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

   很高兴这次回家来,和父母在一起住了三天。父母这次的精神状态不错,身体还好,内心很想表扬表扬他们,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谈起。以后有时间还要经常回来看看他们,暑假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挤出一周回来带他们去北戴河、避暑山庄、白洋淀、张北大草原转一转,散散心,让他们好好开心一下。

   回家来受父母之命相了一次亲,还是一只小白,有些局促,有点尴尬。双方都没有相中,希望以后再也不要产生类似的交集了吧,愿大家前程似锦,在恰当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伴侣。

   回家这几天给我很多启发。看了一期《奇葩说》,讲到“父母要住养老院,孩子支不支持?”无论正方反方,大家的观点都各有道理。马薇薇作为反方,提到中国的家庭关系偏向含蓄,很多时候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儿,大多数的父母出于体贴孩子要去住养老院,孩子应该有看透父母的本领,不能事事依存父母。陈铭作为正方也说明了马薇薇的离题,其实本题强调的是父母个人想去养老院,希望享受个人晚年的自由和舒适,希望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该不该尊重父母的选择。这就像人该不该结婚生子,该选择哪个地方居住一样,可能考虑了所有的外在客观条件,假设养老院条件设施齐全,个人经济实力充足,养老院比家可能更合适。但是,人是情感动物,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高度(・ิϖ・ิ)っ,那么每个人的选择都受到他本人价值观的影响。就这道题而言,取决于父母和孩子两方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我看来,在这个情境下,父母的真实的价值观更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孩子应该选择尊重。再联系到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的家庭关系可能更民主和自由,推重个人。东方文化里,有些父母可能完全是社会产物,被改造也主动改造自己注重家庭关系,这时这种人他提出去住养老院,很可能是心疼孩子或者对孩子不满︶︿︶。另一种人格里,父母内心渴望自由,希望追求自我价值,却因处在现今社会体系里被家庭关系传统道德绑架着,他即使非常非常想去也不敢去做。好不容易他试探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却被大大咧咧,可能还有点自我主义并不理解老夫老母的孩子给任性拒绝了,那他的勇气可能就被打瘪打蔫了,不是再也不敢,更像是再也不会去提这个观点,因为孩子代表社会已经否定了他的内心渴求。写到这里,我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不光是注意平时与父母的沟通方式,更重要的是在通过建立沟通让父母走入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去了解自己的父母,重新修整,大神还可以重新建构你的亲子关系,更了解你父母的脾气秉性,也让父母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这样对你以后做出决定和父母商量时,得到支持票增加了有力的筹码。

    曾经的我,害怕执着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该选择什么。但现在我明白了,从实践中知道的。还不知道和了解的,就从实践中再去学习。

   最后,给自己灌一罐鸡汤。从前,大三以前,每次去上海都壮志满满。大四到研一,内心是拒绝的,讨厌上海的压力和竞争。最近,我又有受到了鼓舞,重新唤回了勇气,以后每一次做事都要小心细致,慢工细活快节奏,争取最大的成绩。也要永远保持赤子之心,诚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比如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我不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是对我来说,找一份稳定喜欢有前途的工作比恋爱更重要。我希望以后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我不希望以后做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我的自我价值感没有被我放在家庭里,当然也有,但是我希望自由和放荡不羁,我希望做我自己。我希望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不能以后让父母成为我的保姆;我希望有伴侣和婚姻,但我希望婚姻不要和个人的事业混为一谈;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快乐,更优秀,更具有社会价值。

    以上。

   PO几张五一的假期生活写照。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一回家记@放荡不羁爱自由)