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和手背

图片发自私人照片

讨论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勇气,还需有面对真相的不惊、不惧。之所以写,是因为今天看了六六的一篇文章《家里有三只猫》,三只猫不同时间不同际遇来到家里,主人对三只猫的态度不同,老大专宠多年地位巩固、老二几遭遗弃懂事谨慎、老三漂亮可爱人见人爱。都是“孩子”,待遇却迥然有异。六六说,从猫这里我就知道:父母的爱没有公平的。

由此,我一下子想起了老辈人常说的一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最早听说是我大概六七岁的时候,爷爷给儿子们分家,说不偏不向、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直以来,我认为父母是爱他们的每一个儿女的,而且爱的程度基本相同。这是真的吗?

曾经我的同学说,每次她和她弟弟回家,父母看到弟弟喜笑颜开,而见到她却没有表现出同样多的热情与喜悦。同学心中暗自抗议,怎么能这么偏心?又如人常说的一句话:八十老爱的小。如此看来,所谓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而“肉”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你姊妹皆有,你的父母对你们的爱一样吗?如果你子女甚多,你对每个孩子的爱相同吗?

也许,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不偏不倚的父母之爱!想想,每个人脾气秉性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亦然;龙生十子,十子不同,有桀骜不驯、调皮捣蛋,有乖巧伶俐、活泼可爱,有沉静懂事、讨人喜欢……曾经,你是怎样的孩子?如今,你成为了怎样的父母?

似乎只是一瞬,我们长成了父母,我们被教导“接纳”,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他们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我们应该“接纳”,“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你做到了吗?

在我成为两个男孩的妈妈的最初日子,我幸福地畅想:我会继续如初爱哥哥;也会像爱哥哥那样爱弟弟。可是,哥哥上小学了,调皮捣蛋、老师罚站,做娘的常扮“狮子吼”;而此时,若弟弟“笑靥如花”颠颠跑来,娘心里马上乐开花。然后,某天深夜,辗转反侧之际,娘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涟漪的名字叫内疚。

一天,哥哥读《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惊!这姜氏怎么可以因“寤生”而不喜自己的孩子,且做一些过分之事?又一天,看古装剧《步步惊心》,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母同胞,可德妃娘娘不喜欢四阿哥,甚至因四阿哥当皇帝而撕破脸皮怒斥……再惊!难不成所有的妈妈都有分别心?

这怎么可以?这是不可以的!!

哥哥说:“妈妈,我发现你用两套标准要求我和弟弟。”妈妈答:“在你四岁的时候用的也是弟弟这套标准。”“可我四岁的时候,你对我的要求比弟弟严多了。”“是吗?”养第一个孩子时,因各种原因,总出些岔子,到第二个孩子,吸取了经验教训,所以,小的孩子成长环境会更好一些。于是,面对这个问题,解释:“妈妈第一次养孩子,有很多东西不懂,让你受了很多委屈,妈妈向你道歉!”

之后谈心,问哥哥:“如果咱们家只有你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只爱你一个,是不是更好?”答:“不好不好,你们不管高兴、生气,整天盯着我一个,我哪里受得了?现在好歹有弟弟分担。”哦?!

前几日再翻《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摘录了几句:“所有的父母都是凡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对他们的孩子产生两种不同的感情——接受和不接受。父母也是人,不是神。他们无需假装无条件地接受,甚至自始至终地接受。也无需对所有的孩子感到同等程度的爱与接受。”老实说,我有释然之感。也许,比谈“接受”与“爱”更重要的是父母做个真实的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

是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是手心,手背是手背,不可比、不用比。而“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的爱也是没有的,我想,每个孩子只要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爱,他们便能很好地成长;足够是多少,六分还是八分?这只能靠足够好的父母去把握和体会了!愿我们都做真实的足够好的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心和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