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章
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卓越的人生。
2016年是知识元年,就如同“生活大爆炸”的名字一样,知识,也作为了可以交换价值的商品,爆炸式地在各个平台上销售着。
到了2017年,更是火热。不知你们是否和我一样,被不同的"标题"或者“干货”吸引:“二十天背会雅思单词”、“自律让你走上成功快车道”、“5节课教你如何管理时间”等等,且不说内容好坏,这些标题就足够夺眼球了。于是就开始报报报,买买买,想着“这可是知识啊!这个学到手就可以改变命运啊!” 生怕慢一步就没了空位。
下单的速度,远远比思考来的快。一顿冲动消费后,我发现,其实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听那些课,甚至没有精力去完成作业,不免后悔,当初为什么买呢?
这个问题,在史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了解答。
品德魅力 vs 个人魅力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尼尔·波兹如是说,诚然这句话并没有错。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知识和信息充斥着我们空闲的每一分,每一秒,“occupied”成为都市人的常态,我们学习如何更快的学习,更快的写作,一切以“快速致富”、“人际关系致胜”等等为题的金科玉律被接纳和反复研读,我们在人格魅力的快速成长里熏熏然,只知道“这样做就对了”,却不记得脚踏实地的感觉。
这样真的对了么?
就比方说我吧,我报了很多所谓的“速成班”,也花了不少钱。成功的大道理虽说不能像大牛那样头头是道,但到底还是能说上二三。但你看我现在,不是还在踏踏实实写着这些字么?你问我快了么?我只想说:更慢了。
可能我可以自豪的说,了解了那些快的,我发现,其实品德魅力更值得修炼。内在的自身因素,往往比所谓的“快节奏”影响更深远。当我学了大牛的成功学,我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不是所谓的技巧,而是譬如坚持、善良、积极的思维方式等等,问问自己,这些的修炼快得起来么?
要知道,我们的本质比言行更有说服力,这本质,就是品德魅力。
思维定式 vs 成长改变
在《故事》这部经典著作里,原理被定义为:有效的,经过时间验证的方式,而规则被认为是: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行为。我想,思维定式和原理在某种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快节奏,就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规则。我们生活在规则之中,难免不受影响。新有扎克伯格的“Facebook”,旧有张爱玲的“成名要趁早”,那些牛人的快速成功无一不在为我们的思维定式做着注解:“快即是好”。
前面的个人魅力论和品德成功论就是非常典型的社会思维方式。多数人被“人格魅力论”的影响,认为通过改变表面的行为和态度就能成功,可是却忽略了作为源头的思维定式,这样的改变必定是有限的。
如果不彻底改变“快餐式学习”、“”技巧成功论”的思维定式,如何能成功呢?
作者给出了方法:思维转换——打破旧思维,打破传统。在两种社会思维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以原则为基础思维定式才是成功的关键。
转变的办法
老生常谈的话题:慢即是快以及坚持。
正因为老,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成长和改变的原则从根本上就是渐进的,个人魅力的技巧就算一时适用,也不一定一世适用。
再比方说跑步,宅女如我,一下子让我跑个马拉松,还不如让我上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让我跑10步,我想还是很容易的。跑步需要循序渐进,成长更是如此。
就像我朋友的同事,知道了好多道理,还是失败了。因为从根上就错了。违背了个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只考虑玩弄权术和投机取巧,怎么能不失败呢。
由内而外,回归本源
努力探寻你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于此。
只有自己能改变自己。人和动物的差别在哪里,不在于吃得好,动的巧,而在于思维。
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从自身做起,审视自己的内心,才会变得更好。
如果我一开始,就好好想想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就不会报那么多“意义重大”的课程,到头来花了钱不说,还什么都没学到。
我很喜欢一个词:inner peace。内心的平静,跟自己对话,有的时候胜读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