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个历史常识(春秋终篇)——做个会讲故事的父亲

每晚一个历史常识(春秋终篇)——做个会讲故事的父亲_第1张图片
苏州城墙

春秋后期(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03年)

第八十七夜 晏婴相齐(公元前556年)

  •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常被称晏子。齐国莱地夷维人(今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春秋后期外交家、思想家。
  • 生平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头脑机敏,能言善辩,说话可以令人无法招架。晏婴平时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内辅国政,屡谏齐侯。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使齐国名扬诸侯。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馀年。
  • 去世 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重,在柱子上凿了个洞,把一封信放在里面,对他的妻子说:「楹语也,子壮而示之。」不久,晏婴病逝。待儿子长大后,打开信,信上写:「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第八十八夜 子产相郑

  •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他是郑穆公之孙,前554年为卿,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前522年。历史典籍以其字“子产”为通称,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国侨”等。
  • 子产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为田洫,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其政治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子产堪称春秋时执政者的楷模。
  • 在世界观方面,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他认为天体运行的轨道与人事遵行的法则互不相干,否定占星术能预测人事。但子产仍保留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厉。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对形神关系的初步探讨。他还提出了人性观念,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 ,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探讨人性问题的开端。

第八十九夜 伍子胥奔吴

  • 伍子胥(-前484年)(胥,音须),名员(员,音云),字子胥,以字行。春秋时期楚国椒(今安徽阜南焦坡镇)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先袓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
  • 生平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被奸人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伍奢被监禁时,楚平王要伍子胥与其兄伍尚前往迎救,否则便杀了他们的父亲。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杀其父子,劝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为父报仇,但伍尚不忍见父亲被害而不救,还是前去相救,果然不久就和伍奢一起被处决了。此时伍子胥欲逃往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只好作罢。之后他因太子建在宋国,遂投靠之,但宋国内乱,只好与太子一起奔郑。在郑国,太子建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反的意图被郑定公知晓而被杀,最后子胥只好奔吴。途中过陈国欲出昭关到吴国。楚平王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他的画像,贴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官吏加强盘查。伍子胥逃到吴楚两国的交界昭关时,昭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他一连几夜愁得睡不著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遇到一个人叫东皋公(名医扁鹊弟子),很同情他的遭遇,把他接到家里躲藏。东皋公有个朋友,长得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人逮住了假伍子胥,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守关的官吏认不出来,就让他矇混过关了。伍子胥出了昭关,怕有追兵赶来,急忙往前奔跑,但遇到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正著急时,江上有个老渔夫划著小船过来,把他渡了过去。过了大江后,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夫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送给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渔夫回答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的米粮作为赏金,还答应封告发者为大夫的爵位。我不贪图赏金、爵位,怎么还会贪图你的宝剑呢?」伍子胥逃出楚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不久就生病了,此时盘缠用尽,只好拖著病躯,沿路乞讨。在吴国,伍子胥结交专诸与要离(注:两人都是四大刺客中的人物,其中专诸刺杀僚用的就是铸剑大师欧冶子的鱼肠剑,笔者在苏州动物博物馆见过鱼肠剑,不知是不是当年那把了),并使专诸刺杀吴王僚,协助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其后又令要离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阖闾重用伍子胥,并用伍子胥发掘的孙武为元帅,发兵击败楚国,破楚首都郢;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
  • 前496年,阖闾与越王勾践大战,中箭,阖闾伤脚拇趾,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并托伍氏辅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称相国公。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抗越」的主张,前484年便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子胥在愤恨之馀,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阖闾大城,今苏州城)上,亲眼看著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著抛弃于钱塘江中。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伍子胥有一子被托付于齐国的鲍氏,后来别为王孙氏。
  • 贡献 1、建立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城;2、建立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城二代城(前492年到1645年的城池)(和今天的三代城几乎重合,也是三代城的基础。)3、举荐孙武(兵圣,《孙子兵法》作者)
  • 传说 由于伍子胥尸沈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与食粽子。也因为其忠心为国,却惨遭赐死且沈尸水底,后人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王充《论衡》也说:「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另一说法:传说伍子胥身有三宝:须发为中空,牙齿为一整块,肋骨也为一整块。其父兄为奸人杀害后,悲愤之下一夜白了头,过昭关时,为避免守将发现自己有特徵的牙齿,便装成聋哑人,当别人问他姓名时,他便指天(天为八卦中的乾),守将便知他姓乾,后来他为感谢此字,便让其一子改姓为乾。现在监利县有很多姓乾的均为其后人,此姓较为稀少,郡望为「天海」,现在主要分布于湖广、四川、江西、安徽一带。

第九十夜 王子朝之乱(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05年)

  • 背景 面对春秋后期群雄争霸的严峻形势,东周君臣依然不思奋发图强。王子们争宠以夺嫡,大臣们视废立为儿戏,因此宫廷政变不断。发生在东周的王子朝之乱持续十几年,更使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王子朝,原名姬朝,是周景王姬贵的庶长子。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单旗、刘卷违先王遗诏,刺杀顾命大臣宾孟,引起满朝文武的愤怒。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集合家兵,以南宫极为帅,攻打单旗、刘卷,周悼王命令平叛,但他不得人心,刘卷率领的王室军队很快被击溃,周悼王逃出洛邑,向晋国告急。诸大臣立王子朝为王。
  • 过程 晋国闻周王室大乱,遣大夫籍谈、荀跞率军队渡过黄河,直逼洛邑。王子朝见晋师威猛,无法取胜,遂带百官迁居于京(今洛阳西南)。晋国军队护送周悼王入居王城。周悼王猛借兵复辟,不得人心,一日三惊,当年冬天忧惧而死。单旗、刘卷拥立周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姬匄)为王,是为周敬王。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周敬王派兵迎战。周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今孟津金村附近)。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周敬王为东王。东、西二王互相攻杀,数年不决。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周敬王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于是王城民众人心悚惧。周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等携周之典籍奔楚。周敬王入居成周。至此,王子朝之乱初步平定。
  • 结果 公元前504年春,王子朝之余党儋翩在周作乱,郑国助之,为之伐周六邑。鲁国奉晋国之命,讨伐郑国,晋国以大夫阎没率军入周,助周戍守。是年冬,儋翩率众起事,周敬王逃出成周,居于姑莸(周邑)。次年,晋国军队攻取王城,迎周敬王入居。然后,又攻取叛军控制的谷城(今孟津县横水东)等地。至此,王子朝之乱才彻底平定。

第九十一夜 鸡父之战(公元前519年)

  • 鸡父之战,是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夏季,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国为夺取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大败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的作战。在战争中,吴军(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抓住战机,灵活用兵,以情报与谋略配合作战、出奇制胜,夺取州来。此战后,楚国在战略上居于守势。
  • 背景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在宋国大夫向戍倡导下,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许、宋、邾、滕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春秋第二次弭兵会盟,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晋、楚、齐、秦四个强国,因国内矛盾激化,国势趋于衰弱,放慢了对外扩张、争夺中原霸主的步伐。偏处于长江流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来,加入中原争霸的行列。吴国是春秋时期一个新兴的国家,原本是楚国的属国,自吴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的需要,采纳楚国亡臣屈巫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侧面打击楚国,牵制楚国的北上。日渐强大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作为战略打击的目标,因此同晋国结盟,摆脱了与楚国的臣属关系,并积极动用武力,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自寿梦至吴王僚的六十余年间,吴楚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但吴国因溯江攻楚困难及淮河流域为楚国控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地处淮河域中心的州来,与东面的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面的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互为犄角,成为吴国难以逾越的障碍。州来虽曾先后两次落入吴国之手,但却复为楚国所据。
  • 鸡父之战的失败是对楚国的一次沉重打击,使吴国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域资本。自此楚军很少主动出击吴军,基本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争霸战争中逐渐陷入被动。终于在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的柏举之战被吴国以少胜多,攻破首都,元气大伤。

第九十二夜 柏举之战(公元前506年)

  •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孙武出奇策),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 战争结果 吴军攻占郢都后,进行了屠城,到处烧杀抢掠,引起了楚人的仇恨。楚昭王出逃后,先逃到云梦,再逃到郧国,郧公之弟企图谋杀楚昭王,结果楚昭王流亡到随国,方才安定下来。伍子胥进入郢都后,寻得楚平王之墓,开棺并鞭尸三百,又寻找楚昭王。随国收留楚昭王,阖闾命随国交出,但随国因为占卜结果不利而拒绝。申包胥得知伍子胥鞭尸,派人指责伍子胥,并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春到秦国求救。秦哀公命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败吴军于沂,楚将子西也率兵于军祥击败吴军,秦楚联军也灭亡了吴的属国唐国。此时,越国乘吴国内空虚发兵进袭吴都,夫概又企图夺取王位,吴王阖闾被迫于同年九月撤离楚地,引兵东归。楚国虽然复国,但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 战争影响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吴国在经过6年的“疲楚”战略后,一举战胜多年的强敌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空前的创伤,从而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九十三夜 堕三都(公元前498年)

  • "堕三都"。此处之"堕",通“隳”(huī ),意为毁坏城墙。周朝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建立了这条规定。但是,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末的诸侯国鲁国中的三位国相“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不理这条规定。儒家学者孔子对这一幕很看不过去,所以联手国君鲁定公开始了“隳三都”行动,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但推去两位国相的城墙后,齐国军队守在了鲁国境外不远处,如果鲁定公带军队去推掉最后一位国相的城墙,齐国就会攻进首都来,堕三都行动就此半途而废,同时也暴露出孔子和三桓成为了敌人,孔子不得不中断仕途和救国理想,与弟子们踏上了周游列国的道路。

第九十四夜 槜李之战(公元前496年)

  •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五月,越王允常死去,吴王阖闾积多年的怨愤,乘丧起兵伐越。越嗣王勾践率兵抵御,双方在槜(zuì,音醉)李(今浙江嘉兴县西)摆开战场。勾践见吴军阵势严整,命令敢死队冲锋,为吴军擒获。再次组织敢死队冲锋,又为吴军所擒,而吴军阵势仍然岿然不动。勾践见二次冲锋不能成功,另派罪人排成三列,各持剑注于颈上,走到吴军阵前说,现在吴、越二君交兵,臣等违犯了军令,在君的队列前面行为不果敢,不敢逃避刑罚,谨敢自首而死,于是都自刎而死。吴军注目观看,惊骇不已。勾践抓住机会,突然进攻,大败吴军。越大夫灵姑浮挥戈攻击吴王阖庐,斩落他的脚趾。阖庐身受重伤,在败退途中,死在陉地,距槜李仅七华里。阖庐临终命其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槜李之战,虽然以吴败越胜告终,但当时吴国领土广大,兵强马壮,实力远超过越国,越并不是吴国的对手。然而,越却战胜了吴国,这就教育了吴国的执政者,要争霸中原,必先灭掉越国,以扫除后顾之忧。

第九十五夜 夫椒之战 卧薪尝胆(公元前494年)

  •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 争议:“卧薪尝胆”最早源于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主角到底是夫差还是勾践,也莫衷一是。

第九十六夜 黄池之会(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称霸)

  • 黄池之会是春秋末年吴国倾全国之兵逐鹿中原与晋会盟的一次历史事件。吴国在西破楚、北败徐、齐、鲁之后成为东南一霸。遂向西北进军,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南)。吴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在吴王夫差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时,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吴都姑苏为越偷袭。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伐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第九十七夜 田恒弑君(公元前481年)

  • 田成子,名恒,汉朝为汉文帝刘恒避讳,称为田常。是齐国田氏家族的首领之一,为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领,承袭父亲田乞担任田氏家族首领。前485年,田成子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成子和阚止(又名监止,字子我)任齐国的左右相。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田成子的封邑,大于齐平公能管辖的地区。史称田成子选齐国女子身高七尺以上为姬妾,后宫以百数,而不禁宾客舍人出入后宫。在田恒死的时候,有七十个儿子。田恒死后,儿子襄子田盘继位。

第九十八夜 越灭吴之战(公元前475年)

  • 越袭吴都之战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命王子地、王孙弥庸辅佐太子友守国,自己亲率国内精兵北上,与晋在黄池(今封丘县西南)争盟。越王勾践趁此机会,发习流(水军)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及诸御千人讨伐吴国。兵分两路:一路由范蠡、舌庸统帅,循海而逆入淮河,以断绝吴兵归路。另一路由勾践统帅,逆吴江而上,攻击吴都姑苏。公元前482年6月11日,勾践先头部队由畴无余、讴阳率领,先攻至吴国郊区。吴将王孙弥庸看见越军打着他父亲的“姑蔑之旗”,即要求出战,吴太子友不允许。但弥庸不听,于公元前482年6月20日率兵五千出击,在王子地的协助下,双双得胜。弥庸俘获畴无余,公子地俘虏讴阳。勾践大军赶到,王子地则入城防守。公元前482年6月21日,两国再次交战,越军大败吴师,俘虏吴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公元前482年6月22日,越军攻入吴都,焚毁姑苏台,尽获吴国大舟。吴派人向夫差报告国内败讯。夫差为防止此事泄露,在帐幕中连杀七名使者灭口。公元前482年7月6日,夫差在黄池摆下赤、白、黑三个万人大方阵,以兵威胁晋国,争得先歃血主盟的角色,然后回师。吴军回国后,因都城已失,士卒疲惫,无力再战,就派太宰伯嚭向越求和。勾践见吴军主力尚存,遂于吴国媾和后班师。此战过后,吴国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夫差佯作息民姿态,暗中作战争准备,企图恢复力量复仇。
  • 笠泽之战 公元前478年,吴国遭受旱灾,“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人民移往东海之滨,以就蒲蠃之食。越大夫文种乘机献伐吴之计。勾践接受文种之计,起兵伐吴。临行简选精兵,命一家兄弟四、五人在军中者返回一人,命将患疾病者、老弱者、智力不足以听命者遣返归家。同时斩杀畏缩不前者。号令军中:有“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者,“身斩,妻子鬻”,以统一号令,使全军皆有致死战斗之心。越王勾践使用的剑 [30]勾践率越军大举攻吴,吴王夫差则率军到笠泽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淞江)抵御。吴在江北,越在江南,两军夹江水布阵。入夜后,勾践抽出部分兵力组成左、右两队,令左队溯江而上五里,就地待命;令右队顺江而下五里,就地待命。夜半,令左、右两队鸣鼓渡江,在水中央待命。吴军获讯越军分两队渡江,准备夹击吴军,不等到天明,也将军队分为二部,以抵御越军。越王遂率三军,以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主力,偷渡过江,不鼓不噪,突袭吴中军,吴中军大乱,于是溃败。越左、右队趁势渡江追击。吴军三战三败,退保吴都。吴国大片土地落入越国之手。笠泽之战过后,吴越两国军事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越国已占有绝对优势。
  • 越围攻吴都之战 公元前475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越军包围吴国三年,吴军不战自溃。吴王仅率亲近卫士与大臣,突围西上姑苏台,派王孙雒向勾践请和。勾践不忍心灭吴,准备答应媾和。范蠡谏阻勾践说:“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勾践醒悟,拒绝吴国的求和。范蠡率兵攻下姑苏之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东(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之翁山),赐给夫妇三百人,以奉养天年。夫差叹息说:”孤老矣,焉能事君?“随即自杀,吴国灭亡。
  • 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勾践把吴国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把淮河上游的土地送给鲁国,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勾践遂号为霸王,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第九十九夜 徐州会盟(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称霸)

  • 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的时候,琅琊作为继会稽(今绍兴)之后越国的国都。当时,越国趁吴王率军攻打晋国之机,出兵截断了吴国的后路,从而灭掉了吴国,疆域北扩到了琅琊地区。至此,年逾五十的越王,在徐州与诸侯会盟,与诸国共同尊辅周室,当上了春秋最后一代霸主,被周元王封为“越伯”。但此时,已历经200余年的春秋时代也走到了尾声。两年后的一个冬天,越王勾践卧病不起,死于琅琊。琅琊作为越国国都,一共延续了二百多年,最后被楚国吞并。

第一百夜 晋阳之战(公元前455年)

  • 晋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晋国四大世族大夫,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之间的一场战争。最后智伯被后三者围剿而死。
  • 春秋战国之际,实力强大的智伯担任晋国正卿,政权在手,威逼韩康子、魏桓子割地一百里后,又向赵襄子索地,赵襄子拒绝。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智伯攻击赵氏,令韩康子、魏桓子出兵,于是智、韩、魏三卿合兵。赵襄子败退,纳谋臣张孟谈建议退守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固守,智伯三月不能下,又围困晋阳一年有馀。十六年(前453年)遂引晋水(汾水)淹灌晋阳城,「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军民饥病交加[2],十分危急。智伯看见水攻的成效非常好,得意地说:「起初,我不知道水可以灭亡他人国土,现在我己知道了。」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听闻此语非常恐慌,互作暗号,因为魏氏的安邑城,韩氏的平阳城都有可能是智伯下一个水攻的对象。赵氏水困已久,无法续守,遂派谋臣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张孟谈于是告诉韩、魏之君曰:「唇亡齿寒,智伯率领你们两位来攻击赵氏,赵氏快要灭亡了,接下来你们两位也要被智伯当成攻击的目标了。」韩、魏本来就对智伯的嚣张跋扈非常愤恨,决定倒戈起事。于是三方密约,决定共同攻灭智氏。韩、魏于是背后联手,打破堤防,放水倒灌智伯军营,赵军攻入擒杀智伯,并将他的头骨拿来当饮酒之首爵。讽刺的是,智伯深知水攻的厉害,却被水攻而灭亡,从此晋国由韩、赵、魏三家称霸,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第一百零一夜 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

  •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氏族将晋大夫势力所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为诸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馀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 晋无公族 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而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到晋成公时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对于作乱的异姓卿大夫没有可靠的制约力量。
  • 六卿 晋文公、晋襄公时,狐氏、赵氏、先氏、郤氏、胥氏等氏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氏、魏氏、栾氏、范氏、荀氏等强大世族。春秋中期以后,十馀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 分晋 前434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馀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赵襄子因为取代了伯鲁的太子地位,于心不安,立伯鲁之孙赵浣为继承人。但襄子死后,其子桓子驱逐赵浣而自立为君。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是为魏文侯。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韩景侯。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册命,与晋侯并列。此即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前349年,韩、赵二家瓜分晋侯剩馀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 争议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又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晚一个历史常识(春秋终篇)——做个会讲故事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