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训练营】6组+小洁+被讨厌的勇气

生在这样的家庭,我只能…

文|6组小洁

在美国有个白人女孩,18岁时与一个非洲渣男未婚先孕,生下一个黑人儿子,21岁离婚,23岁改嫁到印尼,生下一个混血女儿,几年后又离了婚。两次婚姻均以失败告终的单亲妈妈,拉扯着两个不同爹的孩子。

很多人认为,她这样不幸的经历必然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创伤。

事实是,她不仅拿到了人类学博士,还是印尼经济研究专家,参加过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而且还培养出了两个高材生:女儿是夏威夷大学的博士,儿子奥巴马,当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在自传《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写道:“在我的生命里,母亲是独一无二的永恒。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都来自于我的母亲。”

面对不幸,你可以选择自甘堕落,得过且过,也可以选择发奋图强,努力向上。你的人生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你对自己负责了,你就拥有了很多权利,比如过得好的权利。

忍不住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正如书中所写:你的不幸,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

岸见一郎哲学家。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本书由其负责原案。

古贺史健:自由作家。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


《被讨厌的勇气》全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把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内容阐释得相当具体了。在这本书中,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活得自在,人生是每一个此时此刻的延续。


一、人生的烦恼


一个人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被他人包围着,都是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社会性的“个人”,阿德勒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其实,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周围的人并不是你的假想敌,而是你的小伙伴,你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理想的自己”。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道:“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来自以下两点:

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放下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这点相当多的人感同身受。很多家庭关系,乃至人际关系矛盾的原因就在于此:缺乏边界感。

有句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说的是与陌生人之间,因为关系疏远比较容易区分课题,但是当碰到关系亲密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犯混淆课题: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有位妈妈从小就喜欢钢琴,但是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一直没有机会去学习。

婚后,她有了一个女儿,她想:我一定要让我的女儿学钢琴。

于是,从女儿4岁起,她就给她报了兴趣班,让年幼的女儿去学习钢琴。

为了让女儿弹得更好,她严格控制女儿外出玩耍的时间,让她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练琴。

渐渐地,弹钢琴成了女儿的噩梦,她只要一坐在钢琴前就开始紧张,甚至内心感到痛苦。

在12岁那年,她趁家里没有人的时候用剪刀挑断了自己的手筋。她被送到医院后,医生感到非常吃惊,他问这个年幼的女孩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来这样伤害自己,女孩说:“因为我再也不想弹钢琴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父母,你未实现的梦想是你自己的课题,不应该强加于孩子。

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满足父母支配欲和控制欲的“物”。

即使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课题,强行要把两个人合为一体可能是亲密关系痛苦的原因之一。


二、被讨厌的勇气

有个女孩小时候妈妈对她特别苛刻,放学后姐姐出去玩,弟弟看电视,而她要做家务。仅仅因为她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有了外遇,而生她的时候,因为块头太快导致妈妈阴道缝了四针。

只要她在家里,爸爸妈妈总会吵架,妈妈一直认为她是个扫把星,不是打就是骂。

而女孩从小就学会极力讨好母亲,特别害怕妈妈说讨厌她。以前是抢着干家务活,长大后逢年过节给妈妈买衣服、发红包。

在单位上班对同事的评论特别敏感,最夸张的是她总觉得同事会在她上厕所的时候议论她。

真正的自由在于“被别人讨厌”,不再去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个女孩真正缺乏的是“被讨厌的勇气”,喜不喜欢是别人的课题,哪怕那个人是妈妈。

阿德勒反对一切的“纵向关系”,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他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一种“虽不同但平等”的伙伴关系。

在人际关系方面,每个人只能选择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中的一种。我们必须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即使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别忘了“课题分离”。

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谚语


三、活在 “此时此刻”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炼,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

有一天,释迦牟尼要进行一次长途的跋涉,长路漫漫,释迦牟尼累得精疲力竭,终于,眼看就要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他松了口气。

就在他心情放轻松的同时,他感觉到自己的脚下有一颗小石子磨得双脚很不舒服。那颗石子很小,小到让人根本不觉得它的存在。其实,在刚开始赶路时,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不断地刺痛着脚底,让他觉得不舒服。

然而,他一心忙着赶路,不想浪费时间脱下鞋子。直到这时,他才停下急切的脚步,心想着:既然目的地已经快要抵达了,干脆就在山路上把鞋子脱下来,把脚下的小石子从鞋子里倒出来,让自已轻松一下吧!

就在他低头弯腰准备脱鞋的时候,他的眼睛不自觉地瞄向路边的水光山色,竟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

当下,他领悟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自己这一路走来,如此匆忙,心思意念竟然只专注在赶路上,甚至完全没有发现四周优美的景色。

他把鞋子脱下,然后将那颗小石子拿在手中,不禁赞叹着说:“小石头啊!真想不到,这一路走来,你不断地刺痛我的脚掌心,原来是要提醒我,慢一点儿走,注意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啊!”

有人说,你怎样度过一天,就怎样度过一生。

阿德勒否定计划的人生,我们应当活在此时此刻。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等时机一到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当你真心诚意的、用心的对待此时此刻,每一个此时此刻积累起来就叫人生,所以当你用心对待每一个此时此刻,你就等于真心诚意的度过了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写人生训练营】6组+小洁+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