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所有的中国文人、所有的汉诗文都是吟诵的。百年以前,所有的中国人都会用这种方式读书。
我们先来看这些被画下来的吟诵:
这是宋朝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且行且吟诗
徐文长的《驴背吟诗图》,是吟诗,而非朗诵。
《观瀑吟诗图》,观瀑吟诗,自由惬意的一种状态。
《春园吟诗图》,这幅图会让我们想起《红楼梦》里的场景。大观园里的女子皆会吟诗,且有一回的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说的就是香菱向黛玉学诗,学诗的方式是“吟”诗。所以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解。黛玉是苏州的黛玉,吟诗的状态当时何等的曼妙?
……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些被写出来的吟诵:
还有被保存的吟诵:
这些是被采录抢救的吟诵,首都师范大学的徐健顺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做这项重要的工作:
还有这些流落在外的吟诵:
这是我们课本里的吟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过呢,鲁迅先生在写这篇文章时,读书已产生的一个新的名词叫做“朗读”
那么,汉诗文为什么可以歌唱呢?
这是因为,世界上所有声调语言的民族,其诗歌文章都是天然可唱的。而我们的汉语,就是天然能歌唱的声调语言。中国人自古即可见字就唱,有话即唱。汉族所有的音乐、戏曲、曲艺形式,都是从此化出。
汉诗文一定要吟诵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而且是声音。而我们的声音读法都是有意义的,同样的词,读法不一样,意思就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汉诗文都是有一定的读法的。读错就会理解错。
�
还有陆游的这首《钗头凤》,这里面涉及到换韵。
在一首诗或者是词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韵的发音夸张、慢化、加强,所以韵的发音会对整首诗的意境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古人重押韵。汉语的中古音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平声舒缓、低沉、平静,其发声相当于今天的第一、二、声,所以今天的一、二声,中古音都读一声。
上声是今天的第三声,上声高呼猛烈强,调值比较高,上声有亲密、细腻、喜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大部分细腻缠绵。
去声相当于今天的第四声,去声语音通达顺畅,如掷地有声,故铿锵有力,或旷远明亮。
入声字是短音,就像发了一半的语音突然被噎住一样,因此可以传达出痛苦、愤怒、压抑、决绝比较激烈的情绪。
比如这阙《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上声韵,这回忆像捧在手里,说不尽的珍爱。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改用上声韵,满腔的压抑和愤懑。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近体诗的吟诵符号:
以下是我标出的两首近体诗,我们可以试着来吟一下:
这些规矩就是吟诵和现代朗诵朗读、唱歌的区别。我们叫它始终九法:以声韵涵义为始,以神韵气象为终,中有九个方法:
这是对应的不同文体的读法,古体诗不必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唐朝之前无平仄
我们本次吟诵课的一个目标是:唱自己的歌
依字行腔和依义行调,这是学吟诵的基本调,又叫矿泉水调。依字行腔要求字的乐音要按照字音的声、韵、调进行,字正腔圆,不倒字。所谓不倒字,就是在吟的过程中声调不变。依义行调是根据涵义来安排字与字之间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关系。
下面这个叫吟诵谱:
我们以李白的《静夜思》来做吟诵的初步练习:
先试着用矿泉水调用不同的调部进行练习,接着再来感受不面的意调引起的情感变化。
现在你学会了吗,怎么唱自己的歌?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些学习吟诵的基础知识:首先是我们汉语的历史
下面是关于平仄的基础知识:
入声字不容易辨别,我们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进行辨认:
上面这两页是入声字口诀,我们只要记住这两个人,六伯和七叔,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就记住了。
接下来呢,以两首近体诗为例我们来进行练习:
先看第一首: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入声读短,韵字拖长。偶位字平声拖长,仄声读高。所以这首诗的第三句要高上去,“月”是入声字,以顿挫读法突出强调之感。韵字一定要拖得足够长才能体会到“支”韵的深思之感。
“心”字读长,有忧愁很大之感。“明”字拖长,有满月当团圆之感。“君”字拖长,有与之亲密情长之感。“直到”是音高强调,即坚持陪伴之意。“郎”字长音,有路途遥远之感。“西”字长音,即在比蛮荒还要远的地方。
我们试着感受一下,是不是能读出文字的外之意和画面感。
再看第二首,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最后,我们可以试着吟诵一首词,李清照的《一剪梅》,很好听的,可以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