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些孩子只要有开门声音就会醒来,无论声音多么轻,而另一些孩子即便是在狂欢节上也能睡得很好。每个孩子对感官输入(触觉,味觉,视觉,嗅觉,听觉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这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一种处理感官信息并对周围世界做出回应的独特方式。在STELLA  CHESS 和 ALEXANDER THOMAS,等研究人员相信,很多性情特点都是天生的,是每个孩子大脑“固定回路”的一部分。然而,父母们和婴儿或者学步期孩子的互动方式,似乎对这些天生的倾向实际如何发展有强烈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态度,行为和做出的决定会随时间和经历而发生变化,但性情似乎伴随我们终生。性情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它们只是不同而已。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AYRES 博士提出感觉统合是脑神经、神经心理和生理学为基础的理论。 通俗讲感觉统合是生命本能,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拥有视、听、嗅、味、触及平衡器官,通过中枢神经分支和末梢神经分支,将信息传入大脑各个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信息整个做出决策,再通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器官的动作,成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

举例:当我们遇到一个对我们热情打招呼的外国人时,首先眼睛会看到这个人的外貌、表情和动作,然后耳朵听到对方打招呼的语言、语音和语调。这些信息将因为个人感觉统合发展状态不同,而传给大脑不同信息,或者大脑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e-BABY发自App


   对于敏感的人,大脑接收到眼睛和耳朵传来的信息时,可能会引起过度害羞或紧张情绪,于是神经系统下令给身体做出逃跑、闪避或者僵住的动作。或是大脑产生过于防御的猜测和决定,认为这个外国朋友可能另有企图才会对我打招呼,而下令身体做出防御准备。

   对于迟钝的人,当眼睛和耳朵将信息传入大脑时,在大脑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前。就已经面无表情或满脸疑惑地和对方擦身而过,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几秒钟,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大脑才接收到信息,或整合全部信息,然后做出决策和反应,但外国朋友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对于感觉统合良好的人能很快把眼睛和耳朵所接收到信息正确无误地传输给大脑,大脑根据过去的感觉经验留存下来的记忆对比,了解到对方的开放和热情,于是及时下令给我们的脸部及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做出匹配当下情景的行为反应,也回馈对方一个热情的微笑和问候。

    感觉统合文字源自《有能力的爱》,其实我个人先学习正面管教和个体心理学,后来因为偶然机缘接触到感觉统合时也爱上了它,因为它从神经和生理的角度解析了人的心理和行为。跟个体心理学的私人逻辑的描述殊途同归。不同的人面对不同事情会有不同的阐释。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惠心千爱发自App

       而且这个理论从生理和心理双重让我深信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影响到身边的人调整他们的状态,尤其是孩子。

   理解孩子的性情并不意味着“o,原来TA是这样”而是理解后,能够通过爱心、鼓励以及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来帮助孩子培养了接受的行为和技能。比如敏感的宝宝不喜欢嘈杂的环境,他们在公交车或者商场人多时会哭会闹会抓狂,此时尊重这个孩子的需要以及“环境需要”(意味着行为必须符合当时环境的需要)。

    其实要做到和善坚定,又鼓励到孩子。我们父母还要了解自己的“个人风格”,而且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和孩子的性情不会那么容易匹配。比如说我家小宝是较为敏感,我是略显迟钝,我带他坐公交车,他哭我就没有感觉。姥姥也属于敏感,他哭姥姥就会抓狂,就会吵他,被吵的小宝在车上就会撕心裂肺的哭,于是姥姥和小宝就进入一个闭合循环。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性情的了解,帮助我们做出调整并建立一种更高的契合,关键在于找到“平衡”。比如,我迟钝小宝敏感,我理解他的哭闹,只要抱着他安抚他,或者带一些小玩具分散他因为人多而产生的焦虑。姥姥敏感小宝也敏感,姥姥理解小宝哭闹,也理解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担心别人的眼光看法,同样也可以带着玩具或者其他的可以缓解小宝焦虑紧张的物品,同时也可以提前告知,车上人多我们先准备些东西,到时候在车上可以玩。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确定,什么是对家里每个人都管用的方法,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人的需要,(因为父母没有能量,情绪暴躁,对一个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儿),对于一个紧张的孩子大喊大叫、威胁或者完全无视,是完全没有帮助的。

     还有一些孩子似乎比较固执,不容易从一个活动过度到另一个活动,需要照顾人做出非常耐心的准备。事先计划,提前告知可以让事情顺利过度。一个敏感晚上不能入睡的孩子,我们可能就要提前把环境布置温馨,安静。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个体心理学为大家提供一个好消息,父母和孩子能够相互适应。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者艾尔丝博士也说明我们的大脑神经能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回应和适应;而耐心、体贴、和爱能够帮助我们每个人学会彼此影响,找到平衡需要时间和练习,不过学会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独特性情,将会为我们双方在未来若干年中都受益匪浅。

   时间和经验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对生理感觉和刺激的敏感度。

  1.孩子喜欢嘈杂的声音和音乐,还是会变得烦躁不安?他会盯着明亮或闪烁的灯光看,还是会把脸扭到一边?

2.他是会狼吞虎咽地吃下新的食物,还是只吃一小口(或者全都吐出来)?

3.他喜欢被抚摸和拥抱,还是会扭动身体躲避这种过多的接触?

4.害怕独处或特别怕黑,对陌生环境安全感建立缓慢。

5.固执,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与人合作。

6.对某些材质物品不敢碰触,例如:绒毛类、湿泥巴、颜料、不喜欢在草地玩等。

7.对于计划或结果的改变很难忍受,幼儿时期对此类情况常会要求【重来】或者【复原】也是属于秩序的敏感。

8.对大的声音异常害怕和恐惧,例如打雷,机器,鞭炮等。

以上仅做参考。

触觉敏感的孩子有优势:

1.头脑反应灵敏,学习力很强。

2.记忆力很强,过目不忘。

3.警觉外界变化能力强。

这些优势适度使用事半功倍。敏感的孩子容易紧张,比较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担心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他们会承担太多压力,让人有时候觉得他们抗挫力较弱。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何处理?

不同性情和行为模式的父母会有不同的效果。即便有了对孩子的理解并出于最好的意愿,大多数父母还是会时常因为孩子的性情和行为而经历内心的挣扎。我们可能就缺乏耐心,或者陷入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被动反应,而不是思考后的主动行为。(我为了养育孩子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但是也会经常出现失控场景)。意识到和理解,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变得很完美,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犯错误之后有时间冷静下来,就需要道歉,然后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儿童心理学之父鲁道夫·德雷克斯呼吁: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和善,表明的是对孩子及其独特性的尊重。坚定,表明是对自己对健康环境的尊重,包括一个孩子学习社会技能的发展需要。额外的好处:我们做父母的也需要放松休息,更多的欢笑,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适应能力】在韦氏词典的定义:在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再次变得坚强、健康或者成功的能力。

    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自我价值感,每个孩子都必须自己形成自我价值感。我们能做的是带领孩子体验,影响爱你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

 1.如果孩子对刺激比较敏感,在给孩子新玩具、新体验以及介绍他不认识的人时,就慢慢来,尊重孩子的感受。比如他不愿意打招呼,我们先接纳,然后慢慢帮助孩子调整,给孩子选择,可以打招呼说“叔叔好”或者可以微笑等方式。

2.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宝宝。柔和的灯光和安静的环境会帮助他平静下来,而在嘈杂、拥挤的地方(如生日派对、游乐场或者繁忙的购物中心)他就会变得紧张或者易怒。此时抱离现场,哭闹也是最好的情绪释放,父母陪伴拥抱及时表达爱的语言。

3.也许一个敏感的孩子在安静下来入睡前,可能需要哭一会儿,以释放在忙碌的下午积累起来的压力。尊重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放一些喜欢的书或者填充玩具等,或者播放轻柔的音乐。(也许对小家伙低语、拥抱以及其他过度刺激都不恰当)。

    最好的方式是我们能够给孩子丰富的环境刺激,当然对于敏感的孩子,一次一点变化,一次一点进步,多给及时的鼓励和认可。逐渐增加所提供探索和体验的机会,这个很花时间,但是绝对值得。建立自我价值感,需要的不只是温和的话语,它需要【能力体验】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接受一个挑战――并且取得成功的一个时刻。  

   

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一个敏感的孩子对叔叔微笑了,我们也给孩子一个微笑,当孩子在喧闹的场景哭了,我们能够抱起他告诉他我们依然爱他,如果不喜欢我们可以暂时离开,等到想要的时候再回来。

    鼓励和认可不是在孩子成功的时候送给他,而是再糟糕的场景我们也要及时认可接纳孩子的感受,有爱的力量存在内心,孩子才有调整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感的孩子如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