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案例与人的思维方式问题

今天在得到听到吴军老师讲的一个经济学案例,神奇的是,晚上回到家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无意中也发现同样的例子。

这个案例叫亚洲疾病问题,是由两个经济学家卡纳曼和特沃斯基在1981年做的一个实验。
说现在有一种亚洲疾病,会导致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治疗方法,A和B
现在有两组实验
实验一里
A方案会有200人生还
B方案治疗,有1/3有600人生还,有2/3概率会无人生还
实验二里
A方案会有400人死亡
B方案会有1/3无人死亡,2/3概率600人死亡
如果你是实验者,会选择哪种方案?

在实验一里有152人参加实验,有72%的人会选择A方案,28%会选择B方案
在实验二里有155人参加实验,有22%的人会选择A方案,有78%的人会选择B方案

而你仔细看会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是完全一样的,200人生还意味着400人死亡
1/3有600人生还,意味着2/3会有600人死亡

但是仅仅换了一个说法,为什么得出的结果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其实是参考点的不同
采用实验一的说法,参考点是生还,生还代表着一种收益,而在这个参考点,人是趋向于风险厌恶的,喜欢确定性,不喜欢冒险。
而采用实验二的说法,参考点是死亡,死亡代表一种损失,在这种参考点,人是取向于风险喜好的

联系到股市,人们总是喜欢把已经收益的股票抛出去,因为这是一种收益,人们总是趋向于目前所得收益的确定性。
相反,已经亏钱的股票,人们总是趋向于冒险的,因为这是一种损失,此时是风险偏好的

由此又人们又总结了框架效应

第一个就是风险选择框架,就是我们前面讨论的亚洲疾病问题
第二个就是特性框架,指的人的心里存在积极和消极框架,当一个问题以积极的方式描述人,人会积极地接受。而采用消极框架,人会消极地接受。

举个栗子,假如猪肉的瘦肉含量是75%,用积极框架的描述是瘦肉量75%,这样人们会更加喜欢和接受。
而采用肥肉含量25%的说话,就是一种消极描述,人们会更加消极地接受

同样,如果一种牛奶含1%的脂肪,如果描述是99%不含脂,销量一定比含1%脂肪要好

第三个是目的性框架,就是相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减做法
比如加油时,用信用卡每升会贵0.6元
采取说法是用现金每升便宜0.6元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所以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描述方式,对人的心里感受是很不相同的。
所以,这不仅仅是说话方式的问题,也涉及了心理学的问题,非常值得深思。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案例与人的思维方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