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报告阅读笔记(上)

我们研究了43个信用扩张的案例,选择标准是信用水平在5年内上升超过30个百分点,其中只有5个没有引起增长率的巨幅震荡或者引起金融危机,而这5次信用扩张都有特殊背景,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信用扩张无害。而所有信用扩张速度超过100%的案例,如同中国正在经历的,没有一起善终。 —— IMF报告第18页。

IMF的报告在此

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的IMF报告,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问题汇编(IMF国家报告 No.17/248)》,于今年7月14日完成,8月出版,IMF委员会根据此报告对中国提出了政策建议。此报告引人注目的原因是,文中指出中国债务达到了“危险”的水平。委员会的政策建议并没有象“危险”这么严重的用词,但是其建议完全采纳了报告的观点,可见对报告是认可的。

报告前半部分分析了中国的债务问题,包括债务的源动力形成——中国的高储蓄,债务膨胀的形成与消化路径,和国有企业在高负债当中的地位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所占篇幅并不大,但逻辑上却是其他两个问题的结果,因此最为重要,前一篇笔记当中媒体报道的内容基本来自这个部分,领教了精英媒体眼光之毒辣。下面按照顺序依次总结报告。

中国的高储蓄

会计上,一方的负债必对应另一方的储蓄行为,中国目前企业负债水平高,但外债水平不高,来源便只有国内的高储蓄率。储蓄按部门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储蓄主体是企业,转型以后,储蓄的主体逐步变成居民,目前中国储蓄率高过其他国家的主要是居民储蓄的贡献,中国居民储蓄率占可支配收入的46%。IMF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失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储蓄率。

居民储蓄水平高的原因包括,人口老龄化(主要原因)、收入上升、社会保障体系解体和住房市场化。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比不断上升的现象,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提高,出生率的作用更重要。老龄化加上多年的计划生育,使养儿防老不再可靠;而计划经济时期保障体系的解体,社会也不可依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人们越来越多依赖具有劳动能力时的储蓄。住房市场化之处,按揭贷款发展不成熟时,自住房对储蓄是正向作用;当按揭贷款发展成熟之后,住房对储蓄作用开始转负。

企业储蓄在加入WTO之后的几年快速上升,主要由汇率低估驱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储蓄率出现下降,水平逐渐和国际接轨。看似矛盾的是,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总储蓄水平低,但净储蓄水平高。IMF解释道,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企业所获剩余水平便低;国有企业投资动机不如民企,净储蓄水平便高。

政府储蓄也高于其他国家,其原因是,第一,政府的投资高,提供的服务水平低,换句话说硬件发展快过软件;第二,政府提供公共福利水平低,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养老保险的支付高峰尚未到来。

为何高储蓄是个问题?高储蓄意味着资金易得,投资成本低,导致投资过度。如果资金分配的机制再出现问题,比如效率低的部门更容易得到资金,导致大量资源被低效率使用,因此既影响到当期生活质量,也影响未来的生活质量。

如果我们考虑不同收入档次人群,问题可能更严重。IMF的数字显示,中国各收入档次的人群,储蓄率都高过其他国家同档次收入人群,但是越是低收入人群,中国储蓄率高出的越多。中国低收入者为何比其他国家低收入人群更愿意储蓄?原因显而易见:社会福利不足,低收入者必须储蓄。揪心的是,为了化解高负债,增发货币不可避免,通货膨胀会伤害到储蓄者,低收入人群金融知识有限,对通胀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可能会成为这场劫掠最大受害者,而他们储蓄的原因不是求财,而是寻求保障。

(差点忘了说,通过居民加杠杆给企业去杠杆的政策,有些人已经被先抢过一回了。)

降低高储蓄率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个是老生常谈,不多说了。

信用扩张的形成与消化

就是在这部分,IMF发出了“危险”的警告。好消息是,中国还没有到万劫不复的地步,高储蓄率、经常账户顺差、外债水平低、和其他一些政策优势,会使中国有更多腾挪空间。中国利用好这些条件,还可以顺利化解高负债,如果问题拖着不解决,只能使泡沫进一步变大,破坏性更强。

报告的这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国化解高负债的优势,以及优势为何看起来并不那么“优”。

  • 低外债

    • 低外债的优势在于,危机不会由外部问题引起,但也止于此,中国的问题更多来自内部,很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在拥有充足储备的情况下发生的。
  • 高储蓄率

    • 低贷存比只反映了银行表内的情况,很多金融产品没有监管,甚至在表外,有风险的资产可能比储蓄能够承纳的更多。
  • 企业报表资产价值高

    • 资产多为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差;负债多为金融负债。企业偿债能力可能没有报表显示得那么好。
  • 政府财政收入高

    • 当债务未来来临时,政府盈余仍然可能不够用,政府兜底还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而且这种做法会伤害到长期经济发展,成本过高。
  • 央行有能力提供流动性并进行资本管控

    • 当前负债不仅表现为水平高,而且负债各方相互联系,关系极为复杂。即便是一个小规模的支付危机,比如小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引起的波澜央行是否能够承受,也是未知数。而且金融危机还可能引起的资本外流和外汇压力,以及道德风险。资本管控则会伤害到经济的长期增长,而且这种控制的效果会随时间减弱。
  • 快速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

    • 当前的窘境已经是经济减速的结果,经济增长本身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药方。另外,中国金融深化程度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反倒会产生负作用。

综上,这些政策优势可以换来解决危机的时间,但不能提供解决危机的办法。解决危机必须靠深层次的制度变革。

国有企业

根据IMF的统计,2016年国有企业负债占社会总负债的57%,为当年GDP的72%;2008-2016年间的负债增长,国有企业贡献了60%。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产出在过去15年里,从占社会总产出的40%到现在的15-20%。据估计,国企的生产效率比私企低25%左右。可见,化解负债或者说去杠杆,国有企业是大头。

中国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去产能降杠杆问题上显得犹豫,速度很慢。比如粗钢产量,目前只降到2013年的水平,而且一些关闭的工厂又重新开工。IMF认为,国企改革的滞后已经拖累了其他方面的改革。


IMF报告前半部分的逻辑清楚,框架清晰。讲中国的负债先从储蓄率讲起,去讲对价格的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讲到负债,又结合已有经验预计危机发生的可能路径,经济学的道理讲得非常透,是宏观经济学的好读物。报告中每一个观点都有事实支持,或者是他们自己的研究,或者是已有的研究。这些观点在逻辑上一致的框架里没有发生冲突,那么故事的可信性就大大提高。

与之对照的是,中国对报告“驳斥”显得蛮横而不讲道理,称整个报告是基于中国会出现严重问题的假设上,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平衡。这种观点既误读了报告(可能是有意误读),而且要逻辑没逻辑,要事实没事实,摆出一副他们全错我全对的架势。假设这也算一个观点,和IMF的观点相比,你会相信哪个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IMF报告阅读笔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