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还是要了解点心理学,毕竟求人不如求已,算是一个好奇的人,由于对心理学最近有点兴趣了,所以就想着找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看吧。
然后开始四处网上看别人的介绍,再看一下心理学方面有什么著作之类,然后看到了荣格这个人,百度的解释如下: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弗洛伊德的大名如雷贯耳,荣格竟然会和他理念不和,让我大为感兴趣了,那就找来荣格作品集翻下,一个人的自传可能会更好的了解一个人,看作品从先了解本人开始。
结果发现看对了书,这是荣格的最后一本书,虽然由别人代写,但也是口述,由于是逝世前的作品,个人以为可能很好的反映了荣格的一生理念,当然是否能把他自己所有的学术体系纳入其中,并不知道,只能等着后续继续看他的其他作品了。
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提法很有意思,那时的人们并没有对于人格有什么透析的理解,但是那时他都已经意识到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果然是天生学心理学的料。
对于童年至大学期间的荣格来说,是第一人格战胜了第二人格,让荣格得以持续生活学习。但最终功能名就后的荣格,应该是第二重人格完全战胜了第一重人格,“天人合一”好像是他的最终境界,当然这其中的痛苦、迷茫和最终的平和,可能仅仅一本书不足以论道。
现在再看如今谈的人格论,如九型人格,这些理论基础是不是与此有关系?不管如何,人格的多样性现在好像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
《道德经》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人想要任凭已心跳出这世俗的牢笼,在目前这个社会化分工如此细致的社会来说,几乎成为不可能。
古往今来,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是个永恒的存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风,但海总有尽头,九重天已经无法再上。
有的人可能会很好的找到这个平衡点,让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老子、王阳明之流。
而有的可能如荣格所说,如尼采,只能不疯不成魔,由于尼采的第二人格和第一人格的错位,再加上第一人格并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可能在荣格看来,这也是尼采这张白纸最终变成疯子的原因吧,当然他在自传中没有直说罢了。
那多数的人呢?普通的人呢?在互联网没有发达之前,大家都格守着外在的我,行走于社会之上,即使有多重的人格,可能是隐藏在外在人格之下,毕竟总不能如《一个头两个大》金·凯瑞那样表现得那样的极端,毕竟按中国话来说,要有点面子,有点尊严。
互联网浪潮来了之后,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了一角,所以各种多重人格是不是在互联网络上体现出来了(这只是臆想,探讨用),所以成就了互联网中一句经典的话: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盒子的一角被打开,是好是坏,很难说。
现实中温文尔雅的人在网络上可能象个勇猛的斗士,也许是为正义而战,也可能是为自己的另一面而战,也有可能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喷子,一切皆有可能。
说好的一面,是给了多重人格一个宣泄的通道,毕竟若无法自我调整,掩藏在火山之下的东西也许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的,看网络上的报道,得精神病的人比率还在上升中,看来这个盒子开的口还不够大。
坏的一面,则是人格的错位,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现实中人和网络中的人何以差别这么大?荣格自传虽然没有看完,不过也找到了一点答案,那就是人格的多重性。
人格的多重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去自我平衡,看荣格的第一人格或是第二人格的争斗,最终好的方面是总有一个会胜出,虽然其间有痛苦、迷茫等,没有让自己陷于疯狂之中。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视这种多重性。
当然更可怕的,不明白这种多重性,白天是一种人格,晚上在网络又变身为另一种人格,多数人并不是超级英雄,可以随意切换身份,而保留着统一性达到无缝切换,看那些超级英雄的电影,总会有身份变换带来的痛苦,有的还最终放弃自己的爱人,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
若一个人一直在这种两重或多重人格中切换,长期以往会有一定的伤害,当然我没有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这种伤害,只是一种猜想。
正如很多迷恋游戏的人一样,有的人在游戏中一掷千金,只为了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或是那种游戏中的无限成就的痴迷感。而回归现实,现实一直没变,或是一地鸡毛,或是平淡如水,这种巨大的落差会带来游戏中亢奋,现实中焦虑和无奈,一心只想回到游戏中,这样的落差长期以往,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曾经有报道也称,有的小朋友痴迷游戏,直接跳楼去见游戏中的英雄了,正是如此。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笑笑还是有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