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_第1张图片


作者: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在三国历史爱好者中有一个始终被热议的话题,那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提出的,是由汉中出兵进攻长安的作战计划,这项计划最终被诸葛亮否决。有不少人认为魏延的这项计划很高明,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关于出奇制胜的用兵原则,诸葛亮不用这项计划,导致了北伐最终的失败。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之后移驻汉中,作北伐的各项准备。北伐的对手是曹魏,实力远超蜀汉,为取得北伐的胜利,诸葛亮的做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北伐的首要问题是选择进攻路线,汉中与关中之间横亘着秦岭山脉,中间虽有数条小道通行,但道路崎岖,山势险峻。汉末以来,由关中攻击汉中的战役至少发生过两次,都是曹操统率的,但由汉中攻击关中还不曾有过。


关中与汉中间穿行在秦岭山中的古道有3条:最东边的叫子午道,与长安直线距离较近,出北面的午口即是关中平原,长安就在眼前,但此道最险;最西边的叫褒斜道,出北面的斜口是关中的郿县,即董卓当年筑郿坞之处,此道路途较远,但路况相对较好;在子午道与褒斜道之间还有一条傥骆道,因南口称傥、北口称骆而得名,此道几乎荒废,无法通行。要进攻关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从这几条古道出击,但具体走哪一条还古道,还需要分析各自利弊。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_第2张图片


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就攻击曹魏的具体路线与群下商议,魏延提出一个方案,建议从子午道出击:“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曹魏在长安的守将是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魏延认为此人怯而无谋,听说他率奇兵杀到,夏侯楙必然乘船而逃,夏侯楙一走,长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这些官员,自己一定能将长安城攻克,长安附近有横门邸阁的粮仓,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粮,足可以供人马食用,曹魏关外人马聚合好杀到长安最少得20天,到那时长安以西的关中地区早已被蜀军占领了。


这就是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内容,简单地的说就是以出奇不意的方式拿下长安。赞同魏延这项计划的人认为魏延久居汉中,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在蜀、魏军力严重不对等的状况下,弱小的一方应出奇制胜,《孙子兵法》就强调“以奇胜”,认为“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魏延的计划正符合这一精神。


但是,魏延的这项计划其实过于太冒险,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出奇不意,可上万人十多天里的军事行动不让敌人察觉,是不太可能的,曹魏一定会在子午道沿途派出很多侦察兵,一旦知晓蜀军动向,一方面会在山中依托险要地势进行袭扰和阻击,另一方面会调集重兵把守子午道的北口,让蜀军不能进入关中,这样以来,“子午谷奇谋”也就失败了。而即使费尽千难万险,做出重大牺牲,魏延最终能率领5000人马全部杀到长安城下,面对这座有数万魏军防守的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看起来也十分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非“奇谋”,而只是一次纯粹的军事冒险。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_第3张图片


但仍有不少人认同魏延的计划,一个理由是,诸葛亮否决了魏延的计划,而诸葛亮后来的北伐并没有取得成功,有人认为诸葛亮如果采纳了魏延的计划,没准就成功了,这个逻辑其实有问题,诸葛亮北伐固然没有成功,但不成功的原因未必就是进攻路线选择上的错误。另一个理由是,有人认为子午道是可以用来发起进攻的,后来钟会伐蜀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顺利占领了汉中,这个说法就更不对了,对于钟会伐蜀的行军路线,《三国志》其实说得很清楚:“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也就是说,钟会伐蜀走的其实并不是子午道,而是秦岭3条古道中的另外2条。


表面上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符合出奇制胜的特点,但它与《孙子兵法》关于“奇兵”使用的指导思想并不吻合。《孙子兵法》提出用兵有奇、正之分,奇与正成为古代军事理论中一对重要概念,所指较为广泛:在用兵上通常以遵守常规为正,灵活运用为奇;在兵力部署上通常以牵制为正,突击为奇;在作战方法上通常以正面作战为正,在敌人侧翼和后方作战为奇;在作战行动上通常以明击为正,偷袭为奇。曹操在为《孙子兵法》作注时提出:“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体现了出“奇兵”以制胜的特征,但《孙子兵法》在“以奇胜”之前还有一句“以正合”,也就说,常规战法和奇兵制胜必须结合起来,脱离常规作战的基础,一味出奇则未必致胜。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_第4张图片


魏延仅以5000人马去进攻长安,虽是一支“奇兵”,但缺少常规战法为基础,结果就成了孤军。长安的魏军守将夏侯楙虽不是一代名将,但也不至于看到区区几千人马就吓得弃城而逃,一旦夏侯楙不逃,魏延的计划就输掉了一半。而在冷兵器时代,将领们最怕的不是野战,也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即使是一座孤城,久攻不下的战例在当时也不胜枚举,袁绍攻东武阳,曹操攻雍丘,孙权攻合肥,诸葛亮攻陈仓,都是以数倍、十数倍的兵力进攻一座城池,要么久攻不下,要么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魏延想率5000人马攻下长安,几乎等于靠买彩票发财。所以,诸葛亮对魏延的这项计划“以为此悬危”,作为蜀汉丞相,肩上担负着蜀军将士的生命安危和蜀汉百姓的切身利益,诸葛亮不能去赌。


那么,后来邓艾从阴平道偷袭蜀汉为什么会成功呢?这其实正好符合《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精神。邓艾偷袭阴平道之前钟会率领的十多万大军已经攻下了汉中,蜀军以劣势兵力拒守在剑阁,有钟会大军的“正合”,邓艾才能“奇胜”,试想,如果邓艾仅率领数千人马就杀进了成都平原,而汉中还牢牢掌握在蜀军手里,这几千人别说灭蜀了,恐怕就只是来送死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孙子兵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对《孙子兵法》的误读,诸葛亮否决它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