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译议《通典》(9)

小吏译议《通典》(9)

卷十四 选举二

历代制中(魏 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原文及翻译:

  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错杂,详覈无所。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又制:郡口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其有秀异,不拘户口。(初,曹公时,魏府初建,以毛玠、崔琰为东曹掾史,铨衡人物,选用先尚勤俭。於是天下士人皆砥砺名节,务从约损。和洽言於公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检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仪,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不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伪矣。")其武官之选,俾护军主之。黄初三年,始除旧汉限年之制,令郡国贡举,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

  曹丕当魏王时,魏蜀吴三方鼎立,人民群众(因战乱)四处迁徙流浪,士农工商四类人混在一起,无法详细考察他们的情况。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因为朝廷无法把优秀人才都选用起来,而设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都设置中正,来确定选用的人才,选择州郡中贤能而且善于识别干部的人担任,区别人物间的不同,排出高下次序。又规定:郡人口十万以上的,每年推荐一人,如果有特别优秀不同常人的,不拘泥于户口规定。(此前,曹操时,魏王刚开府,任命毛玠、崔琰为东曹掾史,评判铨选人才,选用的人优先考虑是否勤俭。于是天下的士人都砥砺名节,特别注意节约。和洽对曹操说:"天下大的权柄,在于职位与人才,不可以用节检一个标准加以限制啊。过度的节俭朴素,要求自己则可以,以此为标准判别他人,就会错过很多人才。现在按照朝廷礼仪,官吏中有穿新衣、乘好车的,不能说他们不廉洁,甚至于让士大夫们故意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藏起车马服饰,朝廷相府的大官有的甚至自己拎饭盒水壶,来衙门上班。凡是树立教化榜样供世俗学习,贵在中庸,以便执行下去。现在推崇单一的难以实行的标准,用来约束不同的人群,即便人们勉力为之,也必然会疲惫不堪。古代教化大行,只是注意通人情而已。凡是标新立异的行为,则包藏虚假。")而武官的选拔,由俾护军负责。黄初三年,才解除旧汉朝限制年龄的规定,命令郡国推荐人才,不限制年龄,书生掌握儒家经典,官吏掌握公文法律,推荐到中央后都先进行试用。

  自明帝太和之后,俗用浮靡,递相标目,而夏侯、诸葛、何、邓之俦,有四聪八达之称,帝深所嫉之。於是,恶士大夫之有名声者,或禁锢废黜以惩之。吏部尚书卢毓奏曰:"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久废,而毁称相进退,故真伪混杂也。"帝遂诏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之法,以考覈百官。(具考绩篇。)

  自魏明帝太和年间之后,社会上崇尚浮夸奢靡,相互标立名目获取名声,夏侯玄、诸葛诞、何晏、邓飏之辈,有四聪八达的称号,魏明帝十分讨厌他们。于是,对于博取名声的士大夫,通过罢官、取消做官资格等方式来惩罚他们。吏部尚书卢毓上奏说:"古代用上奏或回复公文来看文字水平,用公开试用的方式来衡量功绩。现在干部考核的法令废弃已久,而通过诋毁称赞相互谋求进退,所以真假评价混杂在一起。"魏明帝于是让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的法令,用来考核百官。(参见考绩篇。)

  齐王嘉平初,曹爽既诛,司马宣王秉政,详求理本。中护军夏侯玄言曰:"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於台阁,上之分也;孝行考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夫欲清教审选,在明其分叙,不使相涉而已。今令中正但考行伦辈,辈当行均,斯可官矣。行有大小,比有高下,则所任之次亦涣然别矣。奚必使中正干铨衡之机於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於上,上下交侵,以生纷错哉?且众职之属,各有官长,但使官长各以其属能否献之;台阁则据官长能否之第,参以乡闾德行之次,拟其伦比,勿使偏颇;中正则唯考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而总之於台阁。官长所第,中正辈拟,比随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称,责负在外。则内外相参,得失有所,庶可静风俗而审官才矣。"兼请除重设之官,定服制之等。宣王辞不能改,请俟於他贤。(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兵兴,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徵源流,虑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取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或自五退六,自六退七矣。是以吏部不能审定覈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谓免乖失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南朝至於梁、陈,北朝至於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讨其根本,陈寿魏志言之太略,故详辩之也。蜀先主既没,诸葛孔明秉政,惩恶举善,量材授任,不计资叙。时犍为郡守李严以杨洪为功曹,严未去郡,而洪已为蜀郡守;洪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策,洪未去郡,而祗已为广汉郡守。后李严、廖立皆得罪於亮,或废或徙,闻亮卒,垂泣发疾,以至於死也。)

  齐王曹芳嘉平初年,曹爽被杀之后,司马懿秉政,详细探求真理的本源。中护军夏侯玄建议说:"政府评判并使用人才,是国家的权柄啊。所以铨选评价的职能只能由尚书台机构实行,这是上面应有的权力啊;孝行通过民间舆论考核,优劣通过基层确定,这是下面应尽的职责啊。凡想要纯洁指导思想审慎选拔官员的,在于明确他们不同的区别分类,不同类别间不相互干涉罢了。现在让中正官只考核品行排定资格,资格相当品行差不多,这就可以当官了。品行有好差之分,比较有高下之别,则所委任当官的次序也就完全不同了。这必将使处在下级的中正官干预评价铨选官员等重要工作,而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在上面要委任一些官员,上下权利相互交叉干预,矛盾错误就会产生。而且各个官员的隶属机构,各有长官,只要让长官各自根据属下的能力水平推荐;尚书台则根据各单位长官的能力水平排序,参考以群众对其品德行为的排序,草拟他们相互间的比较情况,不要让结果偏颇;中正官则仅仅考察他们日常行为,区别高下,审定等级,不要让其升降,最后由尚书台总把关。长官排定的次序,中正拟定的等次,按顺序接连使用。如果他不称职,责任在外庭。则内外相互参详,得失有所依据,大概才可以平息浮躁的风俗而审查官员的才能吧。"同时建议精简重复设置的官职,制定不同等级的服饰和待遇规范。司马懿拒绝了建议,不变改制度,让他等其他贤人执政时再议。(编者按,九品中正制,最初因为东汉建安时天下战乱,士族大家很多都逃离了故乡,想要从原来的方式征召人才,一般而言很难都进行委任,曹魏替代了汉朝,州郡县都设置大小中正官,各自由当地人在各府的公卿和台省的郎官中德才兼备的人来当,评判所管辖的人物,定为九个等级。如果有言行表现特别突出的,就提升他的等级,像从五品升四品,从六品升五品;傥若有人在道义上有所亏缺,就下降他的等级,像从五品退六品,从六品退七品。因此,吏部不能审定复核天下官员平民谁是人才,都委任中正官评定等级,根据结果委任官职,辩解说是能避免违背常理以及钻法令空子的情况。由于只认他们的门第,而不再辨别他们的贤愚,所以刘毅说:"下品的人没有出自士族大家的,上品的人没有出在平民人家的。"南朝一直到梁朝、陈朝,北朝一直到北周、隋朝,选拔官员的方法,虽然互相间有所微调,一直延续九品中正制直到隋朝开皇年间才作废。讨论他的根本缘由,陈寿在三国志魏志中说的太简略了,因此这里详细的加以说明。蜀汉先主死了以后,诸葛亮执政,惩罚坏人选拔好人,根据能力委任官职,不计较资历。当时犍为郡守李严用杨洪担任功曹,李严还没有离开郡守的位置,而杨洪已经担任蜀郡太守了;杨洪门下的书佐何祗有才略,杨洪还没有离开郡守的位置,而何祗已经担任广汉郡太守了。后来李严、廖立都被诸葛亮治罪,或者免职不得启用或者流放,听到诸葛亮死了,哭着悲痛到生病,一直到死去。)


小吏杂议:

  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在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中,作为先进文化被北朝各少数民族广泛学习。现代研究的人很多,但正史上直接的记载却很简略。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言以概之,“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这样的制度,好处是阶层基本没有流动,社会处于稳态,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有利于“维稳”;坏处是社会缺乏竞争,自然没有动力进步,对外战争时显得软弱不堪。这种制度的成因,小吏认为是东汉末年舆论影响选人用人,后世痛定思痛进行的一种制度改造尝试(具体将在党锢之祸一文里延伸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小吏想讲一下选人用人的标准问题。前文,小吏提到过国家用人标准不同于企业里招聘,政治性是第一位的,实用性是第二位的。何为政治,国家提倡遵守等级秩序,那么就找思想忠孝言行符合礼仪的人;国家提倡和平建设不再打仗,那么就多找书生,少找军人等等。按政治标准选出来的人,能力并不一定强,临民理政可能会出问题。于是在实践层面,往往又退回到强调实用性,比如上一篇提到的东汉左雄改制,实际上从考察政治标准——孝廉,变成了考试实用标准——学术和公文写作能力。只有曹操同学不走寻常路,发布三道求贤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也可以入选,把桌子底下的做法放到桌面上来了,一抹异样的亮色,历史上别无二家。

  其原因是大形势的考量。毛玠、崔琰负责选人,优先选用勤俭的人,这其实是好事,而且实际也起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是符合政治要求的。和洽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当时不是和平年代,急于用人,更需要找实用性人才,而三国对于人才的竞争很激烈,如果宣传上再高一些虚假的面纱,可能人才就跑到敌对势力那儿去了。

  此外,和洽还提到一个问题,就是选人时道德标准不能过高。我们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前提是其上和其中都能做得到。超出常人所能的道德要求用来修身养性、砥砺自身品格是有价值的,作为一把尺子去衡量别人,特别用做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只能撕裂社会认知,适得其反。所谓“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既有选人执行时渎职腐败的问题,也有选人标准本身定得过高的问题。举例来说,古代有所谓的二十四孝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集中在两汉魏晋时期,有些内容现代人看来很变态,不是正常人所为,为什么,就是两汉魏晋以孝选人的标准畸形,造成了病态的社会心理。父母去世,不哭得吐血、形销骨立就不算孝顺,最好还要在墓边搭个小屋守墓,三年以内因为悲伤啥都没有心思干。这样的要求,即使个人有意愿,也需要家底丰厚才能做到,普通农民和平民是不可能的,因为三年不干活早就饿死了。所以,小吏觉得应该多宣传宣传杨善洲那样的干部,他既是一名优秀的党员,思想道德能力过硬,治家过硬,又有自己的难处,有妻子对他的不理解,有得奖后一半钱捐款、一半钱留给农民老婆的“小私心”。而不是把一些典型搞得不食人间烟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吏译议《通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