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书写产生倦怠

这是第七期的第十四篇作业:

昨天写下了一大段,今天又删除了,删除的原因是,当分析自己当天的情绪时,难免会涉及到生活琐事的细节,可我最近特别注重隐私,并不想外人知道我认识我了解我,哪怕一些碎片式的了解,也不想袒露了。

之前不是这样的,从去年中开始书写,有与网上熟悉的陌生人之间诚恳的每月一封的文字对话,有女性疗愈书写群里的公开自说自话但互不打扰,那时我是敢于剖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顾忌地写出来的,关于童年、父母、家族、自己、内在小孩、爱情、婚姻、性、优缺点、喜爱的事物、痛恨的事物、旅行、遗书......写了许多,那时候我也比较容易地就能够跟随主题。

但是最近与熟悉陌生人的文字对话也好像卡住了,我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被另一个声音提醒:算了,如果写出来是为了求关注、求理解、求看到、求认同、求赞赏、求安慰,就不要写。如果有太多生活细节泄露隐私,也不要写。如果自己能够觉察到文字中的傲慢、评判、攻击、虚伪、美化、修饰,那还是删除吧,或者根本就不要写了吧。

是的,所谓的自由书写、心灵书写、疗愈书写......无论对别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对我自已,我必须诚实、而且是完全的诚实。有时候写一些保留一些,或者写的如同笼罩在一层美丽的面纱背后,虽然没有撒谎,但那仍然不是100%的诚实啊。

我们有太阳代表的自我,有月亮代表的灵魂,但每个人都还有在世间行走所戴的面具,那就是我们的上升点。但是面对自己,想要认真地了解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时候,是要摘掉面具的吧,是要完全的彻底的诚实的吧?


昨晚又晚睡,闭着眼睛想究竟是什么时间节点,我突然就无法在公开的书写中做到坦诚了呢?我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它让我对书写产生倦怠,甚至毫无动力、兴趣去书写了。而内心仍然有许多淤堵没有畅通。“通则不痛,通则不痛”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身体,也适用于内心。当我眼看着自己被恐惧、愤怒、沮丧、嫉妒...等种种情绪逼到无所遁形,痛!

而我也很清楚,它是个很好的机会,给我机会看清一些关于自己的真相。这么说并不是自欺欺人的鸡汤安慰。周五晚上我和先生长谈了几个小时,关于我被困扰了两天的情绪。但意想不到的是,我突然发现了在一个关系中我是承受方,在另一个关系中我却变成了施予方。这样我理解了先生、理解了孩子,也看清了某一个面向的自己。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我很高兴,两天的情绪困扰最终导向这样一个好的结果。而这也再次证明,孩子永远是我最好的老师。他们诚实不欺的展现真相,给我机会学习成长。谢谢你,我爱你!

于 2017.06.19

—————————

以下摘自《亲密关系的重建 How to be an Adult in Relationships》David Richo著,廖婉如 译

亲密关系里的酸苦悲甜,指引我们踏上心灵深处的小径。不论是柳暗花明,抑或是山穷水尽,这趟旅程终将证明你的英勇与生命应许的一切美好。”

...

承认(admit)、接纳(allow)、假装(act as if)。时机恰当时,承认你害怕被遗弃、被吞没,或两个都怕。承认恐惧,是对自己和他人坦率地表露恐惧。也就是说,说出你的恐惧,但不指责任何人。记住这一点:若你唯有在对方陪着你时,或对方承诺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才会感到被爱,那么,遗弃这件事对你来说,打击会更深。若以上的描述属实,向你的伴侣和自己承认吧!

接纳恐惧,它们是你的一部分,充分去体验,别认为它是不好的。深入了解你的感受,不代表你要认同某个情绪,也不表示要否认它,而是让你的每一种情绪自然涌出,待它全面展现之后放开它。

接纳恐惧是彻彻底底地感受它,战栗、冒冷汗、发抖,来者不拒。接纳恐惧的同时,也需要你内在的成人伸出援手,安抚内心受惊的小孩。这么一来,在你害怕到崩溃时,你依然能够支撑自己。也就是说,你能够接纳恐惧,不会把恐惧发泄到别人身上,或让它洗劫你的自尊,逼着你对某件事上瘾。恐惧是你的一部分,就因为如此,五A对它也管用,这么一来,恐惧将展露出自身的智能与目标。这就是练习何以能化解恐惧、放开恐惧的原因。一旦我们能忍受恐惧带来的不舒服,我们就能驾驭它。

当我们害怕或闷闷不乐,我们会去想,怎么会这样,并试图摆脱这些不好的感觉。不过,这也许是同步性的一种展现,也就是说,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觉悟上的崭新蜕变之间,存在着别有意义的巧合。从这个角度看,不安的感觉,就像是突如其来飞到花园里并在橡木上栖息的猫头鹰。看样子它会呆上好一阵子,不会立即飞走。它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它看到花园里有很多害虫,而这些害虫都是它的猎物。因此,被我们看成是不祥预兆的猫头鹰,其实是我们的盟友。那些不请自来、看似魔爪般的情绪,就好比是猫头鹰。静观以对,等于是让它栖息,让它尽本分。慢慢地,我们会感受到它带来的恩典。

佛陀说,放纵欲望不能带给我们满足,唯有放下执著才能心生喜乐。照此说来,这项灵性操作是针对我们怕被遗弃的恐惧而来的。透过静观的禅定修炼,安抚你内心那个执著的小孩,不断拥抱他,别企图批判他、责怪他或改变他。这就是不放弃自己。

同样地,制订计划,让自己变得更敏锐,敏于觉察自己是否疏于关照他人的感受。在他人心灵受伤时,设法和他们同在,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温暖,特别是那伤害是你造成的情况下。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对书写产生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