟通过程,减轻文教干部和居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建立系统化配送流程。鼓励更多优质的配送方参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项目征集,探索展演、试讲等形式进行配送方入库遴选。活动配送时要求讲座类活动要有PPT,特色活动要有相应的介绍内容。同时,可以优化承接方和配送方沟通细节,例如村居在活动前提供场地大小、设备等基本信息,配送方提供流程清单、宣传简介、目标人群和人数限定情况等信息。

形成平衡化配送格局。每个居村的条件不同。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点菜”,合理配置活动数量和活动类型,让居民真正享受到文化配送的乐趣,不要让居民觉得这是“任务”。

构建组合化宣传渠道。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所在。要打通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打好供应商高质量配送和居委高效宣传的组合拳,做好“配送前—配送中—配送后”的每一环节。一方面,充分利用公众号进行宣传。例如,活动举办前发布信息、增加公众号的关注人数等。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宣传相融合,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组、电话、文艺团体、海报等多种方式宣传活动。探索周末时间配送活动和社会力量参与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管理,吸引更多年轻人、亲子群体参与。

创建示范化配送网点。从区级层面选取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文化活动室(中心)作为典型示范的代表,从点到面辐射带动其他文化活动室(中心)。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注重本土地域性和时代性,更多地加入原创元素,在打造自身文化品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群众对当代文艺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作者介绍:许伟清 华略评估执行总监联系方式:13917334973

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