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成为别人嘴里的「圣母婊」

“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我对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耐心。”《纸牌屋》

1

傍晚,「可爱的人」回家,在公司忙了一天了,准备沏壶茶,听听音乐,洗个澡,换件舒服的衣服,然后开始晚上的休息,在理想的世界中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可以悠闲地完成下面一项或全部任务:不慌不忙地用漂亮的茶壶泡一壶茶,在气味芳香的泡沫浴中放松自己,细心的挑选一套让自己感觉愉快、并自信的衣服,再挑一双搭配的鞋子,坐下来听听音乐、看看书。可是,现实却是:刚刚进家门,某个小家伙(或者也不算是小家伙的人)在大声的呼唤:“我的蓝色外套该洗了!”而另一个家伙就想知道为什么冰箱里没有牛奶了;姑妈刚刚打电话来拜托「可爱的人」临时去看看奶奶,因为「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可怜的人啊」;还有一个朋友发来的微信,说她迫切需要找个人聊聊,因为她的男朋友已经24小时没有回他电话了。

短短几分钟,这些下班路上的小小幻想就破碎的像一个可笑的事,而「可爱的人」已经抛开自己的基本需求,转而去为他其他人服务了,整天活的像在战场上。这个「可爱的人」有多少地方和你挺像的呢?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名为『一位忏悔的父亲』的印度洗衣粉广告中的女儿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人」。

http://v.qq.com/boke/page/f/0/u/f0189j1tr8u.html

2

父亲做出了忏悔,父亲开始了改变。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他们,真的有这样的感悟和改变吗?

而且,人生中已经长大的你,真的只能傻傻地等待别人的改变,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吗?也许你更需要依靠的,是你自己

『冰糖』粉丝有一位读者曾经问我,说自己有一个闺蜜跟男友分手却惹到她妈妈的情绪激越,所有人都能接受她想分手,唯独她妈妈不能接受她分手,天天打电话跟她哭诉「你和他和好了,我死也开心」。她妈妈是那种一直强调和一个你不喜欢但喜欢你的人在一起会很幸福的人。她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忍让的性格,家里有个妹妹,妈妈一直比较偏爱妹妹,所以她养成了一种不考虑自己需求的习惯,永远忽略自己的感受,从不和妈妈顶嘴,从来都是特别听话。这个读者问我,该如何劝服她妈妈?该如何让她朋友学会不能忽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说出来,特别是不开心生气愤怒,这些都要告诉对方,而不是一味忍让。这个闺蜜现在被现实纠结逼地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你们不是觉得我和他在一起幸福吗,那我就在一起给你们看,看吧!我现在这么痛苦你们满意了吧?!」

看得好让人心焦。跳跃在脑海里的,就是顺从的我才是一个「可爱的人」,委曲求全的我才值得人喜欢,其实这些特点肯定不会只出现在她与她妈妈之间,还会出现在她生活、工作中更多的地方。而且,现在感觉痛苦的人是她,头痛不能去医脚,还是得从她自己开始。

3

并不是所有「可爱的人」都千篇一律像上面这些样子,不同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但是相似点是,「可爱的人」通常都会觉得自己被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实上,就联想到改变,比如拒绝某个请求,都会觉得害怕。「可爱的人」习惯了满足他人的期望,却又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被拖累了,而那些帮助他们满足他人期望和能力,就成了改变现状的阻碍。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说里有一种迎合式的投射性认同,它是由包含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的人际关系模型构成,使用这种方式的个体持续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为了别人他们在不停地麻烦自己,他们提醒周围的人注意,他们是多么地付出自己,却又感到多么地不被感激。而在家庭治疗的萨提亚流派里面也会提到这样的一种人格特点,他们称之为「讨好型」人。

雅基•马森(Jacqui Marson)是一位注册心理咨询师,英国心理学协会成员,根据多年的临床咨询经验,她在《可爱的诅咒》一书中将这一种特点的「可爱的人」形象地称为「圣母型人格」。

「圣母型人格」是指那些在生活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也有求必应的人,一旦停止这种行为,就会觉得内疚,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是高于自己的需要的,所以常常会过得很累,很崩溃。

4

以上特点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中枪了?你会不会感觉自己就是这么一种「可爱的人」。来吧,做一下这面的测试题吧,看看你有多少项中枪。

你是下面某一种「可爱」的人吗?(多选)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害怕因此带来的后果。

·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自己身上。

·不敢做任何会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

·总是同情朋友,并会单方面地补偿对方。

·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容易过度夸大拒绝别人的后果。

·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测试完后,是不是感觉到森森地惊吓了?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其中包括:始终有礼貌、让自己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先等。」

这些就是"可爱的诅咒"。

当然,了解自己并不是让我们不再友善待人,而是对于我们这种「可爱的人」,要鼓励自己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好好地爱自己。

5

身体的感受与情绪的觉察是「可爱的人」最需要的基本功。

《星球大战》里的尤达大师说「恐惧会变成愤怒」这一点儿也不离谱,压抑住的情绪和需求,迟早总会以某种方式爆发,把聆听身体的声音变成一种习惯,清晰自己的需求从身体和情绪的反应觉察开始。

停止忽视身体发出的信息。比如,把“删节内容”记录下来:看看你能不能试着监测你在生活中竭力不想对别人说的话。你可能只是留意你脑海里的独白,或者作为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试着把它记录下了。记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洞察力,但是,你只需要选择你认为最舒适的方式。多个案例中来访者通过这项练习,去觉察到内心真正的声音。学习识别出自己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说的话的同时,能否可以开始重视自己的意愿。

6

你有好好爱自己的权利。

好莱坞编剧行业有一个要求: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所谓的「救赎性转折点」。比如这样的经典情节,男孩遇上女孩,然后又失去女孩,最终又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了,「救赎性转折点」是他们中至少有一个人要经历一次戏剧性的性格转变,通常是一次让人茅塞顿开的顿悟,使他们最终能够得到一个幸福的结局。

现实的问题在于「救赎性转折点」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假的希望,我们不停地会在失望当中去期待,能够遇到一个时刻,那些令我们失望或不够爱我们的人们茅塞顿开,从此开始像我们希望那样爱我们。事实上,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即便人们想要改变,这个过程也会很缓慢。

如果我们能够把精力用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并承认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能够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便开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自我救赎的过程。

因此,已经成年的你,试着做你自己的父母,就像你渴望别人能做到的那样,做一个充满爱心又喜欢赞许自己内心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7

把「应该」变成「可以」,建立「个人权利法案」。

很多人在艰难的情绪调整练习(包括揭开痛苦的童年回忆,勇敢的对抗自己的父母和伴侣,勇敢地改变自己人生中艰难的状况)结束时都会说,对他们最有帮助的就是把「应该做的事」变成「可以做的事」。

这恰恰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认为的“有问题的情绪状态(例如焦虑、沮丧等)部分是由无用的思维模式引起的,尤其是死板的个人信念”。试着找出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说出「应该」这个词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及时发现他们,并把它转化为「可以」,同时留意一下你在这么做的时候你的思想、感觉及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更多的「应该们」进入我们的废纸篓。

从这一刻起,试着去建立自己的「个人权利法案」:

※ 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

※ 我有权利说“不”。

※ 我有权利犯错误。

※ 我有权利改变自己的主意。

※ 我有权利说“我不明白”。

※ 我有权利觉得自己对其他成年人的问题不负有任何责任。

※ 我有权利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 我有权利不依赖别人的认可。

做点和以前自己不一样的事儿,这个世界不会崩塌。

8

靠一本书或者自我修炼就能破解“可爱的诅咒”吗?

《可爱的诅咒》(the Curse of Lovely)是一本自助型心理手册类书籍,提供的是自助练习方法,以CBT认知行为疗法流派和ACT接纳与承诺疗法为主,我相信其中的一些工具和练习确实是有效的,前提是你坚持使用。当然,一本心理自助书籍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读者觉得通过阅读和使用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或者它只是为你推开了一扇门,你仍需要引路人或者陪伴者,那么建议你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为很多心理困境在现实性的关系互动中,会更容易呈现和校正,而且在安全的咨询关系里,你可以去体验变化中的每一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不成为别人嘴里的「圣母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