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亦有homesick

已经来工作的城市一个多月了,我从未如此想家。

真的,此刻,我的心和我的头脑应该是空白的,好比代码中的void,空空如也,其实什么也没有,但什么也放不进去。

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好像什么也没想,什么也不能做,但一直是心绪不宁,思绪漂浮。

其实我也知道,不是第一次生病了,每年年底回家待上一段时间,年后回来上班,刚从家乡的列车上着地,风尘仆仆的推着行李到租住的小窝,心里便开始弥散着想家的思绪。

会想着昨天这个时候还有一家人的陪伴,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温暖而又轻松。

而此刻我是孤单一个人在外,回到家里也是清冷一片。于是,从这次离开了下家,就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回家。

成年人亦有homesick_第1张图片

这病一般要持续两三个月,唯有时间能化解,等到离别时间长了就便开始慢慢自身自愈。

我未必能准确说出来离别忧愁的来源,但是我知道,忧愁一直盘旋在我的心里,如同一股幽蓝色的小火焰,经久不息,特别是在无人、无事的时候,便会慢慢漂浮到你的心间。

每当出现这个病症时,我便开始想到一个词语:homesick。

第一次在接触到“homesick”这次词,是在一次英文阅读中,当时词汇量有限,通读整篇文章也无法准确理解到这次的含义,最后查询字典才完全get到含义,且深深感叹于翻译的贴切准确:Home+sick,翻译为“想家、思乡,乡愁焦躁的灵魂”。这个单词从此我便是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年人亦有homesick_第2张图片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追逐与焦虑,每个人与他人的离别,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得不离别的理由。幼年时候,父母一代更为迫切要解决的是全家人的生计,所以选择背井离乡的外出打工,离别在他们眼里虽然难受,但一家人吃饭和小孩上学才是更为重要,他们愿意舍弃陪伴去换取温饱。到我们这一代时,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选择了去更远的远方,

父母离别是为了疲于生存,他们没时间悲伤,也许忧伤难过更多是年幼的孩子;我们离别时是为了自身发展,成年后对父母和对家乡的依恋减少,所以离别与我们是轻松的,依依不舍的是年迈的父母。

而至于我,或许是个例外,即便是早已成年,早已在外多年,其实仍是不喜离别,亦是难以承受离别。我无比渴望家人在一起,我无比渴望温暖,无比渴望爱与关怀,仿佛他们是我的生命之重。

小时候看金庸的《神雕侠侣》,杨过在与小龙女分别16年中,自创学了一门神功,自己取名叫做“黯然销魂掌”,此掌威力无穷,只是平常使不出,只有在悲痛欲绝之际,才能发挥功力。当时觉得功夫虽好,名字却有点奇怪,对此不解。后面读诗,见到了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方才知晓杨过取名的深远寓意,离别之苦,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收集了许多经典乃至的描述离别的诗句,每次当我犯病时,便开始一次次的阅读他们,试图从他们身上获取到一些力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

亦舒曾在书里自白说道:我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我想这应该会是许多中年女性的向往生活,我也是迷恋这样的生活,最好是能在这几句话的后面加上一句:“最好回家永远有一盏温暖柔和的灯等我回家”,便是更为完美。

我不喜冷色调的灯,偏执痴迷于暖色调;我不喜欢黄昏,也不喜落日,大抵是觉得自己不爱离别;我希望每次外出回到家,家里有一盏温暖的灯,温柔静默地等着我的归来。

最后,祝愿天下苦离别之人:愿有人与你共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成年人亦有homesick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亦有homes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