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

小弟我于2017年7月到11月,花4个月时间完成了一次简短但连贯的环球旅行。从杭州出发,到北京乘坐国际列车,横穿蒙古国,来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然后从伊尔库茨克开始,一路向西,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走走看看,来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从圣彼得堡飞到伦敦,从伦敦开始,按基本四五天一个城市的节奏,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游荡40余天。然后,从伦敦飞到巴黎,绕地中海逆时针转一圈。先到巴黎,再去巴塞罗那,然后去罗马,之后去德国柏林、杜塞尔多夫、科隆、埃森等地,再之后从柏林前往阿姆斯特丹,最后从阿姆斯特丹途径冰岛、飞往纽约。在纽约呆几天,接着去匹兹堡暂住两周。最后,从匹兹堡,途径波士顿、北京、上海,一路回到杭州。达成连续绕地球一圈的成就,虽然人困马乏,但是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学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历史、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我在国内作息规律,凌晨1点休息,早上8点起床,按时就餐,定期锻炼。考虑到我之前的职业是游戏研发工程师,既是程序员,又是游戏宅,这种作息已经挺难得了。除了肩颈酸痛等职业病外,身强体健。不过毕竟不再是大学时那个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通宵撸串看世界杯、第二天精神抖擞干活。在休息、进食的规律上,不得不适当注意一些。

在这次环球旅行中,我发现不少人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跟我不太一样。有一些,可以入乡随俗地体验一番;另外一些嘛,当作文化现象,看看就好。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1张图片
巴黎圣母院。正面人实在是太多了,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在游船上拍了下侧面

早上

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时,旅途伊始、难免兴奋,早上七点起床,吃完早餐、背着相机步行逛伊尔库茨克。建筑漂亮,河水清澈。城市地面甚至还绘有一条官方步行游览线路。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街道上了无人迹,各种商店、餐馆、咖啡馆、博物馆也都处于关门状态。上午11点以后,才稍稍热闹起来。

在英国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起床后来一“cuppa”,通常是茶,咖啡也可。在青旅遇到一些英国人,早上泡一杯茶,配着吐司饼干煎蛋之类食物,慢悠悠享用完,再开始一天的生活。英国以及欧洲生活步调普遍偏慢,我也渐渐地慢下来。在英国我大部分时间都穿梭于各个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各类展览,展出几乎都在早上10点后才开始。因此,在不需要赶早班车、以及没有看日出之类活动的时候,我都会睡个小懒觉,慢悠悠喝杯茶或咖啡、看看书,9点半以后出门。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2张图片
巴塞罗那的海上日出

说起日出就想到了巴塞罗那。巴塞罗那海滩向东面朝地中海,太阳从蔚蓝海平面上升起时,色彩斑斓、场面壮观。我在那看过一次日出。日出时间是早上8点左右,奥林匹克港附近寥无人迹,平常热闹的港口餐馆区异常安静。

一开始产生看日出的想法,是因为我骑单车逛巴塞罗那时,发现在奥林匹克港附近,可以毫无视线遮拦地、面朝东方、饱览地中海与蓝天。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在这里看一次日出,岂不美哉?为了验证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我到网上去google了一下“在巴塞罗那何处看日出最好”?——搜索结论是,这个问题确实已经有人问过了。不过一个当地旅游论坛里众网友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问题:在巴塞罗那,哪里看日出比较好?

网友甲:到XXX去吧,视野和位置都不错,早上8点前赶到就好。

网友乙:8点太早了呀!嗯我有一个想法,去XXX附近找一家酒吧,点杯酒,嗨到早上8点,然后看日出。听起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网友丙丁午己庚辛壬癸:Good idea!!!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3张图片
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港码头边的一只水鸟

后来我跟巴塞罗那青旅的前台小哥聊天,谈起这事,略带吐槽地说:你看,这么好一地方,离城市这么近,又有这么好的日出景观,早上居然没人去。前台小哥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嘘,收声!这么好的地方你自己知道就行了。要是真被所有人都知道了,大家一窝蜂挤过去看日出,那就没意思了。

中午

我以前听过一句养生格言,叫“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早上吃些鸡蛋牛奶之类高蛋白,一整天有精神;晚上适当控制食量,避免积食长膘。这两点似乎都挺有道理。但“中午吃饱”怎么理解呢?难道单纯是因为如果不吃饱,晚餐前可能会饿?我以前也是按这个原则进食的。不可否认的是,中午吃得太饱,容易犯困,需要睡午觉,否则整个下午都没精神。

等到我开始环球旅行以后,情况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我通常的行动模式是,早上出门,边走边看,晚上回来。这样一来,午睡的硬件条件就缺乏了,公园长椅或麦当劳似乎都不是午睡的好地方。于是我调整饮食规律,中午适当少吃一些,少食多餐。这以后果然下午不再犯困。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4张图片
伦敦国会大厦旁卖力演奏的街头艺人

后来我发现,不止我,在欧洲不少人午饭都吃得挺随意,比如一块三明治搞定。我在莫斯科遇到一个在喀山读大学的东北哥们N。他课业繁重,经常从上午9点开始上课、直到晚上五六点。课间休息15分钟,肚子饿了就随便买块面包啃啃。我在剑桥遇到一比利时哥们G,在德国读化学博士,到剑桥大学做短期交流。跟他聊起这个问题,他深以为然,说在欧洲不少学生或上班族,中午时间都比较紧张,于是就随便吃一点,等到晚上再好好吃一顿云云。

晚上

我在路上遇到的背包客们作息时间都挺正常,不怎么熬夜(去酒吧夜店过夜生活的时候除外)。但是他们都留给我一个印象:晚饭吃得晚而且多。不只背包客们,欧洲人似乎都这样,也许正如比利时哥们G所说,白天太忙,中饭也只能随便凑合一下,晚上必须要好好吃一顿犒劳自己。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5张图片
蒙古草原上傍晚的火烧云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俄罗斯。有一天晚上我跟同行的朋友坐火车抵达叶卡捷琳堡。叶卡捷琳堡号称俄罗斯第三大城市,繁华热闹。晚上10点半,我们行走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发现街道两旁酒吧、餐厅人声鼎沸。男男女女喝着酒、吃着甜品、面点、牛排、肉丸意面,谈笑风生。我们纷纷感慨,吃饱喝足回家睡觉,不长胖才怪。

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_第6张图片
蒙古国小村落,夕阳西下的傍晚

后来发现,在青旅里也是这样。似乎大家都额外珍惜背包流浪的时光,不逛到天黑不回来。晚上八九点钟经常是青旅厨房最热闹的时候,背包客们饥肠辘辘但兴高采烈地来厨房做饭,大家一边煮自己的料理、一边聊今天的见闻。晚餐一定是要放开吃喝的,不管是番茄酱意面、烤香肠、煎牛排、还是咖喱饭,都要吃到心满意足为止。在莫斯科我遇到过一俄罗斯大叔,每天晚上10点左右回青旅,把四五颗鸡蛋丢到煎锅里煎好,再拿出一袋吐司面包和一盒熟食鸡肉,就开始据案大嚼。——好在不少欧洲人都喜欢运动,跑步骑行游泳健身,一练一整天,所以即使晚饭这个吃法,也不太容易胖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环球旅行随笔:作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