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读名校的门槛是高了还是低了?

1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20年将全面取消自主招生考试。这意味着传统面向9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会被取消,新的面向36所双一流高校的招生计划“强基计划”将会登上历史舞台。

《意见》指出,近年来,自主招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教育部决定自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强基计划和原有的自主招生计划相比,有哪些区别?强基计划如何招生,怎样录取?对考生们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比不同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近年来,自主招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对于此次改革调整,大家最关注的是与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就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介绍: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原自主招生高校有90所,而此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有36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就四川省而言,仅有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

对考生有哪些影响?

高校报名门槛降低

“冷板凳”专业将更受重视

为什么将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基计划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是因为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将起到两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对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基计划降低了考生进入高校的报名门槛。因为原自主招生报名时,考生有竞赛证书、专利等,就相当于一块“敲门砖”。但现在取消了,高校在录取时重点看高考成绩、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比如,即使考生没有竞赛证书,但其高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排在前列,也可以报名参加,若符合录取条件也会被录取。

同时,该人士认为,此前高校里常坐“冷板凳”的专业,在这次改革中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专业。原高校自主招生里,部分高校取消文科专业类计划,但改革后,这些文科专业也将再次崛起。因为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培养模式新举措

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

高校可免试推荐公派留学

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新举措?据了解,该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关于招生程序

4月考生可网上报名

7月4日参加行考核

强基计划的招生程序是怎么样的?据了解,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高校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具体来看,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读名校的门槛是高了还是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