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客户刘先生的一块TOSHIBA型号为MK1234GSX的SATA接口硬盘,说是笔记本在突然断电之后无法正常进入操作系统,在BIOS里不识别硬盘,后来将硬盘拆出来挂到别的机器上也不能识别,并且有“咔咔”的异响声。客户的盘体背面如下图所示:

初步检测,敲盘声音很明显,基本上可以判定是硬盘的磁头损坏,需要进行开盘更换磁头来进行数据恢复。在与客户说明HDD目前的状态并签完保密协议之后,我们立即开始了数据的抢救工作。首先通过后台系统从庞大的备件库中查询并调出与该盘型号相同的备件(因为东芝的硬盘同一系列间的磁头兼容性还是比较好的,只要型号一致,一般都能匹配成功),故障盘与备件盘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百级洁净间内将故障盘和备件盘的盘腔全部打开,并用好的磁头组件去替换损坏的磁头组件。 完成磁头的更换操作之后,将硬盘挂接在专业的PC3000-UDMA设备上检测,发现并没有正确的识别到硬盘的型号,并且仍然有“咔咔”的异响声,故障依旧存在。在这样一种反常理的情况下,我们大胆做了一种假设,客户硬盘的原头并没有损坏,故障可能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电路板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去对这种假设做进一步的验证:首先,将客户硬盘的原头安装到好的备件盘上,检测发现备件盘正常识别,扇区扫描也很正常,这就验证了我们假设的第一点,原始磁头并没有损坏。第二步,将故障盘与备件盘还原到初始状态,然后交换电路板,也就是说将我们的备件盘上的电路板换到客户的盘体上,电路板如下图所示:

再次测试发现已经能够识别到硬盘的型号和容量了,但是此时还是不能访问数据的,因为不论从任何的LBA地址进行扇区的扫描,扇区显示都是坏的。这是因为每个硬盘的电路板上都有一个唯一的ROM芯片,俗称BIOS,芯片内记录着关于该硬盘的各种参数信息,如果此芯片出错,就会造成硬盘不识别或者数据不能访问等多种故障。从上图的电路板图上可以看到,它的BIOS芯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集成在了主控芯片当中,也就是上图右下角正方形的有“M”标记的芯片。

这里另外提一点,大多数独立存在的ROM芯片,是带八个针脚的比较小的芯片,我们用热风枪或者焊枪都能够很容易的将它更换,但该案例中ROM集成在了主控芯片当中,并且主控芯片采用了BGA封装的形式,这给更换主控芯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需要非常精细的手工焊接技术,一旦操作不当将主控芯片损坏,那么该硬盘的数据就神仙难救了。

更换完主控芯片后,我们再拿到PC3000-UDMA上去测试,硬盘很快就绪,并且已经能够正常扫描各个物理扇区了,之后就是通过镜像功能将数据提取到一块完好的数据盘上从而完成数据恢复的工作。

恢复数据至今多年,一共只遇到两起这样的案例。东芝该系列硬盘出现敲盘的故障,99%都是由于磁头损坏引起的,由于电路板能正常通电,并且没有任何的烧毁痕迹,很难去判断到底电路板上哪个芯片出了问题。所以很多数据恢复人员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误区,在更换了磁头之后仍然敲盘就认为是磁头不匹配造成的,而并没有去一步步判断和验证其他出现故障的可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思维定势给迷惑了,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先假设,后分析,然后验证,最终判断出故障后解决问题。

本文首发于达思数据恢复公司网站:http://www.bnu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