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小白的Python学习日记(三)

一周回顾

  • 《“笨办法”学Python》周五看到习题22、习题23,至此这本书第一阶段学习算是结束。
    习题22里面,作者强调

完成一个表格,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已经学到的所有知识。

习题23里面,作者则让我们大量阅读代码。
如果说前面是“埋头赶路”的话,现在就必须回过头回顾、总结,同时继续“笨办法”式的学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

  • 学习效率有提高。目前把一天当中精力最好的时间分配给了Python学习,确实有效果。最起码在量上保证了每天能按部就班地学习两到三章。
  • 警惕虚假的“成就感”。即可能每天低效地完成了两章学习,时间也花了,书也看了,其实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大脑反而会产生已经“完成任务”的印象。
    针对这种可能,我想到几种解决方式:一是通过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看来要考虑败一本习题集了);二是坚持输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写东西的过程中,应该能觉察到很多不足之处。
  • 与以上相对的是另外一种错误,就是在长期在“原地”停留,纠缠在一两个知识点上,导致进度减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务。

对于Python的印象

  • 人类使用各种比喻来认识世界,我个人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已有的、熟悉的事物迅速掌握未知的事物,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
  • 关于Python,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两个事物来比拟。

一、 积木

其实就是书中提到的“模块”,一个个的“模块”组合出一栋栋“高楼大厦”;

二、套娃

“套娃”是俄罗斯的一种玩具,大娃娃里面套着小娃娃,Python 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比如习题8中的一段代码:

'formatter = "%r %r %r %r"
print formatter % (1, 2, 3, 4)
print formatter % ("one", "two", "three", "four")
print formatter % (True, False, False, True)
print formatter % (formatter, formatter, formatter, formatter)
print formatter % (
"I had this thing.",
"That you could type up right.",
"But it didn't sing.",
"So I said goodnight.")'

Markdown的使用还在摸索当中,这次代码的引用就好像失败了,容研究后改之。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超级小白的Python学习日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