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天人合一”

渐行渐远的“天人合一”_第1张图片

前几日看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留意到一处很有趣的细节。

窦文涛问嘉宾梁文道,如果可以选择,来生希望继续做男人还是愿意做女人。

梁文道很从容地回答说,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倒是真的挺想下辈子成为女人的,理由是他非常好奇女性来月经是一种怎样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他觉得这种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节律的呼应和联系,是件颇为奇妙的事情。

这样的观点初看似乎有些旁门左道甚至是骇人听闻,可能还会被有些女士嗤之以鼻认为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细细想来,却还真有点朴素的自然主义哲学的味道。

人类自远古的鸿蒙深处走来,虽然遍尝茹毛饮血的艰辛,却也幸运地走上了一条与其他生物不同的进化之路。当野兽们为自己武装上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肢体,人类却把所有的技能点都加在了智力选项上。

最终,劳动让人类跃出了动物的范畴,而对工具的娴熟使用和对科技的掌握更新,更使得人类在主宰地球的征程上一骑绝尘。

我们的祖先,懂得观星辨方向、看云识天气、听虫知时节,而今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我们,能够按照顺序一个不漏地把二十四节气背出来,就已经会被称赞是“颇具传统文化底蕴”了吧。

尽管我们的身体,依然用含盐量0.9%的体液保存着远古时期依偎在海洋怀抱中的那份久远记忆,但我们与自然母亲之间的脐带,似乎早已被科技之剑斩断,而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似乎也像曾经甩在屁股后面的那条细细长长的尾巴,消失不见了。

中国人倒是自古以来就崇尚“天人合一”,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像西方的科学那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数据进行论证支撑,这种宏观的、源自经验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

如今,无论是学者还是大众,都习惯于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视角来看待事物,科学观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深远。然而我倒觉得,科学再伟大,也仅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工具之一。既然是方式和工具,就有其适用性。

我们的大脑中,除了有条不紊的理性之外,还有风姿绰约的感性,当然,更有超然物外的悟性。

我并不希望看到科学的大旗横扫一片的景象,就如同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一样,思维方式与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这个世界的魅力之源,全在于其丰富多样

所以,当我们沉迷于对科技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时,是不是也应该不时地回首来路,尝试着退行到远古时代,以一种更加依赖于感受和直觉的返祖方式,重新体验世界呢?

若是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月圆月缺都与己无关,人类在对自然无念无感之后,终将失去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情,也将永远抵达不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精神彼岸。

近日,南京一直阴雨,淅淅沥沥的雨声既让人莫名惆怅,却也使得深夜里床头的灯光显得更加温暖。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使个人的足迹在这地球无限延伸,但至少,看一朵云、赏一朵花、听一阵雨,或者,仅仅如庄周梦蝶似的伤春悲秋,也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天人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渐行渐远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