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人为什么要善良?我认为吧,成为一个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人这一生最大的底气和福气。

芳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去看《芳华》之前,不敢看一切关于芳华的评论,总害怕被别人的观点给定性了,我总是觉得,一百个人去看,会有一百种感受。

我没有看过严歌苓的原著,可能是因为某些莫名的感动,对那个年代的一切,我总是很敬畏,包括记忆。所以冯导的《芳华》,应该算是我期待已久的作品。

    总觉得那个年代有我们现在没有的东西,看了《芳华》我明白了,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我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而冯导给了它最好的诠释。

      我心中的芳华它是一种精神,不是为了宣传善良,也不是所谓善良的孤独,而是一个人的坚守。萧穗子关于文工团青春的坚守。何小萍关于刘峰爱情的坚守。刘峰关于善良自我的坚守。如果说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写照,那么他们就是自己精神的工匠。而这恰恰是冯导想要传达的。

在我看来,《芳华》其实主要穿插着三个元素,青春,爱情和人性。冯导以第三人称萧穗子的角度讲述着青春芳华里关于文工团的故事,作为电影的基调。然后以爱情为线索引导整个故事的走向。最后以一个知足,冷静的结局将电影推向顶点,引出人性的思考。

首先是关于青春的部分,它是以萧穗子为主导的,从影片开始,镜头感十足的领舞,展示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到片中与陈灿的日常关心,是那个年代最好的青春记忆;到后面为了保住文工团,将金项链拿出来做金牙的毫不犹豫,是青春最后的倔强;最后以陈灿跟别人在一起的结局,来给青春那些失去,遗憾和不完美一个最好的诠释。《芳华》里没有矫揉造作的青春,有的就是如那首歌一般的美丽——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这就是冯导心中的文工团,最后也用萧穗子许三多式的坚守留在了我的心中。

至于爱情,刚开始有些杂乱,因为那个年代有着近乎封建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有着纯洁的操守,男女之间这种夹杂着青春的跳动,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瞬间的眩晕。以至于我分不清谁喜欢谁,谁注定就是为谁而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刘峰突然画风一转喜欢上了林丁丁,为什么相互关心扶持很久的陈灿转眼间便跟郝淑雯在一起。爱情是会盲目的,在某一个瞬间,因为某个举动,就喜欢上了某个人,这本身就是青春关于爱情最好的答案。可就是因为有了这样荒诞的爱情,也会有女主何小萍这样的爱情,为了一个人,放弃努力的机会,因为一个人,直面淋漓的鲜血,因为一个人,终老一生。她的爱情是渺小的,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她的存在;她的爱情是自卑的,因为在她的心中藏着一个英雄,他太过耀眼,怎样都配不上;她的爱情又是伟大的,用这样的执着和守护换来最后的满足和安宁。其实,跟很多人相反,我羡慕刘峰,羡慕他的一生。韩寒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人,那就够了。我想,刘峰的善良有她守护,那就够了。

至于人性,很多人说善良是孤独的,是贫瘠的,以至于刘峰的善良在影片中被当成了最大的笑话。这引出了很多人的不满,觉得好人就该有好报,坏人就会有恶果。当然,这样的观念确实是我们善良的源泉。可很多的一部分人开始觉得,善良也是过犹不及,一个什么都愿意付出的人比普通人更不值得被接受,善良也开始犹豫起来。可我想,并不是这样的,刘峰的善良是他的选择。不要让善恶因为这个世界给我们的馈赠而有所改变,这应该是影片关于人性的坚持吧。

这是我看到的《芳华》,那么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