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 屡禁不止的死亡游戏
由于“蓝鲸”日渐猖狂,由普京直属领导的FSB特勤部门参与了对“蓝鲸”的深入调查,并于2016年逮捕了21岁的Philip Budeikin。他被指控在过去的三年里,在社交媒体上组织了八个“蓝鲸”组织,在俄罗斯已导致至少16个少女自杀。《新报》统计了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130起少年自杀事件,发现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蓝鲸”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Philip Budeikin是俄罗斯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被捕后他本人精神正常,逻辑清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可怕的是,他始终声称仅仅想要“给他们快乐,同时也清理一些社会垃圾”……
在Budeikin看来,自己给予了受害者们其它人都给不了的东西——“温暖,理解和交流”。他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对社会的“净化”,这些选择自杀的人对于社会没有任何价值,只会带来害处。最后Budeikin被判处3年4个月有期徒刑,成为俄罗斯因涉嫌网络引诱未成年人自杀而被判刑的第一人。
至于这名凶手背后的出发点,我们理解为偏执也好,炫技也罢,总归是法网恢恢。无论结果是否尽如人意,但恶魔总是受到了惩罚。本以为这件事能从此平息,但很可惜,Budeikin的被捕并没有停下蓝鲸组织扩张的脚步,很快他们就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中国。
17年5月9日20时10分,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一条微博:为何要将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广阔的天空!捕鲸计划,已经启动……
这个捕鲸计划,目标剑指罔顾生命、漠视法律的蓝鲸游戏背后组织者。计划实施后,公安机关紧急出动,各大公众媒体平台积极响应,大量名为“4点20起床”,或是其他打擦边球的疑似蓝鲸QQ群、微信群被关闭,“蓝鲸”、“死亡游戏”及其相关的关键词搜索也被彻底屏蔽……“蓝鲸”这枚可怕的社会毒瘤,在国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后,终于渐渐消失在民众的视野里。
然而就在蓝鲸事件过后不久,也就是两年后的七月,MOMO横空出世,直接致使了一名12岁的阿根廷少女在自家后院上吊自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过社交网络,死亡游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再一次开始了对青少年的荼毒。
社交媒体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一件事情明明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就会使人们产生将“不正常”现象当做“正常”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有许多种,有对罪恶的集体失语,对不良现象的集体麻木,还有对违法事件的集体参与。而在“蓝鲸”和“MOMO”事件中,媒体的大肆报导与情境渲染正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它间接扩大了“死亡游戏”的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媒体在报道中展现何种态度,都不可避免地对“死亡游戏”进行了负面的二次宣传。
根据“MOMO”这个关键词的谷歌搜索指数我们可以看到,MOMO从7月份话题度变高,到了八月又有了一次小规模的回升。
而八月份,正好有一波由媒体/自媒体主导引发的热议。
但总的来说,MOMO事件还是有非常多的噱头因素在里面,它更多的还是活跃在网络上,以一种猎奇视频的形式存在。外网上各种高点击量的恐怖直播,其实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不是运营者为博眼球而作。但是模仿犯罪是可能存在的,有了蓝鲸的前车之鉴,我们也更应该引起警惕。
❸ 为什么青少年会掉进这种陷阱?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这些受害的青少年其实大多家境良好,吃穿不愁,还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在网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发问:“他们生活条件那么好,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太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是不是太矫情了?”
其实正是这种不理解,加剧了如今成年人同青少年间的隔阂。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不用为物质条件发愁,但内心的空虚却比他们的父辈强的多,幸福与成就感也较老一辈更难获取。
工作和家庭的负担化为沉重的焦虑感逼迫着成年人,这也让更多的成年人仅仅只是关注到孩子的日常起居与学习情况,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而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或是在周围的环境中感到压力却无处宣泄,缺少对自身的认同和集体归属感,就容易变得抑郁、自闭,很多人甚至会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打着“挑战”“勇气”“秘密”旗号的组织对他们来说就如同毒品一般令人着迷,加上媒体渲染和谣言的口口相传,“死亡游戏”越发显得神秘。在这样的集体里,这些年轻人获取到一种畸形的认同感。对他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群“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但当他们真正意识到自身对死亡的恐惧时,却已经无法脱身了,身份信息的泄漏,裸照的质押成为了组织者要挟他们的主要手段……
死亡游戏的流行见证的是当下黑暗网络文化的狂欢。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痛,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把这种原本蜷缩在每个阴暗角落里的黑暗力量扩散开来,渐渐成为了植根于年轻人心中孤独与绝望的避难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写到的一句,后来成为了万千年轻人争相追捧的“丧文化”代表。太宰治颓丧而痛苦的人生写照,让更多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最后,临近39岁的太宰治选择投水自尽,也为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虽是日本文学界一贯擅长的边缘人格题材,但如果我们深入去了解这种心情,并尝试用更理性且悲悯的眼光来看,不难在其中看到一种共性——人们选择沉浸在虚无与痛苦中,本质上仍旧是一种逃避行为:靠着自我麻痹营造出一种疏离感,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割裂开,从而避免直面人生,也避免承担痛苦。究其本质,还是懦弱的。
其实,“自杀”早已不再是一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字眼,它确实真真切切地存在在我们身边。但我们也希望,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年轻人,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接受“我们的生活虽然现实而残酷,却也成为了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部分”,去试着主动发现世界的善意,得到他们支撑下去的力量。█
作者:马宁宁,90后青年撰稿人,公众号主编。哥哥也姓马。
新马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