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1张图片
电影海报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2张图片
绅士的德国军官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3张图片
大家一起吸烟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4张图片
二人倾心交谈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5张图片
一起眺望  一起看极光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6张图片
德国军官跳舞助兴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7张图片
多么和谐的交往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8张图片
雪原上的小屋
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_第9张图片
扭转瞄准镜,寒意深入骨髓

很偶然看到这部电影,二战题材,又是真实事件改编,值得一看!

100分钟的影片,看完之后想马上再从头回放一遍。

五个男人,一个小木屋,在挪威白雪皑皑的荒野上,就这么简单的场景,但是人家怎么拍得就那么吸引人呢!

背景是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后,一架德军轰炸机和一架英军战斗机都在执行任务中被对方击中,迫降在茫茫雪原上。

德军飞行员死亡一人,还剩三人,其中一个士兵手臂负伤,他们开枪炸毁了飞机残骸,带着必需物资在雪地上艰难行进,而且为了保命不得已将物资放弃落入山谷。但随后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应该是挪威人留下的小木屋,里面有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很快那两个迫降的英国飞行员也来到这里,在小屋门外进行简短交流后,德兵邀请英国士兵进入屋内,虽然人道救援是本能,但作为敌对双方,很快分出胜负,掌握武器的德兵把英兵变成了俘虏。他们最终决定不击毙对方,并按照日内瓦公约,保证英兵与自己享有同等饮食、住宿等生活条件,于是两拨人一起坐到桌边吃燕麦粥,划分界线分出各自领地,一起劈柴生火取暖。

这五个人各自性格鲜明,有的绅士,有的鲁莽,有的冷静,有的暴躁。他们从一开始的敌对较劲到逐渐可以随性聊天,并在对抗严酷生存条件的过程中,几乎是迫不得已结成了统一阵线联盟。毕竟在生存面前,什么政治、元首、立场,都要靠边站,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这过程中有一些片段很有意思——比如燕麦吃完后,他们需要想办法找吃的,打死了一只兔子,却为如何收拾下锅而为难;没有能烧的木柴了,他们在拆卸地板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装有腊肉和美酒的储藏箱;为了收集木料取暖,自作主张的英国军官逼迫德国军官砍倒了承重的柱子,两个人不得已只好站在凳子上高举双臂支撑着房梁,艰难等待战友回来救援;德国士兵受伤的手臂得了坏疽症,其余四人联手为他做了截肢手术;在共同吸烟喝酒聊天后,他们在屋外一起欣赏美丽的极光······

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五个人成了同舟共济的战友,并在天气放晴的第二天分成两组开始实施求生计划。

大个子德兵对新同伴吐露了自己想做画家的梦想,德国军官对英国军官诉说自己遭遇了妻子与好友私奔的背叛。那一刻,他们的心离得那么近,几乎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然而,飞机残骸被发现了,有人开始展开营救,营救小分队在狙击枪的瞄准镜里对准大个子德兵,一枪击中他的胸口,一切美好都在此刻被冻结!

四个人被带回军队驻扎地,余下的两个德兵作为俘虏将被送走,临走前德国军官送还了英国军官的打火机,彼此什么都没有多说。当英国飞行员走到岸边,正看到小船上被押送走的那两个,四目相对,两两相望,真是百感交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个片段)

片尾字幕说明:两个英国飞行员后来在执行任务时又被击落,士兵死亡,军官活下来,德国士兵在战俘营中度过了余生大部分岁月。在37年后的1977年,英军官与德军官联络上,两个人很快见面,作为朋友!

这最后四个字的注解意味深长啊!

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没有尸横遍野,没有痛斥控诉,它只是通过这几个人在特殊背景下的遭遇来体现人性的动人以及战争的残酷。

德兵的大个子是个多么好的人,原本有庞大的家族企业需要继承,但他还是毅然参军。他画的那些动人的速写,他深藏不露的绅士派头,他笑呵呵对英国士兵说:我开始对你有好感了······可是很快他就死在了枪口下,这是电影里让人最难以接受的转折!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最好的朋友,永远!

(我还是忍不住会猜想一下:如果把里面的英国和德国换成中国和日本,又会怎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2年电影《白色严冬》(Into The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